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屆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博覽會暨第二十三屆海峽兩岸經貿交易會2024年5月18日至22日在福州海峽國際會展中心舉辦。圍繞「拓展海絲合作、深化兩岸融合、共用發展機遇」主題,本屆海交會設置中心主題展區、海絲進口商品展區、臺灣青年創業成果展區、金馬澎館展區、海絲茶葉文化展區、友好協作城市及各省市展區等14個特色主題展區,展位3800個,吸引了境內外65個團組2400餘名客商參展參會。臺灣特色的食品、珠寶、日用精品、電機電子等產品集中在7號館和8號館,為參觀民眾帶來眾多精品成果展示。
「登陸」發展看好市場前景
一臺臺綠色的小車,在台資企業裕菖實業有限公司的展位格外醒目。這些綠色小車是公司的主打產品洗地機和掃地機,以高性價比為優勢,行銷全球。
「公司正在計畫將產品的生產線轉移至大陸。」裕菖福建分公司負責人陳正堯表示,裕菖公司來到大陸20多年,逐步拓寬了大陸市場,作出這個選擇,也是因為看好公司在大陸進一步發展的前景。
大陸的發展空間和資源吸引不少臺胞臺企「登陸」,開啟商業發展的新篇章,蘇州鼎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就是其一。品牌創始人蔡安道於2003年帶領企業進軍大陸,創辦「香源之享」品牌,主營植物精華。
「香源之享植物精華相較於市場上的精華產品來說,特色在於獨家配方,將中醫和五行經絡融入植物學和生物學,融合40多種植物精油,通過按摩和水療的方式有針對性地達到抗壓舒緩、舒筋活絡的作用。」該展位工作人員謝月梅說,為了進一步打造產品優勢,蔡安道在北京成立中醫研究院,專門研究中醫理論與精油的結合應用。
「這是我們第一次參加非專業性的展會,一方面是有意進軍福建市場,另一方面也是試水非專業市場。」謝月梅表示。
文化交流燃動兩岸創意
「唯美客」對福州人來說不是一個陌生的文創聚落品牌。今年,再次出現在海交會上的唯美客,帶來了充滿巧思的臺灣文創產品,吸引不少市民駐足欣賞。
「我們這次展示了木子創意、捲毛力卡等多個具有獨特創意設計的文創品牌。」展位相關負責人告訴筆者,臺青可同時利用唯美客線上和線下的管道資源展示自己的作品,走向更廣闊的市場。
隨著兩岸文化交流的不斷深入,唯美客不再局限於文創產品的孵化和推廣,而是以人文情懷和藝術發展為內核拓展業務。「唯美客通過打造兩岸音樂交流平臺,在活力澎湃的MAKERLIVE裏已合作390組音樂人,舉辦了400多場演出。MAKERLIVE不僅為音樂人提供展示自我的機會,也豐富了福州市民的文化生活。」上述負責人說。
從文創產品到音樂演出,唯美客不斷拓寬兩岸的交流領域,以文化互動的形式帶動兩岸創造力的碰撞和融合。
閩臺青年的互動還走向了教育平臺的創建。「第一雲家園」的展位內,臺灣青年魏辰運告訴筆者,他來到大陸已經8年,現在是雲響樂器有限公司總經理,公司的主要業務是藝術教育的培訓和課程開發。
「臺灣青年就業創業基地每年都會參加海交會,今年是第一次以『臺青第一雲家園』的名義參展。」魏辰運說,這個變化意味著團隊線上上業務的拓展,線上直播和視頻的錄製將作為線下課程的輔助,同步利用兩岸的優秀師資,增加兩岸的交流方式。
臺味飄香美食琳琅滿目
臺灣奶茶、鮑魚卷、魚鬆、果醋……臺灣食品展區內琳琅滿目的臺灣特產讓不少「吃貨」垂涎欲滴,眾多臺灣美食讓館內人氣爆棚。
在「老媽拌面」展位前,臺灣地道的手工關廟面經水煮後,淋上自製辣油、芝麻醬和其他調味包,香味四溢,引得不少市民排隊試吃。
展位負責人劉子玲告訴筆者,這款來自臺灣的拌面秉持傳統手工製作工序,比一般的麵條更為筋道,下鍋煮4分鐘左右,湯汁清澈,麵條韌性十足,曾多次獲得臺灣快煮面冠軍。
談話間,又有數名市民前來試吃問價,離開展位時也都收穫滿滿。「嘗了一下味道不錯,打開包裝就可以吃了,非常方便,價格也便宜。」市民王可說。
同樣熱鬧的還有臺灣川伯食品公司的展位,公司以生產醬料為主,主推豆豉醬、XO乾貝醬、魚子醬等產品。「我們公司的豆豉醬在臺灣很多人從小吃到大,可以拿來拌粥拌面,也可以作為作料蒸、煮、炒。最大的特點就是純手工釀造,罐裏的每一顆豆豉都得經過兩年時間的釀造,品質有保障。」展位工作人員盛成林說,他們公司也是海交會的「常客」了,產品也逐漸得到大陸朋友的認可。
臺創青年懷揣著夢想為自己代言
在海峽兩岸展區,一群身穿藍色T恤衫的臺灣青年在談笑風生。遇到觀眾,他們就熱情地上前介紹自己在大陸從事的領域,有的現場展示琴技,有的推介其創辦的線上教育平臺……
