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英九籲勿用政治手段阻兩岸交流

  馬英九籲勿用政治手段阻兩岸交流
  【中新社臺北3月10日電】去年底大陸高校師生團受邀訪臺時,臺灣陸委會不滿訪問團成員在受訪中使用「中國臺北隊」表述,表示後續將「行政調查」。馬英九10日赴臺「移民署」說明情況,並呼籲不要用政治力量和行政手段阻斷兩岸青年交流。
  綜合中時新聞網、聯合新聞網等臺媒報導,臺當局內部事務主管部門近日發函,要求馬英九文教基金會陳述意見。馬英九與基金會執行長蕭旭岑當日前往臺「移民署」說明大陸高校師生團訪臺有無違反相關規定。
  據此前報導,訪問團中復旦大學女生宋思瑤在受訪時祝賀中國臺北隊獲得2024年世界棒球12強賽冠軍,有綠營政客因此稱,「中國臺北隊」是「矮化臺灣」、搞「統戰」等。
  馬英九表示,相信絕大多數臺灣民眾都相信宋思瑤是真心恭喜臺灣的棒球隊奪冠。他說,希望有關部門高抬貴手,不要處分馬英九文教基金會,否則將會產生不必要的「寒蟬效應」,其他臺灣民間單位更不敢邀請大陸團體來臺,嚴重影響兩岸民間交流,對臺灣並無好處。
  國民黨否認聯手白營推倒閣
  【香港中通社3月10日電】臺北消息:全臺「大罷免」愈演愈烈,針對有消息指藍白可能聯手推動倒閣因應「大罷免」,中國國民黨10日回應指,黨內從未討論此事,將全力因應民進黨發起的「大罷免」。
  臺當局「中選會」審核民團送交的罷免案,針對國民黨立委的罷免案一階段連署全獲通過,針對綠委的罷免案全部需補件。有消息指,若罷免進入二階段連署後綠營仍輾壓藍營,國民黨主席朱立倫可能邀臺灣民眾黨主席黃國昌討論「倒閣」。
  國民黨發言人楊智伃10日表示,新會期是民生法案會期,國民黨全力推動重要民生法案,嚴正否認曾討論「倒閣」相關議題。
  楊智伃強調,地方建設、民眾福祉是國民黨最關心的議題,面對只著眼於政治惡鬥的「大罷免」,國民黨呼籲民進黨回頭是岸,但也會全力因應。
  依照臺灣相關法律規定,若在野黨對「行政院」提出不信任案(倒閣)並獲通過,「行政院長」卓榮泰需在10日內辭職,由當局領導人賴清德解散「立法院」,並重新進行選舉。民進黨過去不斷鼓動在野黨「倒閣」,以尋求改選所有立委。
  臺當局欲罰轉發「臺灣必歸」藝人 遭疑「戒嚴再現」
  【香港中通社3月10日電】「臺灣必歸」等話題登上大陸社交媒體熱搜,大批臺灣藝人紛紛轉發央視新聞製作的相關海報,並留言「只有一個中國」。對待藝人自發行為,臺灣當局陸委會8日祭出「嚴厲譴責」,稱將依照「兩岸條例」進行查處。
  中國外交部長王毅7日在兩會記者會上強調,臺灣地區在聯合國的唯一稱謂就是「中國臺灣省」,臺灣從來不是一個國家,過去不是,今後更絕無可能。
  王毅的堅定表態旋即引發熱議,「中國臺灣省」、「臺灣必歸」話題成為微博等社交媒體平臺熱搜,央視新聞製作的相關海報也被廣泛傳播,轉發者中不乏知名臺灣藝人,如陳喬恩、陳妍希、張韶涵、趙又廷等人。
  臺灣藝人自發轉發「臺灣必歸」必歸海報,再一次挑動民進黨當局的敏感神經。當局陸委會8日發佈新聞稿稱,對「唱和大陸官方、消滅臺灣主權」的少數臺灣藝人給予「最嚴厲的譴責」,部分藝人「甘願成為對臺統戰的棋子」,將依照「兩岸條例」相關規範進行查處。
  去年10月,解放軍於臺島周邊舉行「聯合利劍」軍演,許多臺灣藝人在社交媒體轉發「亮劍」海報,同樣遭到陸委會的「譴責」。此次藝人們被「罪加一等」,陸委會拿出所謂「主權」問題給藝人們扣上「統戰」帽子,並準備做出實際罰則。
  陸委會將用於查處「兩岸條例」第33條,內容涉及與大陸「黨政軍機關合作」。臺媒「聯合報」質疑,何謂「合作」無明確定義,若藝人只是轉發「臺灣必歸」即被認定違法,讓人驚覺「思想叛亂罪」恐復活,臺灣距離過去的戒嚴時代還有多遠?
  不止針對藝人,民進黨當局近期要求現職公務人員,包括公立學校教職員、受補助的財團法人職員,寫下具結書聲明自己「未在大陸設籍、領用身分證、定居證及護照」,以展現「品德與忠誠」。
  臺媒「中國時報」發表社論指出,具結書表面上是為了掌握公教人員與大陸的關係,其實是在阻撓與大陸的交流合作,民進黨當局鐵了心要在臺灣民眾中找敵人,民眾若不能覺醒並阻止,臺灣將在思想審查的黑暗中沉淪。
  自去年臺當局領導人賴清德上臺以來,兩岸交流逐漸遭到限縮,但民間交往熱情從未熄滅。一如選舉期間企圖對曾到大陸旅遊的裏長採取法辦,民進黨當局動輒予以「查處」、「指控」,用粗暴方式遏制兩岸交流,勢必遭到民意反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