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國務卿賴斯已於前日結束了其上任後的第二次訪華行程,離開北京。賴斯在北京逗留的時間雖然很短,但卻分別與國家主席胡錦濤、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國務委員唐家璇、外交部長李肇星等會晤或進行工作會議,足見賴斯此行對中美關係的重要性及中美雙方對此的重視程度。據報導,賴斯在與中方高層的會晤中,主要與中方探討朝核六方會談,中美雙邊關係〔包括經濟、人民幣匯率、人權及台灣問題〕、中美兩國領導人互訪等問題。賴斯臨離開北京前強調,美國堅持「一個中國」政策,遵守三個「中美聯合公報」,關心兩岸軍事平衡,不愿看到任何一方單方面改變台海現狀,美國不支持台灣向獨立的單方向行動。她對中國大陸在改善兩岸關係方面所作出的努力以及近期兩岸政黨間的對話接觸表示讚賞,但又希望大陸方面能夠進一步去與台灣地區的民選「政府」進行接觸。賴斯還特別指出,美國歡迎中國經濟強大;認為中國經濟發展有利於世界經濟發展,故而華府並未將中國經濟發展視為「威脅」。她同時強調美國關注中國的軍備增長,指出中國大陸不可以對台灣作出任何軍事挑舋。
賴斯的此次北京之行,使關心中美關係及關切台海局勢的人們吃下了一顆定心丸。實際上,就在此前,中美關係似有收緊的趨向。可能是國際反恐鬥爭告一段落,伊拉克的局勢也漸趨平靜,導致本來就是意識形態右傾的小布殊,又有重走「圍遏中國」回頭路之意。於是,陸續發生了一些不利於中美關係發展的事情,如「美日安保條約」竟將台海區域劃進其管轄範圍,美國脅迫歐洲和以色列維持對華武器禁運政策,大打美中貿易戰,迫逼中國調升人民幣匯率,擬禁制中海油收購優尼科,及準備推出大肆宣揚「中國威脅論」的「中國軍力報告」…等。另一方面,則對台灣當局「台獨」分裂活動的監控有所放鬆,甚至向台當局高層官員踏足華府大開「綠燈」。種種弔象顯示,白宮似是要重新回到布殊剛就任時的堵遏中國及台海天秤向台灣傾斜的老路。
為此,陳水扁當局是以「喜悅」的態度來看待及預測這次賴斯的北京之行的,並作出了許多「配合」的小動作。一方面,陳水扁一改較早前熱切追求「胡扁會」的正面立場,在兩岸政策思維上回到鷹派立場,竟在「七七事變」紀念日大肆抨擊中共,還直接阻止五名民進黨籍「立委」前往大陸出席「兩岸財經研討會」。而且,密商泡制第一份「國家安全報告」,以與美國的「中國威脅論」及「中國軍力報告」互相呼應。另一方面,邀請親台的美國國務院前副助理國務卿薛瑞福訪問台灣,並暗中運作推動「驅趕包道格」活動,以圖把白宮的台海天秤,拉向台灣方向傾側。
但人算不如天算。就在陳水扁當局正為美台關係出現某些「鬆動」苗頭而暗中高興之際,英國倫敦發生了恐怖大爆炸。這一「炸」,把美國人給「炸」醒了:國際反恐鬥爭正未有窮時,仍然任重道遠,不能有任何絲毫鬆弛,更不能輕忽中國在國際反恐鬥爭中的重要作用,尤其是在解決朝核問題上。因此,賴斯今次在北京,並未出現陳水扁當局所預料及期盼的高談「中國威脅論」的情況,相反還強調歡迎「中國經濟強大」,華府未視北京為威脅。賴斯並未在「一中」政策及不支持「台獨」立場方面有任何鬆動,反而是重中「一中」政策,強調遵守三個「中美聯合公報」,並再次聲稱不愿看到任何一方改變台海現狀,仍然暗中針對有「單方改變台海現狀」之虞的「正名」、「制憲」等活動。只有一句希望大陸也能與台灣民選「政府」進行接觸,是符合陳水扁當局口味的,因而「陸委會」主委吳釗燮當即表示「歡迎」,但也不禁表露了對賴斯未有說更多有利於台灣當局的話的失落情緒。
因此可以說,在台灣當局的心目中,倫敦恐怖大爆炸直是可詛咒、抨擊之事。但其之可詛咒,並非是因為恐怖分子殺害平民無辜、破壞社會安寧,而是壞掉了台灣當局的「春秋大計」。
然而,堅持「一中」,堅守「中美聯合公報」,反對單方改變台海現狀,這是白宮既定的台海政策。不管是何人出任總統,也不論是台灣以至國際形勢發生任何變化,均是如此。即使沒有發生倫敦大爆炸,也將會一路走來,始終如一。即使是有小許調整,也不會超越這個基本盤。這是因為,台海維持現狀,不統不獨,才是符合美國的最大利益。而在目前,大陸方面並未強調兩岸統一,而是集中反「獨」反分裂;但相反,陳水扁幾年來所進行的諸如「公投」、「制憲」、「正名」等活動,卻都踏中了白宮「維護現狀」的紅線。而在國際反恐鬥爭的戰線上,美國亟須中國的支持,包括聯合國在審議各項反恐決議時避免行使否決權,派出維和部隊,積極參與朝核六方會議的運作。這些角色及作用,是台灣當局完全使不上力的。缺少這些要素,台灣當局又如何能寄望白宮的「台海鐘擺」向台灣當局擺動?也正因為如此,賴斯人未到北京,就已公開讚揚北京在朝核六方會議方面所作出的貢獻。類似的評價,陳水扁當局是永遠也得不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