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連三日的第五十四屆太平洋亞洲旅遊協會〔PATA〕年會,昨日已經完滿閉幕。來自四十四個國家和地區的一千一百多名代表,共聚一堂,交流亞太地區的旅遊經驗。其中一些代表發表了高水平的專題演說,主講者的獨到見解和專業意見,給予業界新的啟示,必會對亞太地區旅遊業的持續發展起到重要參考作用。這次會議,是一個成功的會議,並驗証了澳門特區舉辦國際性會議的能力和實力。
「PATA」是重要的國際性組織之一。它於一九五一年一月在檀香山成立,原稱「太平洋地區旅遊協會」,一九六八年四月正式改為現名。它的宗旨,是鼓勵和幫助亞太地區發展旅遊事業,愛護旅遊環境,保護自然、社會和文化資源。它除了每年開一次年會之外,還進行舉辦貿易展覽會,參加旅遊商貿,舉辦培訓班,鼓勵保護文物,開展調研活動等主要活動,出版有《亞太旅遊協會新聞》〔月刊〕、《統計年報》〔年刊〕等刊物。其總部機關設在美國三藩市,在新加坡、悉尼、摩納哥等地設有地區機構。在澳門地區所參加的國際性組織中,「PATA」是最早入會的一個,早在一九六六年就是它的正式會員。在澳門回歸前,澳門土生葡人的領袖之一,曾任新聞旅遊司司長、教育文化暨旅遊政務司的黎祖智,曾擔任「PATA」的地區主席及理事會成員,並一度傳說將出任「PATA」的秘書長。總之,澳門與「PATA」的歷史關係悠久,澳門也是「PATA」的重要成員。澳門還於一九八六年成立了「PATA」的澳門分會,並自一九九六年起贊助「PATA」的旅遊金獎計劃。在澳門回歸後,今年又首度舉辦「PATA」的年會,意義更為重大。
「PATA」年會在澳門的成功舉行,給我們帶來了不少啟迪。首先,是在「一國兩制,澳人治澳」、高度自治方針和「澳門基本法」的規範之下,澳門特區參加國際組織的前景,異常廣闊。「澳門基本法」第一百三十六條規定,「
澳門特別行政區可在經濟、貿易、金融、航運、通訊、旅遊、文化、科技、體育等適當領域以『中國澳門』的名義,單獨地同世界各國、各地區及有關國際組織保持和發展關係,簽訂和履行有關協議」。「澳門基本法」第一百三十七條又規定,「澳門特別行政區可以『中國澳門』的名義參加不以國家為單位參加的國際組織和國際會議」。澳門回歸祖國後,根據基本法的上述規定,在中央政府的許可、授權和協助下,一如既往地積極參加國際組織的活動。不但維持了在原先參加的國際組織中的地位和權益,繼續和擴展其國際權利和義務,有利於保持澳門的國際城市的地位,而且還能獲得有關國際組織的承認、接納和支持,有利於維護國際社會對澳門的信心,充分証明了「一國兩制」方針的權威性和可信度,也証明了中國中央政府忠實實施基本法的誠意。
當然,與現實需要相比,澳門特區依照基本法的規定繼續參加國際組織的活動,還有許多可以發展的空間,至少是應與香港特區看齊。實際上,目前「中國香港」所參加的一些重要國際組織,澳門特區是尚未參加的。比如,近日香港特區之所以有資格向國際奧委會爭取承辦二零零八年北京奧運中的馬術比賽,就是因為中國香港奧委會是國際奧委會的成員。而由於種種原因,中國澳門奧委會至今仍不是國際奧委會的成員,故也就不但沒有資格向國際奧委會申請承辦二零零八年北京奧運的其中一些項目比賽,而且澳門特區的體育健兒連北京奧運的「入門券」也將拿不到。屆時,在連尚未統一的「中國台北」都可以參加北京奧運的情況下,已經回歸祖國的「中國澳門」卻被拒於在自己國家的首都舉辦的奧運的門外,真是情何以堪﹗又如,由於澳門至今仍不是「亞太經濟合作組織」〔APEC〕的會員,故每年十月舉辦的「APEC非正式領袖峰會」,當中國國家主席、香港特首及台灣領導人的代表與各會員國的領袖手拉手「亮相」時,唯獨缺了澳門特首,端的是「斯人獨憔悴」。為了消除這種不利於中國國家統一形象的場景,也是為了進一步凸顯「一國兩制」的意義,中央政府宜加緊努力,克服種種困難,幫助澳門早日加入國際奧委會和「APEC」等國際性組織。
這次「PATA」年會的組織工作,是可給予打高分的。尤其是在開幕式及閉幕式的現場表演形式,風格新穎,且又融合了澳門的風土心情,讓來賓在欣賞悅目的節目之中,領賞到澳門中西交匯的文化特色。而整個會議的會務組織工作,也有條不紊。這充分証明,澳門有能力舉辦大型的國際性會議。
然而,這次「PATA」年會,也暴露了澳門承辦國際性會議的某些缺陷或不足之處,就是場地設施條件仍顯得不相適應。這是一個警號,也是對特區會展業的壓力。但隨著「威尼斯人」在路(乙水)城的大型會展設施的興建,這個問題將可很快就得到迎刃而解。希望特區政府能以此壓力為動力,敦促「威尼斯人」加快施工進度,爭取按原定計劃完成工程並投入使用。
澳門特區發展會展事業,有利於澳門經濟尤其是博彩旅遊業的轉型,扭轉澳門「賭城」形象,改變經濟及庫房收入主要依賴博彩業的不合理結構。而且,也迎合今年「PATA」年會所揭櫫的亞太旅遊業正向旅遊會展休閑模式轉型發展的新趨向。但在硬件構建好了之後,軟件尤其是從業高級人才的培訓,任務更為繁重。澳門理工學院、旅遊學院等教育機構,似宜開設會展企劃管理的課程,以作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