「我們都是懷揣著創業夢想來到大陸發展的臺青,第一次來參加海交會,希望借此機會向更多人推介自己。」作為臺青基地「第一雲家園」創始人、擔當臺青「家長」的李正能說。
深耕大陸17年,李正能抓住大陸線上教育的發展機遇,在2020年成立了以線上線下相結合、主打各類教育培訓的臺青基地。從最初的6個人發展到如今18個人,涉及領域不限於教育,也為更多不同行業的臺青提供展示和交流的平臺。
剛剛加入「第一雲家園」的林楊傑就是其中一員。2019年從臺灣來到福建,這位「90後」理髮師笑稱:「我是為愛而來的!」林楊傑的妻子是四川姑娘,在福建當美容師。談起「美容美髮」這註定「在一起」的職業,林楊傑表示,兩人正在計畫開一家美容美髮院。
對於林楊傑這樣來大陸創業的臺灣青年來說,他們非常需要提升曝光度。「加入『第一雲家園』大家庭、來到展會,我們臺灣青年可以共用資源,創造一些流量出來。」林楊傑說,「通過宣傳推廣,讓更多大陸同胞看到我們、認識我們。」
近年來,福州爭當建設臺胞臺企登陸第一家園的排頭兵,越來越多臺灣青年在這裏找到施展才華的舞臺,希望發光發熱的意願也更加強烈。
2012年來大陸求學的郭宏恩瞭解到相關惠臺政策,去年順利通過校園招聘,獲得自己心儀的崗位,成為福州市皮膚病防治院的一名醫生。
郭宏恩感到很幸運,擁有一份穩定的工作,「也希望能夠繼續在福州這個有『福』之地,為大陸同胞及前來奮鬥紮根的臺胞們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
工作之餘,郭宏恩努力融入當地生活,喜歡拓展朋友圈,此次便是經朋友介紹來參加海交會。
「我在福州剛工作沒多久,來參會也是想認識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以及讓更多福州的老百姓和在這邊工作生活的臺灣人知道,這裏還有一個臺灣皮膚科醫生可以為大家服務。」郭宏恩說。
首設金馬澎館推廣特產文化
金門紅磚古厝的飛簷映入眼簾,馬祖陳高的醇香,《外婆的澎湖灣》的動人歌聲……以「尋訪金馬澎騎跡」為主題的展區,展現了金門、馬祖、澎湖的多元文化和觀光產業的多樣性。
臺灣海峽兩岸觀光旅遊協會福州辦公室統籌組織金門、馬祖、澎湖在大陸的廠商,首次以「金馬澎展區」形象在海交會登場,開啟「騎鐵馬,遊『離島』」帶動特產文化推廣的行銷模式。
「我們這次把金馬澎聯合在一起展示給民眾,希望在疫情結束後,可以吸引大陸的民眾到金馬澎旅遊。」臺灣海峽兩岸觀光旅遊協會福州辦公室主任劉連官在接受筆者采訪時表示,「金馬澎展區」的嶄新形象首次在本屆海交會亮相,體現了持續開拓深耕大陸市場和品牌影響力的決心。
筆者瞭解到,「金馬澎展區」有金門天根草典一條根公司、金門一來順食品有限公司、馬祖酒廠大陸地區總代理——福建合信國際貿易有限公司,以及澎湖在大陸投資的世界螃蟹館、廈門魚香緣食品有限公司、廈門巴鮮食品有限公司等企業攜諸多旅遊特色產品參展。
今年五一前夕,「90後」澎湖青年柳政鴻在「媽祖故裏」福建莆田湄洲島開的世界螃蟹館開門迎客。此次海交會,柳政鴻帶來收藏自世界各地不同習性及不同生長環境的螃蟹標本,以及其自主開發的臺灣文創產品,吸引了不少觀展民眾駐足。
世界螃蟹館凝聚了柳政鴻家3代人的心血。「這次展會只能展示我們館藏的1%,但我們帶來了最有特色的標本,希望讓現場的民眾看到多樣化的海洋生物,從而提高海洋環境保護意識。」柳政鴻說道。
金門一來順食品有限公司展出了金門高粱酒、金門貢糖、金門面線等金門特產,該展區負責人陳東良第一次參展海交會。「我來到大陸推銷金門食品兩年多,大陸市場大,希望我們能提高知名度、打開更大的市場。」陳東良說。
「食在『離島』」,是本次「金馬澎展區」希望呈送給大陸民眾的一大亮點。在金門、馬祖、澎湖觀光特產展銷會,筆者看到,不僅能夠購買平日裏耳熟能詳的金門高粱酒、金門一條根、金門風獅爺工藝品和馬祖陳高,喝到香飄四溢的澎湖外婆茶,還可以品嘗到最具代表性的澎湖美食海產品、糕餅、乾貝醬等。
此外,該展區還能夠參與體驗澎湖魚拓、星砂果凍蠟燭等臺灣海洋文創手作DIY互動教習活動,切身感受到最海洋也最臺灣的文化創意。
今年適逢臺灣自行車旅遊年。「金馬澎展區」現場,「騎鐵馬,遊『離島』」活動同步登場,宣傳和推廣環保出遊的創新理念,吸引現場觀眾到金門、馬祖和澎湖體驗綠色出行、品味健康之旅。
(葉欣童 林奕婷 鄧倩倩 閆旭/文)
海峽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