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防止「邦交國」崩盤台必向教廷套近乎

教宗若望保祿二世因患敗血症休克逝世,享年八十四歲。噩耗傳來,全球天主教徒和熱愛和平的人,都感表哀悼,痛惜這位一生宣揚福音,維護教義和自由,愛護弱勢群體的最重要、最出色的宗教領袖。

台灣地區的三十萬天主教徒也不例外,日來紛紛以各種形式哀悼教宗。台灣當局更是決定一連兩天下半旗致哀,陳水扁、呂秀蓮、謝長廷、游錫(方方土)等頭面人物,趕到教廷駐台灣「大使館」吊唁。另外,陳水扁、吳淑珍夫婦還透過「外交部」向羅馬教廷發出唁電,表達悼意。

台灣地區只有三十萬天主教徒,僅佔總人口的百分之一點三,幾可說是「微不足道」。但為何陳水扁等人如此看重教宗的逝世?這除了梵蒂岡是台灣當局在歐洲的唯一「邦交國家」,教宗的地位相當於「國家元首」,陳水扁等人是以例常的「邦交國家元首」逝世的禮儀致祭之外,還含有甚麼其他更重要的政治因素?這不禁引起人們的關注和重視。

答案由曾任「陸委會」主委,現任中國國民黨籍「立委」及「立法院」外交委員會召集委員的蘇起揭曉。他昨早與另一位國民黨籍「立委」李復興召開記者會指出,台灣當局現在有二十五個「邦交國」,其中十六個信奉天主教,尤其其中位於中美洲的「邦交國」幾乎全是天主教國家。如果新教宗為了十三億人口的市場而選擇開發中國這塊天主教的處女地,則台灣當局與梵蒂岡的「邦交」關係就會失守,可能會導致台灣當局與中美洲信奉天主教的「邦交國」之間出現「斷交」多米諾骨牌效應。到時陳水扁要藉出訪之名過境美國,都不再有機會。

實際上,陳水扁上台後的幾次踏足美國,都是藉口前往中南美洲「邦交國」訪問而提出的「借道過境」要求。今年四月三十日,陳水扁又將啟程訪問南太平洋國家馬紹爾、基里巴斯、圖瓦盧,屆時台灣當局的「敦睦艦隊」也正好訪問基里巴斯,陳水扁可能會登艦巡視。為此,台灣當局又向美國政府提出了讓陳水扁「過境」關島、夏威夷的要求。如果新教宗是來自與中國有邦交的國家,並極力主張與中國建交外交關係的話,中南美洲和大洋洲的天主教「邦交國」就有可能會紛紛「跟風」,轉而與中國建交,陳水扁也就斷了前往這些國家訪問之路,隨之也就沒有藉口再向美國提出「借道過境」的要求,並重溫「與美國總統空軍一號專機靠得很近」的美夢。

更重要的是,正如蘇起所言,目前台灣當局的「邦交國」只有二十六個,已是少得可憐。如果因為新教宗與中國建交並付諸實施,其中的十六個天主教國家紛紛跟隨教宗的政治決定,台灣當局的「邦交國」就只剩下十個左右。今後台灣當局在國際社會中的處境也就將會更為艱難,參加國際組織的圖謀就更難實現。而且,台灣當局要宣揚「兩國論」或「一邊一國論」,推行「公投制憲」、「正名建國」等分裂活動,就將更是出師無名。

為此,台灣當局正千方百計地要與羅馬教廷「套近乎」,進一步拉近關係。一方面,陳水扁和吳淑珍都反覆不厭地提起二零零三年七月吳淑珍訪問教廷,獲教宗若望保祿二世接見一事。另一方面,陳水扁在「外交部」本已決定指派駐教廷「大使」杜筑生代表其出席教宗殯葬彌撒的情況下,昨日在在赴教廷駐台「大使館」吊唁,當安博思臨時代辦邀請他前往教廷參加教宗喪禮時,他卻又聲稱希望能有機會親自前往梵蒂岡出席教宗喪禮。其目的,當然是希望能以其「誠」,來挽住教廷與台灣當局的「邦交」。

從理論上來說,由於教宗的喪禮將會有超過一百個國家的國家元首前往羅馬教廷出席,甚至連布殊也有心成為美國史上第一位出席教宗葬禮的總統,而台灣當局與梵蒂岡有「外交關係」,故如陳水扁一來是為了與教廷「套近乎」以挽住關係,二來是趁此機會與布殊等重要國家的元首會面,三來也是為了在中國制訂《反分裂國家法》後彰顯台灣當局「走出去」並提升其在國際社會上的能見度,他要湊這個「熱鬧」,前往羅馬教廷出席教宗葬禮,並不出奇。

但是,由於教宗的葬禮已定於四月八日舉行,時間頗為緊迫,台灣當局能否在這短短的幾天時間內為陳水扁前往羅馬辦妥一切手續及掃清一切障礙,不無疑問。現在最關鍵的因素有兩個﹕一是一直有意與中國建交,並為教宗未能訪問中國及香港地區而深表遺憾的教廷,是否會歡迎陳水扁前往出席教宗喪禮?因為安博思臨時代辦的「邀請」只是以其個人身份作出,並不代表教廷的意思。二是與中國有外交關係,並多次宣示堅持「一個中國」政策的意大利,是否會批仈陳水扁借道羅馬機場入境並進境?如果北京向羅馬曉之以理並施加壓力,意大利政府未必會輕易批准陳水扁的「過境」要求。

因此,從種種跡象看,即使是水扁有心要到梵蒂岡「瞻聖」,也不可能是去出席教宗的葬禮。因為一個已去世的宗教領袖,根本不可能為日後教廷與台灣當局的關係作出甚麼決定。台灣當局也就沒有必要花費許多精力與梵蒂岡、意大利交涉,而派陳水扁去做事倍功半的事。然而,新任教宗卻將會對教廷與台灣當局未來的關係走向發揮極為重要的作用,台灣當局為了影響這位新教宗的決定,就將很可能會不惜一切手段,爭取陳水扁能親自前往出席新教宗的就職典禮。

不過,據報導,按照羅馬教廷的法定程序,當新任教宗秘密選出後舉行就職典禮時,正好是陳水扁原定的出訪南太平洋國家的日期。他就必須推遲出訪時間,連其中「敦睦艦隊」訪問基里巴斯的日期也須押後。如果陳水扁不愿更改出訪日期,或是取不到新教宗就職典禮的「入場券」,他則極有可能會派出相當於「副總統」級別的人士率團參加。其中正主持「人權立國」工作的呂秀蓮,可能會被視為最為「對口」及「適當」的人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