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唯一由雙方官方合辦的游泳賽事——「金廈泳渡——全球華人接力公開賽」活動,今年邁入第十三屆。該項活動自二零零九年開辦以來,十六年間除了疫情停辦三年之外,年年舉辦,這不僅象徵著金廈兩門深厚的情誼,也彰顯出兩地人民共同「追求和平」的願景。但是,在今年卻遭到民進黨當局以「具統戰色彩」為由,要求金門縣政府停辦,這是該項活動唯一遭人為的原因停辦,因而有人嘆息,民進黨當局比不可抗力的新冠肺炎疫情還要無情,其迫使停辦「金廈泳渡」的行為,不啻是「人造瘟疫」。
「廈金泳渡」活動從二零零九年開始舉行,是在金門縣政府已經連續舉辦多年的「金門海上長泳」活動的基礎上,與對岸福建省體育局及廈門市政府輪流做東舉辦。單數年選手由廈門的椰風寨游到金門的雙口海灘,雙數年則反向進行。賽程為七千米L型泳道,每屆約有來自台灣、大陸、香港、澳門地區,及英國、葡萄牙等國家的二百名華人選手參加。活動以兩人一組接力方式進行,第一棒游至檳榔嶼附近交棒,再由第二棒游向終點。這項活動不但結合專業競技、全民參與與金廈體育交流,更透過水上運動推廣觀光旅遊,打造「金門運動態,情境深體驗」的國際化體育品牌。而且兩岸泳者在冰冷海水中以體育促進交流。
今年的「廈金泳渡」,定於七月二十六日結合金門縣的「二零二五金門海上長泳」聯袂進行。由於今年是單數年,因而「廈金泳渡」是從廈門下水出發游向金門。但就在金門縣政府緊鑼密鼓籌備之時,金門縣政府接到陸委會的口頭指示,以「具有統戰色彩」為由要求停辦。金門縣政府曾派出縣長級官員親到陸委會交涉,仍不得要領。在前日舉行的陸委會例行記者會,副主委兼發言人梁文傑表示,今年的「金廈泳渡」是廈門市和福建省主辦的統戰活動,陸方不光是選手要入境金門,還有大陸的政府官員、大陸電視台記者要來做直播或是無人機要空拍,「而且這次是從廈門游來金門,要進入台灣的禁限制水域,不光是大量的陸籍選手,還有許多陸籍船隻,顯然台方海巡單位必須派員戒護引領,不是說想辦就可以辦,如果我們批准,必須還要有很多安全工作要部署,所以台方會比較謹慎處理。」不過,對於「廈金泳渡」活動是否已確定辦不成?梁文傑未說死,表示「仍在審查當中」。
但諷刺的是,二零二三年舉行的「廈金泳渡」活動,因為是在三年疫情停辦後首次復辦,民進黨當局卻是表現得格外熱情。雖然當年的「復辦起手式」因為適逢是單年,選手們是從廈門下水游向金門,但陸委會卻絲毫沒有「大陸統戰」的意念,反而透過新聞參考資料表示,「金廈泳渡」活動歷經三年停辦,今年七月十五日恢復辦理,這是疫後首場大型兩岸體育交流活動。陸委會指出,陸委會協助金門縣政府籌辦活動,對於中國大陸選手等人員入境金門縣專案審查程式,會同主管機關加速辦理;另也協調相關機關專案同意參加活動的陸港澳人士可循「小三通」方式往返金、廈。陸委會還強調,台灣當局對於符合對等尊嚴、健康有序的兩岸交流活動抱持正面態度,期望各界支持肯定兩岸體育交流友誼互動,發揚體育競賽沒有政治幹擾的和平精神,使活動順利圓滿完成。
而且,陸委會還派出文教處長張張,前往金門出席「廈金泳渡」活動,她還與「教育部」體育署長鄭世忠為取得佳績選手頒獎。
為何時隔兩年,台灣地區同樣是由民進黨掌政,卻是對同一項「廈金泳渡」活動,有著絕然相反的定位評價?這就讓人難免與蔡英文、賴清德的不同作風掛連起來。
但卻又似乎是「不對稱」。因為在去年的「廈金泳渡」舉行時,賴清德已經上台,而且當年初還發生過「撞船事件」,廈金海域事態一度緊張,但海基會副董事長兼祕書長羅文嘉卻親赴金門出席「廈金泳渡」的開幕式,並在致辭時說,他今天代表海基會與陸委會來參加,代表陸委會非常重視這項具有傳統意義的活動,這就是有來有往的雙向交流、對等交流,能夠反映對和平的期望。他指出,小金門到廈門的距離不過六公里,兩岸距離這麼短,和平距離不應該那麼遠,他非常歡迎來自中國大陸的好朋友來臺灣、來金門游泳爬山、看好山好水,看看臺灣的溫暖人情、自由民主,呼吸臺灣的不同空氣。
但在一年之後的昨日,海基會副秘書長黎寶文在例行記者會上聲稱,尊重主管機關陸委會(有關叫停「廈金泳渡」活動)的決定與判斷,並指去年海基會秘書長羅文嘉出席「廈金泳渡」的過程中,發現中國大陸方面有「政治計算」,原本預期與對岸官員有自然互動,但行程安排上都被巧妙錯開。——去年大陸福建省體育局局長葉得盛及廈門市體育局局長阮敦梁等八人,在聽完金門縣副縣長李文良致詞後,即搭船返回廈門。當時羅文嘉一行人剛抵達會場,雙方人馬完全沒有交流。
原來,民進黨當局念茲在茲的,是要在其仍然拒絕承認「九二共識」下,製造兩岸官方「接觸協商」的假象。當這項意圖未能得逞時,就耿耿於懷地將有大陸方面官員參與的活動定位為「統戰活動」。
而從去年即使是賴清德已經上台,海基會仍然對「廈金泳渡」持正面態度,今年則走向自己的反面的情況看,可能也與賴清德祭出「十七項措施」有密切關係。
或許,民進黨當局今年對「廈金泳渡」「杯弓蛇影」,還有另一個重要原因。那就是,「廈金泳渡」舉行的七月二十六日,正好是對二十四名國民黨「立委」進行「罷免」投票之日,民進黨當局擔心「廈金泳渡」營造的兩岸和平氣氛,對「大罷免」不利。
兩岸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