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劃綱要》促進澳門高教事業高質量發展

  應澳門特區政府邀請,中共中央港澳工作辦公室、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和國家教育部組織,由國家教育部副部長吳岩擔任團長的宣講團於上週來澳,與行政長官岑浩輝會面,並出席《教育強國建設規劃綱要(二零二四——二零三五年)》宣講會,以及到澳門大學、澳門科技大學和澳門城市大學調研,與澳門教育界深入交流。吳岩為澳門教育界宣講《教育強國建設規劃綱要(二零二四——二零三五年)》的主要內容,從建成教育強國的底氣、建成教育強國的目標、建成教育強國的任務三方面,對「規劃綱要」作了全面闡釋和系統解讀,讓澳門教育界深刻認識國家對教育事業的全面部署和長遠規劃。吳岩一行還先後到澳門大學、澳門科技大學、澳門城市大學調研,參觀實驗室、校園環境與教學設施,了解人才培養、學科佈局和科創發展,並對澳門高校近年取得的辦學成果予以肯定,期望澳門高校發揮自身優勢,堅持辦學方向和定位,發揮內聯外通的平台作用。
  中共中央、國務院是於春節前的一月十九日印發《教育強國建設規劃綱要(二零二四——二零三五年)》的,而在春節過後不久,港澳辦和教育部在對全國進行宣講落實部署的工作任務極為繁重的情況下,就及時地委派由吳岩副部長擔任團長的宣講團來澳進行宣講,並到澳門幾所高校進行調研,可見港澳辦和教育部對「一國兩制」下的澳門特區的教育強國事業極為重視,希望能夠促進澳門高校教育在人才培養、學科佈局和科創發展領域有更好更快的高質量發展,並能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堅持辦學方向和定位,發揮內聯外通的平台作用。而澳門特區政府也是「聞風而動」,邀請宣講團來澳宣講,並指導澳門特區在「一國兩制」的條件下,以《教育強國建設規劃綱要(二零二四——二零三五年)》為綱領,在努力提高澳門高校的高端人才教育建設的同時,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提高青年學生的國際視野和創新能力,擴大國際「朋友圈」,圍繞國家和澳門發展需求佈局學科體系加強對外交流合作,推動及協調高校配合重點產業和高等教育國際化的方向發展,在教育強國建設中發揮澳門的作用、貢獻澳門的力量。
  教育是強國建設、民族復興之基。中共「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總書記為核心的黨中央堅持把教育作為國之大計、黨之大計,作出加快教育現代化、建設教育強國的重大決策,推動新時代教育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格局性變化,我國教育現代化發展總體水準跨入世界中上國家行列,教育強國建設進入了蓄勢突破、全面躍升的重要階段。站在新的起點上,中共「二十大」明確提出到二零三五年建成教育強國的宏偉目標。
  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綱要》,就是在我國邁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進軍的關鍵時刻,頒佈實施的教育事業發展綱領性文件,是首個以教育強國為主題、以全面服務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為重要任務的國家行動計畫,是全面推進教育科技人才一體統籌發展、提升國家創新體系整體效能的頂層制度安排,對落實中共「二十大」重大部署,更好發揮教育強國建設在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中的先導任務、堅實基礎、戰略支撐作用,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綱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全國教育大會精神,緊扣中央關心、群眾關切、社會關注,堅持目標導向、問題導向和效果導向,緊緊圍繞教育的「三大屬性」,以「六大特質」為主要特徵、以「八大體系」為基本結構、以正確處理「五個重大關係」為關鍵要求,將深化改革貫穿全文,突出教育科技人才一體統籌部署,推出一系列創新舉措,推動從教育大國向教育強國的系統躍升。
  其中,「三大屬性」指的是教育的政治屬性、人民屬性、戰略屬性;「六大特質」指的是教育強國應當具有強大的思政引領力、人才競爭力、科技支撐力、民生保障力、社會協同力、國際影響力。「八大體系」指的是全面構建固本鑄魂的思想政治教育體系、公平優質的基礎教育體系、自強卓越的高等教育體系、產教融合的職業教育體系、泛在可及的終身教育體系、創新牽引的科技支撐體系、素質精良的教師隊伍體系、開放互鑒的國際合作體系。正確處理「五個重大關係」,指的是必須正確處理支撐國家戰略和滿足民生需求、知識學習和全面發展、培養人才和滿足社會需要、規範有序和激發活力、紮根中國大地和借鑒國際經驗的關係。
  《綱要》堅持遠近結合,分二零二七年、二零三五年「兩步走」。「第一步」面向開局起步階段,重點是全方位打牢教育強國建設基礎。《綱要》明確到二零二七年,教育強國建設取得重要階段性成效。各級教育普及水準持續鞏固提升,高品質教育體系初步形成,人民群眾教育獲得感明顯提升,人才自主培養品質全面提高,拔尖創新人才不斷湧現,關鍵領域改革取得實質性進展,教育佈局結構與經濟社會和人口高品質發展需求更加契合,具有全球影響力的重要教育中心建設邁上新臺階。
  「第二步」面向中長期,深化重大戰略佈局,確保如期建成教育強國。《綱要》明確到二零三五年,黨對教育事業全面領導的制度體系和工作機制系統完備,高品質教育體系全面建成,基礎教育普及水準和品質穩居世界前列,學習型社會全面形成,人民群眾教育滿意度顯著躍升,教育服務國家戰略能力顯著躍升,教育現代化總體實現。
  澳門特區政府在過去,在極為重視對青少年學生進行愛國愛澳教育的同時,也是非常重視專業人才的教育的。一方面,先後制定了《澳門高等教育中長期發展綱要(二零二一——二零三零年)》《非高等教育中長期規劃(二零二一——二零三零年)》等綱領性規劃,全面系統地規劃部署高等教育和非高等教育包括人才培養在內的目標及具體落實措施。另一方面,在中央的支持下,先後建立多個國家級的實驗室,也自行設置了多項接近國際尖端水平的學科及課程,務求培養出更多更佳的適應「一國兩制」事業的高端人才。
  而乘著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教育強國建設規劃綱要(二零二四——二零三五年)》的東風,將之與澳門特區的《澳門高等教育中長期發展綱要(二零二一——二零三零年)》《非高等教育中長期規劃(二零二一——二零三零年)》等綱領性規劃有機地對接融合起來,相信就更能促進澳門特區多層面地建設更公平優質的教育體系,將澳門打造成為國際高端人才的集聚高地,在繼續傳承愛國愛澳核心價值下,培養更多具有家國情懷和國際視野的優秀人才;並充分用好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的獨特優勢,推動澳門高等教育融入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高水準人才高地建設;加強區域合作以及與葡語國家、「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緊密聯繫,提升澳門教育的影響力和吸引力,擴大澳門國際「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