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東電詐新動向:從「豬仔」到受詐者都盯上了港澳人

  澳門特區司法警察局昨日再次呼籲:警惕被誘騙赴海外工作,避免淪為犯案工具或人身安全受險。司警局曾與去年十二月二十七日舉行特別新聞發佈,公佈共接報並證實五名澳門居民分別於去年九月十二月被誘赴外從事電訊網絡詐騙,新聞發佈會至今未有新增個案。但在日前有一位澳門居民得悉司警局的呼籲並擔心其親友落入同類騙局,勸說無果而向警方求助,司警局即時介入調查,最終協助事主識破騙局,及時勸退赴外的計劃。由此,司警局反詐騙協調中心再次強烈呼籲公眾,切勿輕信網絡上或陌生人聲稱的招聘訊息,尤其份外警惕需赴海外且不需任何技能、學歷及工作經驗就有優厚報酬的工作,以防被騙取金錢或人身安全遭遇風險;在任何情況下均不應參與犯罪,更不應心存僥倖赴外從事違法活動;更切勿協助接收及運送來歷不明的款項,不應借出銀行帳戶處理不明資金,以免淪為犯罪工具。如有懷疑或求助,立即致電司警局防詐騙查詢熱線或報案熱線求助。
  而在昨日,香港特區政府保安局官員日率領來自香港警務處和入境事務處的專責小組成員前赴泰國,跟進被禁錮從事非法工作的港人個案。因為自去年第二季開始,港人懷疑被誘騙到東南亞國家被禁錮從事非法工作的情況有死灰復燃的跡象。保安局公佈,執法部門至今共接獲二十八宗求助個案,當中十六人已回港。就餘下的十二宗個案,其人身自由報稱受到限制,但仍安全和能與其家人或小組聯絡。保安局表示,一直高度重視有港人懷疑被誘騙到東南亞國家被禁錮從事非法工作的個案,已於二零二二年八月成立專責小組協調相關執法部門的跟進工作。鑑於近期事態發展,保安局官員將率領來自香港警務處和入境事務處的專責小組成員前赴泰國,進一步跟進有關求助個案。
  在緬北電詐集團遭到覆滅性的打擊,國家公安部本月十日召開新聞發佈會,宣布針對緬北電信網路詐騙問題,二零二三年七月部署開展打擊緬北涉我電信網路詐騙犯罪專項工作以來,截至二零二四年底,已累計抓獲中國籍涉詐犯罪嫌疑人五點三萬餘名,徹底摧毀臭名昭著的緬北果敢「四大家族」犯罪集團,臨近我國邊境的緬北地區規模化電詐園區被全部剷除,帶動全國電信網路詐騙立案數和損失大幅下降;及浙江溫州檢察院於去年底以涉嫌殺人、電信詐騙、開賭及販毒等重罪對盤踞緬北的緬甸明氏犯罪集團成員及相關犯罪集團成員明國平、明珍珍、明菊蘭等三十九名被告提起公訴之後,由於內地演員王星日前疑被騙至泰國拍戲卻被「賣豬仔」到緬甸緬東妙瓦底詐騙園區獲救的事件,而導致陳奕迅原定下月二十二日在泰國曼谷舉行演唱會,因為擔心歌迷會被綁架到緬東電詐園,而宣布取消。而據有關消息報導,此系列事件已經導致泰國的旅遊業遭到重大打擊,光是中國大陸的遊客,就「流失」了二成。
  緬東電詐園,是除原緬北電詐園之外,最大的電詐園區。其位於緬甸的克倫邦妙瓦底地區,靠近泰國邊境的莫艾河。本來就已經有多家詐騙集團運營,而緬北的電詐「四大家族」覆滅後,有部分「漏網之魚」流到該區加入經營,使之有所擴大。這些犯罪集團主要通過發布虛假的高薪職位廣告,誘騙來自中國兩岸四地及東南亞國家的勞動者。這些廣告通常承諾豐厚的報酬和優厚的工作條件。然而,受害者到達園區後發現實際情況與廣告承諾存在巨大差距,他們被剝奪了個人自由,實際上被迫從事電信詐騙活動,例如假冒銀行、保險公司或醫療機構的工作人員,通過電話或網絡平臺欺詐目標對象。在園區內,受害者的日常生活受到嚴格監控,通訊設備被沒收,與外界的聯繫受到限制。管理層通過恐嚇、暴力和監禁等手段維持控制。未能達到詐騙業績目標的個人會受到懲罰,包括肉體上的虐待或其他形式的剝削。因而公安部的記者會指出,目前電信網路詐騙形勢依然嚴峻,打擊工作仍在持續。詐騙分子緊跟社會熱點,迎合個人喜好,為各年齡段、各職業背景、各學歷層次的人量身定制詐騙劇本,受騙群體廣泛。
