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主席在視察澳門、廣東發表了系列重要講話,尤其是在慶祝澳門回歸祖國二十五周年大會暨澳門特別行政區第六屆政府就職典禮上發表重要講話之後,澳門特區和香港特區以至廣東省及其各地級市,都掀起了學習習近平主席重要講話的高潮,各方人士發表了大量的言論及文章,從總體到各自所在領域,抒發了自己學習習近平主席重要講話的深刻體會。而中央港澳工作辦公室、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主任夏寶龍昨日在全國港澳研究會舉行的「學習貫徹習近平主席在慶祝澳門回歸祖國二十五周年大會暨澳門特別行政區第六屆政府就職典禮上重要講話精神」專題研討會上的致辭,更是全面、系統、深入地詮釋習近平主席的重要講話,是在這波學習高潮中最具權威性的解讀理論文章。
當然,夏寶龍主任選擇在以統籌、協調「一國兩制」理論與實踐研究、促進港澳與内地相關領域學術交流合作,發揮民間智庫功能爲宗旨的全國港澳研究會舉行的專題研討會發表這篇宏文,顯示了其理論探索的性質,而不同於表態性的言論。實際上,夏寶龍主任昨日的致辭,精準地概括提煉了習近平主席重要講話的意義,習近平主席重要講話回望澳門滄桑巨變,用「一國兩制」實踐取得的輝煌成就,向世人雄辯證明「一國兩制」這一好制度具有強大生命力;立足宏闊的時空經緯,鮮明提出「一國兩制」蘊含的和平、包容、開放、共用的價值理念,極大彰顯了「一國兩制」的時代意義和世界意義;貫通歷史、現在、未來,深刻揭示「一國兩制」的實踐規律,開闢了新時代「一國兩制」理論新境界;為橫琴合作區發展把脈指向,對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具有重大指導意義,必將不斷豐富「一國兩制」事業發展的新實踐;明確提出新時代「一國兩制」實踐的重要使命,殷切期望特別行政區政府搶抓機遇、銳意改革、擔當作為,對不斷開創「一國兩制」事業高品質發展新局面具有很強的現實指導作用。
但夏寶龍主任的致辭又溢出了理論探討的範疇,因而全國港澳研究會在北京舉行的「學習貫徹習近平主席在慶祝澳門回歸祖國二十五周年大會暨澳門特別行政區第六屆政府就職典禮上重要講話精神」專題研討會,分別在香港、澳門設置分會場,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澳門特區行政長官岑浩輝等出席並聆聽夏寶龍主任的致辭,並發表講話。香港中聯辦主任鄭雁雄、澳門中聯辦主任鄭新聰,以及兩地特區政府的主要官員也出現。因而也是一個實踐及落實習近平主席重要講話的實務會議。
實際上,值得注意的是,夏寶龍主任的致辭,除了是從理論上,「特殊性」而非「共通性」地精準概括習近平主席重要講話的精髓之外,還在實務操作上,提出了許多具體的要求,深化和延伸了習近平現在重要講話提出的「四點希望」。尤其是他指出,「發揮獨特優勢、強化內聯外通」,這是推進「一國兩制」實踐必須鞏固提升的功能作用。這是習近平主席對香港、澳門獨特地位優勢和功能作用的精闢概括。在「內聯」方面,港澳有著搶抓國家重大機遇、坐擁內地廣闊腹地和超大規模市場的優勢;在「外通」方面,港澳作為國家高水準對外開放重要橋樑和視窗與國際接軌,順暢對接國際規則、規制、管理、標準,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金字招牌享譽世界。港澳的這些優勢,絕不能褪色、不能閒置,必須加強,更好發揮作用。港澳「內聯」、「外通」兩頭都要到位,最大限度對內對外釋放「一國兩制」制度紅利,把香港、澳門國際品牌擦得更亮,在國際舞臺上展現更大作為。
夏寶龍主任還提出,澳門要立足「一中心、一平臺、一基地」定位,拓展國際視野,擴大國際「朋友圈」,吸引更多國際資源集聚澳門並發揮好作用,特別是要主動加強與葡語國家聯繫,形成全方位、深層次、多領域互利合作的格局。要講好港澳故事、中國故事,積極主動對接高品質共建「一帶一路」等國家戰略,不斷提升國際影響力、吸引力和競爭力,在國際舞臺上大展身手。
夏寶龍主任這是在提醒我們,落實貫徹「一國兩制」,建設澳門特區,不能「關起門來」埋頭苦幹,「只掃自家門前雪」,而必須注意做好「內聯」,更要打開「外通」,兩頭都要到位,最大限度對內對外釋放「一國兩制」的制度紅利。這就在過去的「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之上,增加了「協助國家聯通國際市場」。參與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及粵港澳大灣區以至全國各地的建設,將國外的資金、企業、技術、資源和市場引入內地,固然重要;而協助內地的企業、資金、技術和人才需要不斷走出去,開拓更廣闊的市場和獲取更多的國家發展所需的資源,及協助國家衝破所謂「封鎖」,不斷擴大國際活動空間,更為重要。作為有與國際社會着廣泛和密切聯繫的「國際大都市」,在國家對外開放和開拓的戰略中應當發揮重大作用。在美國等西方國家持續遏制中國的崛起之際,澳門應當肩負起作為中國與西方聯繫橋樑的歷史重任。
因此,澳門特區應當更主動和積極把自己的發展策略和國家的發展戰略更有機地對接起來,將澳門的發展策略成為國家發展戰略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充分利用澳門與國際社會的密切聯繫,尤其是運用澳門華僑與其前僑居地國家的聯繫,及其海外華僑華人親友的作關係,不斷擴大國家的國際活動空間;充分利用澳門特區與葡語國家的聯繫,延伸至與葡語同屬拉丁語系的西、法、意、羅、波語國家的關係,做好祖國與這些國家聯繫的橋樑,爭取成為葡語國家及「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服務樞紐,從而助力「一帶一路」及「中國—葡語國家經貿合作」體系的縱深發展,為國家的開放事業作出更大的貢獻。
澳門特區也應當運用現時正在實行的人才引進制度政策,成為國家儲才的人才高地。在以美國為主的西方國家實行類似「麥卡錫主義」的排華政策下,許多受到排擠以至迫害的華人科學家被迫離開原居地。但由於各種主客觀原因,尤其是在生活的適應性等方面,可能對回國還是存在著猶豫態度。而實行「一國兩制」,而且同文同種的澳門,可能在文化氛圍、工作環境和生活方式上被其視為「宜居性」極高。但澳門的科技事業項目「宜業」不足,又將導致他們裹足不前。因此,澳門特區政府可以向中央申請這裡更多的國家級實驗室,或澳門的公私立大學設置更多的理工類先進課程,吸引這些人才來澳門定居及長期發展,並在澳門繼續進行研究,將研究成果貢獻給國家。這樣,澳門就既是區域的人才高地,也是國家的人才高地。
澳門回歸祖國已經四分之一世紀,「一國兩制」也已進入了「下半場」。時勢在變,澳門特區也要「識變應變求變」,站在更高的位階,擴寬更廣的視野,胸懷更強的壯志,乘著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浩蕩東風,再創新輝煌、再續新傳奇!
華澳人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