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國民黨主席連戰、親民黨主席宋楚瑜分別率團赴大陸訪問期間,中共中央授權中台辦主任陳云林宣佈向台灣人民贈送幾項「大禮」而在這幾項「大禮」中,有些是屬於「可操之於我」,亦即大陸方面無須與台灣當局協商,就可單方實施的,如進一步簡化台灣居民入境大陸手續提供多次出入簽注,及在大陸就讀台灣學生的學費收費與內地學生同等對待,並向台灣學生提供獎學金,還有開放台灣水果輸進大陸,並提供零關稅待遇等。有的則是需要與台灣當局協商,或是需辦理一定手續,方可實施的,如贈送兩頭熊貓,開放大陸居民赴台旅遊,本來也是屬可單方操作的事項。實際上,自一九八七年台灣當局開放老兵返鄉探親,及隨後開放台灣居民赴大陸旅遊、探親的過程中,就根本不需要進行什麼兩岸協商、談判。大陸方面早在台灣當局作出「開放」決策之前,就已接待了無數循香港、日本、美國等地「偷步」進入大陸的台灣居民,包括在日本辦理入境証件首宗赴大陸採訪的台灣記者徐璐、李永德。在台灣當局作出「開放」決定之後,大陸方面更是倘開大門,只要台灣居民是循合法途徑入境的,都無任歡迎,從來就未立過什麼「團進團出」、「限額放行」、「指定景點」的「規矩」,更沒有要求台灣當局與大陸進行協商、談判。因此,既然台灣當局如此斤斤計較什麼「對等」、「平等」,在對待大陸居民赴台旅遊的議題上,也應是倘開大門,不作出任何限制,更不應提出必須透過兩岸官方協商才予實施的要求。
然而,整日將「對等」叫得震天價響的台灣當局,卻是最不講「對等」的。在台灣居民可赴大陸旅遊十多年之後,才因為想到要借助大陸遊客來振興慘受地震、台風、水災蹂躪h的台灣觀光旅遊業,而決定開放大陸居民赴台旅遊,但仍要扭扭擰擰地將大陸居民分成三類,還作出了諸如「團進團出」、「限額放行」……之類的限制,甚至還曾演出必須「晚點名」的一幕荒唐戲碼﹗據說,台灣當局這樣做是因為害怕大陸遊客中混進「情報人員」,及擔心會有大陸遊客「跳機」,脫團不歸。其實,這些擔心都是多餘的,至少前者是對自己的信心不足的表現。
這就是台灣當局既希望能引「水」東流,使大陸遊客之「水」托起台灣經濟復甦之「舟」,但又擔心「水」若過濫或無序,卻又將會「覆」台灣「安全」之「舟」的矛盾心理。實際上,其實台灣當局是十分渴望能借助大陸遊客之「水」來澆灌久「旱」了的台灣觀光旅遊業市場以至整體經濟的。尤其是在因陳水扁挑動島內族群惡計及毒化兩岸關係,導致島內經濟低迷,再加上台風、地震等自然災害,重創島內觀光旅遊業之際。當時自告奮勇主持救災工作的呂秀蓮,就公開呼籲引進大陸遊客,以幫助恢復觀光旅遊業。這個要求居然出自於極為仇視大陸的呂秀蓮之口,可見開放大陸遊客赴台旅遊,確是有助於台灣經濟的振興和發展。
在中央政府決定開放內地居民赴港澳進行「個人遊」之後,台灣當局和觀光旅遊業看對大陸旅遊的助力,又有了更深一層的認識。因為他們從大陸遊客在港澳旅遊時頗為捨得花錢,並瘋狂搜購高檔電腦產品及首飾的事實中,知道大陸遊客擁有很高的購買力,將除了是有益於台灣地區的酒店、觀光、客運業之外,還將可惠及台灣的零售業,尤其是電腦產品市場,而後者正好是台灣產業的驕傲。筆者這幾天在台灣所接觸的各類人士,無論其政治立場是什麼顏色,都正面肯定開放大陸遊客赴台旅遊,有助台灣經濟。
但是,台灣當局卻又想著要向大陸居民赴台旅遊這一單純是事務性的事項,塞進政治意涵。實際上,剛被媒體點名將會丟官的「交通部長」林陵三,就聲稱只是大陸單方面開記者會宣佈不能算數,「應該要有正式公文來函」。在台灣當局了解實施辦法後,再決定由哪個單位和對岸洽談,也不排除是由他自己出面商談。林陵三的這番喊話,實質上是要為開放大陸居民赴台旅遊製造政治障礙。實際上,要進行兩岸官方談判,就已是要以帶有「一邊一國論」的政治訴求,來為難大陸方面,而由他自己親自出面之談,按照台灣當局「對等的邏輯,就更是要逼使大陸的交通部長或旅遊局長出面與他相談,這個想頭,是否太過離譜?試想,涉及面更為複雜,甚至涉及到台灣當局「空域安全」的春節台商包機,都只是由海峽兩岸的受權團體出面協商,就可完滿解決,並得到台灣當局的祝福。因此,林陵三的這一要求,無疑是橫生枝節,明是對自己有利的事情,還要擺款,非要趁撈取政治利益不可。
昨日大陸國家旅遊局發言人張堅鍾呼籲台灣當局盡快改變對大陸居民赴台旅遊進行分類的做法,盡快授權島內民間旅遊機構與大陸方面進行磋商,亦即採春節台商包機模式磋商,合情合理。而且,對比於台灣居民赴大陸旅遊是並未經過兩岸民間磋商,大陸現在提出由民間團體磋商大陸居民赴台旅遊,已是給足了台灣當局「面子」,台灣當局更可嫌是促進島內旅遊業發展的「裡子」,又何必要橫加枝節,製造難題呢?
〔台北專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