  與緬北因為與中國雲南省接壤,因而為摧毀「四大家族」提供便利條件不同,緬東的地理位置偏遠,位於緬泰邊境,距離我國很遠,打擊起來困難重重。而緬甸政府軍、反政府軍都曾在緬甸妙瓦底地區打過拉鋸戰,最後選擇退出。克倫民族軍在當地坐大,從電詐園區獲取豐厚收入,不可能自斷一臂。泰國政府通過斷水斷電等方式制裁妙瓦底電詐園區,很難直接越境打擊。緬甸政府軍的觀望,泰國政府鞭長莫及。因而形成打擊電詐真空地帶,每年約有高達七萬名華人經由泰國被賣到與泰國僅一河之隔的緬東妙瓦底的三十多個園區。
  詐騙集團主要針對演員、模特、網紅等有一定社會影響力和出國工作需求的群體,利用其職業特性進行精準詐騙,王星及尚未救出的某知名女模特,就是此類群體人員。這類人群日常工作依賴形象展示與社交互動,對新鮮機遇敏感度高,且由於行業特性,經常需要奔波各地尋找機會,出國工作意願較強。詐騙集團亦十分「青睞」具有高社會地位的人群,希望他們成為「高價值」受害者,吸引更多人參與詐騙活動,提升詐騙團夥的收益。知名人士一旦陷入騙局,不僅自身能為詐騙團夥帶來直接利益,如勒索贖金,其事件引發的社會關注度還能間接為詐騙團夥「打廣告」,讓更多懷揣夢想、渴望名利的人誤以為有可乘之機,從而與同樣套路。已經被救的中科院博士張某,則是這類人士。
  最近出現了一個新動向,就是緬東電詐集團將「賣豬仔」和電詐受害者對象,都聚焦在港澳居民的身上。這是因為,一方面內地公安系統加強了「反電詐」的宣導,及對電詐的打擊,內地許多居民都已經對「電詐來電」提高警覺,上當受騙率大幅下降,電詐集團在內地市場「冇啖好食」;另一方面,內地受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的「制裁」等原因,一些人的經濟收入受到影響,對於各種經濟開支都較為謹慎,因而不容易對電詐上當受騙。不過,正因為經濟下行,就業機會不像過去那麼多,因而在被騙「賣豬仔」方面,仍然是難以遏止。
  在此情況下,電詐集團就將電詐的詐騙對象轉移到港澳居民的身上。一方面,港澳居民的經濟相對豐裕,電詐集團對他們實施詐騙,可能「斬獲」更多,更容易「燒煙花慶祝」;另一方面,港澳居民的思維習慣有所不同,較為「純真」,容易上當受騙,電詐集團容易「得手」。這也是儘管香港警方和澳門司警局已經加大了對「反電詐」的宣傳力度,但仍然有不少人上當受騙的其中一個原因。
  既然緬北電詐集團將部分焦點轉移到港澳,就需要大批會講粵語及熟悉港澳生活環境的「豬仔人才」,因此,他們就將「招聘」的重點轉到港澳地區。但由於澳門的失業率很低,而且澳門人多是「痴家」,不容易受到那些「招聘廣告」的欺騙,而香港人上當受騙的機率則較高。
  儘管如此,無論是司警局還是澳門居民,都應當提高警覺,合力形成「反電詐」的銅牆鐵壁,既要遏止電詐集團的電詐行為,更要狙擊電詐集團的「賣豬仔」伎倆,避免淪為犯案工具或人身安全受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