全澳首批動產評定 公諮下周四結束

  【本報訊】文化局表示,為履行第11/2013號法律《文化遺產保護法》規定,推動澳門具重要文化價值的動產的保護和管理工作,文化局現正進行為期30天的「全澳第一批動產評定」公開諮詢,公開諮詢期為2024年12月4日至2025年1月2日,歡迎公眾在諮詢期內發表寶貴意見。
  文化局根據《文化遺產保護法》相關規定,對由文化局澳門博物館持有的400件/套動產啟動評定程序,本批次待評定的動產項目均具重要文化價值、資料齊備、評定條件成熟,且項目涵蓋類型豐富,計有考古物、宗教聖物、瓷器、陶器、繪畫、版畫、書法、紡織品、家具(包括裝飾構件)、珍貴的手抄本、罕有的書籍、地圖及印刷品等,年代分佈可上溯至新石器時代,近至開埠以降城市的不同發展階段,蘊含豐富的歷史和文化內涵,能夠展示澳門的歷史變遷,以及彰顯本澳中西文化交融、多元文化共存的城市特質。
  公開諮詢期間,公眾可透過「全澳第一批動產評定」公開諮詢網頁,查閱本批次400件/套待評定動產項目的詳細資料,並可於網頁的線上調查問卷即時填寫及提交意見。文化局將對公開諮詢期間所蒐集的社會意見詳細記錄、整理及綜合分析,編製並公佈《全澳第一批動產評定公開諮詢意見總結報告》。
  另外,《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現正公開諮詢,諮詢期同樣將於下周四結束,文化局歡迎市民於諮詢期內通過郵寄、傳真、電郵、網頁或親臨等方式,積極向文化局提供寶貴意見。
  文化局於本年12月4日至2025年1月2日期間,對新一批合共12個清單項目建議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進行為期30日的公開諮詢,是次建議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清單項目,包括:土地信俗、舞龍、舞獅、葡萄牙土風舞、春節、端午節、龍舟競賽、太極拳、葡撻製作技藝、杏仁餅製作技藝、嫁喜禮餅製作技藝及竹昇麵製作技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