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清德昨日召開「國安高層會議」,制定所謂「五大策略十七項因應措施」。會後親自披掛上陣舉行記者會,除了是複述「國安高層會議」的決策外,還首度正式定調中國大陸為「境外敵對勢力」,將「新兩國論」提到更高的位階。並以回應記者提問的方式,大肆渲染所謂大陸「滲透及間諜活動」,聲稱將全面檢討修正「軍事審判法」,藉由恢復軍事審判制度,讓軍法官回到第一線與司法機關共同處理現役軍人涉犯「叛亂、洩密、抗命」等案件,並聲稱將會因應大陸藉交流活動對台「統戰滲透」,在審查兩岸宗教、文化教育等交流案件時,應以「去政治化」、「去風險化」為原則,並同公職人員赴大陸交流一樣,建立公示揭露制度。此外,賴清德在講話中還要求,當局內政部門、陸委會等機關針對台灣民眾申請大陸身份證、定居證等證件持續進行「必要的清查及管理」;採取調整經貿戰略應對大陸吸引台商、深化對青年學子的教育以應對大陸吸引台青。宣示了民進黨當局進一步強化「抗中保台」主軸戰略的立場。
賴清德挑選在昨日舉行「國安高層會議」並親自向公眾選達會議的決策內容,顯然是經過精心算計。其一,今日是全國人大通過《反分裂國家法》二十週年,中央將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紀念活動。賴清德依照民進黨長期歸納總結的「先講先贏」、「搶占輿論高地」的輿論戰策略,搶先一天宣布強化執行「反滲透法」的相關規定,賴清德還特意提到進行《反分裂國家法》及今日將在北京舉行的活動,因而其以「反滲透法」來對碰《反分裂國家法》的意圖就十分明顯,而且更是以首度宣布對岸為「境外敵對勢力」來宣揚其「新兩國論」,進一步表明其要分裂國土,將台灣地區從中國割裂出去的政治意圖。
其二,前日「立法院」否決「行政院」對《總預算案》及《財政收支劃分法》修正案所提的「覆議案」,這是在民進黨當局意料之內。因而民進黨決定從明日起下鄉進行八場名為「人民是頭家」的政策宣講會。雖然並未明指「大罷免」,但黨部昨日行文給黨公職的函文卻是聚焦於藍白強行通過「窒礙難行」、「毀憲亂政」的法案,未給執政團隊完整說明機會,有必要向國人進行說明等論述,其實就是為了烘托「大罷免」的合理性。「行政院」也將持續透過專訪、座談會、記者會等各種方式,向各界說明「總預算」、「財劃法修正」對民進黨當局施政的影響。「恰巧」的是,賴總統也於昨日召開「國安高層會議」並公佈所謂「五大策略十七項因應措施」,等於是民進黨「立法院」黨團總召柯建銘所稱的賴清德將會為「大罷免」「壓軸登場」,間接地下達「大罷免」的「總攻令」。
賴清德這個「國安高層會議」的要害,是首度正式宣布對岸為「境外敵對勢力」,將對岸定位為「境外」,為「新兩國論」加入新的注碼,並以所謂「反滲透法」來對碰《反分裂國家法》。這已經是在切「台獨香腸」的行徑中,再切下一大塊。因此,國台辦發言人陳斌華昨日嚴正指出,賴清德將大陸界定為「境外敵對勢力」,並拋出所謂「因應五方面威脅」的「十七項策略」,「台獨」立場之頑固、挑釁對抗之猖狂,再度證明其人是不折不扣的兩岸和平破壞者、台海危機製造者。陳斌華還警告說,如果「台獨」分裂勢力膽敢突破紅線,我們將不得不採取斷然措施。
賴清德這個「國安高層會議」的另一個要害,是要將台灣地區拉回「戒嚴」狀態,及將現時台海態勢定調為「準戰爭狀態」。他宣布恢復軍事審判制度,並讓軍法官重返第一線,並全面限制兩岸宗教及文化交流,嚴厲壓制支持國家統一的言論,實行「綠色恐怖」。估計,民進黨當局將會在這個「立法院」會期內推出一系列配套性的法案,恢復《軍事審判法》及大修《兩岸人民關係條例》、《港澳關係條例》等。這也正是賴清德不顧「英系立委」陳冠廷、王世堅反對,也要安排沈伯洋出任「外交及國防委員會」召委的主要原因,就是要由專長於認知作戰專業的沈伯洋,力推這會期重中之重的軍事審判制度修法。如果國民黨及民眾黨「立委」反對,就攻擊為「境外敵對勢力代理人」。實際上,民進黨發言人吳崢昨日就針對國民黨和民眾黨對賴清德此舉的批評,攻擊為「總是和台灣的敵人異口同聲」。在遠程來說,就是要實行「新麥卡錫主義」;於短期而言,就是要配合「大罷免」的戰略。
然而,賴清德的這個行徑,是對民進黨自己的「否定之否定」,自打嘴巴。實際上,當年民進黨及其前身「黨外」,就是以反對當時國民黨政權的「戒嚴」起家。現在卻又要推行「準戒嚴」,等於是自相矛盾。
其實,就具體事例來說,民進黨當局也是自打嘴巴。二零一三年民進黨藉口「洪仲丘事件」,要求全面廢除軍事審判,時任民進黨主席的蔡英文頭扎白布條,率領綠民上街遊行,要求「立法院」修法讓軍事審判回歸普通司法體制,聲稱「政府應該認真考慮,將軍事裁判權回歸司法院,限縮軍法適用範圍」。民進黨「立法院」黨團總召柯建銘也聲稱,「軍事司法審判基本上已經『違憲』」;蘇貞昌也曾說,廢除軍事法庭「讓軍中人權改革往前邁進一步」。
最諷刺的是,時任「人權律師」的顧立雄,是推動廢除軍審制度的要角之一,當年甚至說出「絕對不允許軍法復辟」,「軍檢的體系跟軍事審判的體系,在平時要回到司法一元化的建制」等語。現今顧立雄是「國防部長」,賴清德要他重置「軍事法庭」,豈非是要打他的臉?可能正因為如此,「國防部」昨日下午召開記者會配合賴清德的政策意圖作出說明時,顧立雄並未出面,而是由「國防部」法律司長沈世偉中將、「國防部」發言人孫立方少將兩人說明。
按照顧立雄當時「軍檢的體系跟軍事審判的體系,在平時要回到司法一元化的建制」,而沈伯洋也曾有過「『司法院』奪回審判權就會同時奪回偵查權,軍檢才會消失」的說法,以及過去民進黨多次以「非戰時」為由,要求全面廢除軍事審判的邏輯,如今賴清德要恢復軍法體制,台灣地區是否已經進入「戰時狀態」?
兩岸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