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特區第六任行政長官岑浩輝,昨日在立法會作其就任後的首份施政報告。與以往五任三位行政長官的施政報告的封面標題,都是單純的「某某年財政年度施政報告」不同,而是有了《革新謀發展奮進開新局》的主題,副題才是「二零二五年財政年度施政報告」,這體現了岑浩輝準確識變、科學應變、主動求變的精神。而且,不單是在形式上識變應變求變,而且在實質內容上也是識變應變求變,最顯眼的特徵是,不但是宣示了改革創新、實幹擔當、銳意進取,與社會各界和廣大市民一道,革新謀發展、奮進開新局,推動特區各項事業高質量發展,實現法治澳門、活力澳門、文化澳門、幸福澳門的美好願景的意志,及加力多元、改善民生、提升治理、融入國家的施政總體方向,而且也冷靜清醒並實事求是、科學精準地指出澳門發展面臨的各種「老問題新矛盾」,但更強調對未來充滿信心和地底氣,越是形勢複雜、任務艱鉅,越需要團結一心、眾志成城,就一定能夠將挑戰轉化為機遇,將壓力轉化為動力,以有利條件克服不利因素,開創特區發展的新局面,讓澳門這顆鑲嵌在南海之濱的祖國掌上明珠更加璀璨。
岑浩輝在施政報告中提出,新一屆政府將以習近平主席提出的「四個著力」為指引,緊緊圍繞「一中心、一平台、一基地」的定位及「1+4」多元產業發展方向,在經濟適度多元發展方面展現更大作為。實際上,岑浩輝二零二五年施政報告的結構,就是對標習近平主席的「三點期限」、「四點希望」而搭建的。
習近平主席二零二四年十二月十九日晚出席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歡迎晚宴並發表重要講話時,對澳門提出的「三點期許」,一是登高望遠,更加積極主動對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等國家發展戰略,在國際舞台上展現更大作為。二是海納百川,在愛國愛澳旗幟下更加開放包容、團結聚力,廣納天下英才,共建美好澳門。三是銳意進取,展現更大魄力,勇於變革、敢於創新,更好發揮「一國兩制」制度優勢,開創澳門發展新局面。
而習近平主席二零二四年十二月二十日在慶祝澳門回歸祖國二十五周年大會暨澳門特別行政區第六屆政府就職典禮上的講話中提出的「四點希望」亦即「四個著力」,一是要著力推動經濟適度多元發展;二是要著力提升特別行政區治理效能;三是要著力打造更高水平對外開放平台;四是要著力維護社會祥和穩定。
另外,二零二四年十二月十九日習近平主席在考察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時,提出檢驗合作區開發建設的成效,要看在促進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便利澳門居民生活就業上,有沒有實實在在的舉措和成果;要看在發揮「兩制」之利、推進兩地規則銜接和機制對接上,有沒有創造新的制度性成果;要看在以琴澳一體化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市場一體化建設上,有沒有發揮先行先試的作用。
因此,岑浩輝二零二五年施政報告,在大結構上,除了是勾勒了澳門特區的新形勢、新要求、新任務,強調要加強統籌協調機制,開創特區發展新局面之外,還以一個篇章闡述「以澳琴一體化為目標,加力推進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並在具體內容上,為貫徹落實習近平主席提出的「三個要看」及「三個有沒有」的要求,作出了詳盡的安排。
在二零二五年施政報告的「重頭戲」——「二零二五年度施政總體方向、主要預期目標和施政重點」中,就更是將習近平主席的「三點期許」和「四點希望」融合其中了。實際上,其「拼經濟、謀發展、搞建設,奮力推動經濟適度多元」,「敢擔當、重實幹、善作為,著力提升特區治理效能」,「解民憂、紓民困、惠民生,全力為民創造美好生活」,「促交流、擴開放、共繁榮,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揚優勢、增動能、謀長遠,開展重大工程項目建設」,都基本上是緊緊地圍繞著「三點期許」和「四點希望」而展開。
而且,為了積極響應夏寶龍主任把「澳門國際大都市」的「金名片」擦得更亮的號召,配合「世界旅遊休閒中心」及「東亞文化之都」,以及「以中華文化爲主流、多元文化共存的交流合作基地」的建設,施政報告在澳門財政收入並未如理想的情況下,計劃修訂財政預算,也要推出幾項重大工程,積極謀劃打造澳門國際綜合旅遊文化區,主要由澳門國博文化館、澳門國際表演藝術中心、國際當代美術館等場館組成,建設成具有國際影響力、標誌性、高規格的重大文化設施,集文化、旅遊與商業等功能為一體。
施政報告精準對接習近平主席有關要著力提升特別行政區治理效能,要把依法治理和擔當作為結合起來,適應經濟社會發展要求,完善各項體制機制和法律法規,深入推進公共行政改革,完善組織架構,革新管治理念,改進管治方式,強化宏觀統籌,建設高效、有為的服務型政府,激發社會蘊藏的巨大活力和發展潛力等的指示,在提升特區治理效能方面花了不少篇幅和力氣,提出要發揮公共行政改革領導及統籌機制作用,精簡政府組織架構,首先推進行政公職局及市政署的重組工作;完善員額管理制度,落實領導及主管問責制;推進「放管服」改革,提升便民便商水平;確保第八屆立法會選舉順利進行;加強廉政審計和對公共資本企業的監督。而在目前,已經成立了六個領導小組及工作組,以協調跨範疇重大事務的推進。他承諾,新一屆政府將以擔當作為、善作善成的作風,充分有效行使自由裁量權,堅決整治不辦事、不作為、消極作為、依法不作為的失職失責和懶政、怠政、庸政現象。
施政報告不但是精準「上掛」習近平主席和中央的指示要求,而且也是緊密地對接澳門特區實際情況及民心民情的地氣,並將兩者有機地結合起來。實際上,習近平主席提出,要著力維護社會祥和穩定,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解決好廣大居民最關心最迫切最現實的問題,創造更多更好的發展機會,營造更加公平的社會環境,不斷實現居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而施政報告則在民生領域下大功夫,提出要精準扶助弱勢群體,積極關顧長者,應對人口老齡化;完善生育支持政策;完善康復服務;有效發揮協和澳門醫學中心的作用,優化醫療服務體系;推進都市更新;優化青年政策,推出支持青年到大灣區就業計劃等。尤其是針對澳門人口老化、少子化、青年就業結構失衡等問題,推出若干具有針對性的惠民措施,包括調升敬老金華養老金,最初長者僱員職業稅免稅額的鼓勵長者就業措施,及新增育兒津貼計劃,向澳門永久性居民中三歲以下嬰幼兒每月發放一千五百元津貼,以及推出支持青年到大灣區就業計劃,對前往大灣區內地九市及深合區指定企業就業的三十五歲或以下高校畢業青年,就業期間補貼每月五千澳門元,補貼期最長十八個月等措施。
從港澳辦和澳門中聯辦的表態看,中央對岑浩輝的「雄雞初啼」是滿意的;而從澳門社會各界的反應看,澳門居民對岑浩輝的首份施政報告是「收貨」的。當然,澳門是一個社會多元、訴求多樣的地區,總會有一些不同意見。但只要符合最大公約數,就是「豈能盡如人意,但求無愧我心」,而不能陷入「父子騎驢」的盲區。
華澳人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