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行政長官岑浩輝昨日表示,本澳正進行第二期人才引進計劃,第三期人才引進計劃正研究,人才引進計劃將在實施一段時間作出檢討。
有議員關注加強人口規劃,出臺針對性的引才育才措施。行政長官岑浩輝昨日表示,本澳正進行第二期人才引進計劃,第三期人才引進計劃正研究,自2023年8月至上月底,人才引進計劃共收到2,070多份申請,納入審查名單有575名,已批准約五百名人才,人才引進計劃將在實施一段時間作出檢討。
岑浩輝表示,人才不是為引進而引進,一定要有平臺才能留得住人才,自己每週批不少人才引入,但據瞭解早一、兩年曾引入華人科學家後「轉個圈走返」,因本澳無平臺,引進相關人才後無條件留下來研發。本澳要利用鄰近地區及本地高等教育去培訓各行各業的人才,繼續推進「1+4」人才,同時鼓勵學生適切就學,重申最重要是要創造平臺,當有平臺、機遇,人才自然會來澳發展。
在育才方面,岑浩輝指出,本澳高等教育有針對性澳門四大產業配置學科,每年很多應屆學生會到內地接受培訓等,本澳育才規劃完善,是內外相結合。
有議員關注施政報告提出的澳門科技研發產業園。岑浩輝表示,內地科技發展日新月異,本澳的獨特優勢是中國的境外特區,可推動科技人才來到澳門開展高新科技研發,並與橫琴聯動。
岑浩輝表示,未來將做好師資的科技培訓工作,因應社會科技發展變化而安排和籌劃,做好科技教育的相關工作。
岑浩輝表示,教育是社會發展的基礎,面對科技日新月異,要思考如何培養科技人才。政府已於2020年推出「智慧校園」,現時約有九成校部使用相關平臺,「智慧教學」亦是2022/2023學年推出先導計劃,利用大數據和人工智慧的技術支持學校因材施教,2024/2025學年有23所學校共25個校部開展「智慧教學」,所以下一步是做好師資科技的培訓,由他們普及至學生科技的知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