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當局意圖將台日漁權談判變成「主權」談判

上月二十一日,正在參加中國國民黨主席選舉的「立法院長」王金平,在乘搭台灣海軍驅逐艦到釣魚島附近海域表演「護漁秀」的時候,不少觀察力銳敏的人士都注意到,王金平的這次「出海護漁」行動,得到了「三軍統帥」陳水扁的全力支持。否則,軍方就不會先是以護漁不屬軍事行動,不應由軍方出面,而宜由主責沿岸防衛及治安的「海巡署」派出巡邏艇參加,及軍艦出海一趟所花費的燃油等開支不菲等理由而不愿配合〔實際上當日無奈陪同王金平「作秀」的「國防部長」李傑等人,就在軍艦航行過程中一直躲藏起來,不愿暴光〕,後是「國防部」最終還是派出了噸位最大的驅逐艦「鳳陽號」乘載王金平出海「護漁」。而陳水扁之所以如此慷慨地配合王金平,可能是出於以下幾個目的:一、討得作為「立法院長」的王金平的歡心,誘使其作出回報,同意在「立法院」休會期召開臨時會,緊急審議「軍購案」;二、順水推舟,借助王金平向日本施加壓力,暗促日本同意恢復日台漁業談判;三、暗助王金平,使其在「護漁」方面得分,而讓曾是「保釣健將」的馬英九吃癟失分,希望能幫助王金平贏得國民黨主席選舉,不讓曾令自己在台北市長選舉中吃了敗仗的馬英九增加參選二00八年「總統」選舉的政治資本。

經過大半個月來的實踐檢驗,政治觀察家們的分析,正逐步得到証實。尤其是其中的要求日本同意恢復台灣漁業談判問題,已完全得到証實。實際上,在王金平「護漁」活動當日,日方即宣佈,已經停頓了一段時間的台日漁業談判,定於七月二十九日舉行第十五次談判。而在前日,則在日本東京舉行第十五次談判的預備會議。

這是一個頗為微妙的「變化」。這是因為,在過去的十四次台日漁業談判中,都未曾舉行過預備會議。而今次則在進行正式談判的半個月前,舉行預備會議。而且預備會議還是在高度保密的情況下進行,參與談判的台方代表在會前會後雖然遭到台灣記者的纏問,但都左閃右避,不愿多說,尤其是面對「在什麼地方開會」的詢問,一共使用十一次「不能公開」、「不能說」、「不能答覆」等字句。不過,仍是公佈了雙方約定的新聞公報:「一、台灣亞東關係協會與日本交流協會雙方指派代表,於七月十二日在東京,就台日七月二十九日漁業會談的程序問題,包括擬提出之議題、立場、如何進行談判等事宜,坦誠交換意見。二、雙方在上述預備會議中獲一致共識,並確定依照以往做法,於七月二十九日由亞東關係協會和日本交流協會相關人員,再度在東京就台日漁業問題舉行正式會談。」另外,台方人員還「不吝嗇」地「加贈」了一句:「我們的態度一向是不跟中共一起磋商」,與王金平「護漁」時,台灣地區有政治人物提出「與日本商談漁權應先談主權」的言論,互相呼應。

這一弔象顯示,台灣當局是意圖將台日漁業談判提升到「國與國談判」及「政府間談判」的層次。實際上,眾所周知,日本與台灣之間並無「外交關係」,在「中日聯合公報」中明確宣佈「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是中國唯一合法政府」,及「充分理解和尊重」中國政府重申的「台灣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立場的日本政府,是根本不可能與台灣當局就釣魚島歸屬問題進行「主權談判」的。而台灣當局企圖在漁權談判中塞進「主權談判」的私貨,這無疑是要藉此強銷「一邊一國論」。另外,正因為台灣地區並非是一個主權國家,因而也就決定了台灣當局與日本之間進行的漁業談判,只能是民間談判。但台灣當局先是派出對外代表「國家主權」的軍艦、並由「國防部長」陪同「立法院長」這些帶有「國家名器」性質的政治人物進行「護漁」活動,將台灣地區的「護漁」行動提升至「政府行為」的層次,後是決定在第十五次台日漁業談判的台方代表團中,加進「農委會漁業署」、「海巡署」、「內政部」等官方機構的官員,而意圖突破「民間機構談判」的框架。而且,台方的後方談判指揮機構還由「外交部」來承擔。這就更為襯顯了陳水扁當初下令「國防部」派出軍艦載送王金平出海「護漁」的「醉翁之意」了。

也正因為如此,有台灣文人政客就認為,台灣當局所說的「我們的態度一向是不跟中共一起磋商」,凸顯了這次台日漁業談判雖不涉主權,但「單單這幾個字就是主權展示」,「台日就是國與國處理紛爭,與第三國無關,第十五次漁業談判將是台灣外交史上一頁重要的典範」。甚至,這位文人政客還提出,最終還應是由陳水扁與日本首相小泉純太郎見面商談才算「功德圓滿」,「小泉會才重要」。這就暴露了台灣當局意圖籍台日漁業談判偷渡「中華民國是獨立主權國家」的真正企圖。

實際上,台灣當局企圖借助日本來打開「一邊一國論」的缺口,早有預謀。台灣「國安會」前諮詢委員林文程二00三年在其呈交給當局的《二0一0社會發展策略實施計劃》中的《尊嚴自主的外交關係》一節就「獻計」道:「日本與台灣同樣面臨來自中共的威脅,只是日本以往對台中日三角關係相當低姿態,但是最近這幾年日本對中共反感日增,中共與日本的關係在一九九八年江澤民訪日之後一直陷於低潮,日本對中共崛起的憂慮之情躍然紙上。近兩年日本大幅度削減對中國大陸的經濟援助,是日本政府反映民意對中共不滿的具體做法。台日關係則經過李登輝總統時期之耕耘已展現成果,雙方的第二軌安全對話交流趨於頻繁。一九九八年十一月,日本拒絕公開宣示對台的三不支持政策;二00二及二00三年五月,日本兩度公開表示支持我國參與世界衛生組織。這些事件顯示台灣對日本外交工作並不需要悲觀。未來政府應持續推動台日兩國重要智庫間的安全對話,增進我國與日本間的情報交流合作關係,例如邀請與日本防衛廳有關的智庫之專家學者來台訪問,邀請現任或卸任防衛廳官員秘密訪問台灣,或是派遣我國國防部官員秘密訪問日本,就日本周邊事態問題交換意見。此外,政府應贊助我國專家學者赴日本重要智庫從事駐點研究。」說不定,台灣當局當今上演的「漁權談判夾帶主權」戲碼,正是林文程「推動發展對日實質關係」劇本的序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