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連戰主席和宋楚瑜主席分別率領中國國民黨代表團和親民黨代表團訪問大陸,與中共中央總書記胡錦濤會談並達成多項共識,而中台辦亦宣佈向台灣人民贈送幾項大禮,其中一項是將台灣水果進入大陸銷售由十二種擴大到十八種,並對其中的十五種實施進口零關稅措施之後,至今已有兩個多月。盡管台灣省農會及在野政黨「立委」在此期間,曾分別組團訪陸,洽商台果輸陸的細節問題,但因台灣當局堅持要由其授權的外貿協會作為台方的商談代表,並聲稱倘台灣省農會等團體或人士與大陸簽署協議,即「依法懲處」,致使台果輸陸問題至今仍尺寸未進。近日,大陸方面又進一步展現誠意,表示同意外貿協會與其他民間團體一道到大陸商談台果輸陸問題,充分地正面回應了台灣當局的相關主張。現在,球又到了台灣當局的手中,就看台灣當局是否仍將單純的兩岸果品貿易問題予以政治化處理,繼續阻撓台果輸陸問題的協商和實施。
自從台灣當局提出委托外貿協會作為台方代表洽談台果輸陸問題的主張之後,盡管有大陸媒體和學者認為隸屬於「經濟部」的外貿協會是官方機構,因而批評台灣當局此一主張是要做成「兩岸官方談判」的事實,但大陸官方的口徑,卻一直未有公開拒絕外貿協會「登陸」協商,並曾一再強調了這一點。近日,大陸方面還進一步正面表態,同意外貿協會「登陸」協商台果登陸問題。具體的言論,有以下幾點:
──七月二十二日,商務部台港澳司司長王遼平對香港《大公報》記者表示,有關台灣零關稅水果登陸的協商作業,商務部兩三日內將首次與台灣外貿協會接觸,並有相關的消息公佈。王遼平還表示,之所以將之稱為「首次」,是因為在此之前商務部並沒有與外貿協會有過接觸。
──七月二十三日,大陸海峽兩岸經貿交流協會會長李水林就盡快落實台灣水果進口零關稅措施的有關問題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時表示,海貿會歡迎為台灣廣大果農所認知,熟悉台灣水果生產和銷售,能為台灣廣大果農解決實際問題、維護台灣廣大果農實際利益的台灣省農會、台灣區農業合作社聯合社、青果合作社等民間農業組織於本月二十七日前往大陸作進一步溝通。考慮到台灣主管部門一再要求由其委託的島內民間機構參與協商方能實施,因此,我們歡迎他們和台灣省農會等民間組織一道前來,以盡快解決問題,滿足台灣廣大果農的急切盼望,使台灣水果可順暢地以零關稅進入大陸市場。
──七月二十三日上午,在李水林接受採訪發表前述談話之前,海貿會秘書長孫兆麟打電話給外貿協會駐北京代表張申,表明海貿會對台灣水果零關稅銷售大陸一事「愿與台灣委托的機構談談」。孫兆麟並要張申「注意海貿會下午發佈的新聞稿」。大陸的相關官員提前打電話給台灣的有關人員,要求其注意大陸方面即將發表的新聞稿,這是在兩岸關係史上極為罕先的「示知」手法。不過,也有人認為,由於李水林的談話內容並未直接點名「外貿協會」,有關方面是擔心台灣當局忽略該項新聞稿,而刻意提前「提醒」。由此,可見大陸方面對「歡迎外貿協會與談」,確是懷有誠意。
大陸方面的誠意去到什麼程度?昨日台灣《聯合報》報導稱,大陸方面是真心想要盡快落實台灣水果零關稅措施。從五月至今,三個月過去了,相關協商始終未能展開,中共總書記胡錦濤相當有意見,認為對台灣水果實施零關稅措施,難度不大,為何仍無法落實。因此,中共相關部門壓力很大也很著急。如果這一報導屬實,可見大陸方面是誠心誠意期望台灣水果零關稅登陸能盡快實現的。鑑此,既然台灣當局指定要由外貿協會出面協商,大陸方面也就予以正面回應,滿足台灣當局的主張。否則,再僵持下去,錯過水果銷售旺季,再大的誠意也落實不到實處。
當然,大陸方面決定正面回應台灣當局由外貿協會代表台方出面協商的主張,可能也與其已對外貿協會的「民間機構」性質作過調查研究並予以認定。這個結論,可能是從下面幾個方面著眼:一、既然外貿協會能派出代表常駐北京,那就顯出大陸方面向來並不把外貿協會視為官方單位。否則,就不可能同意並接受它派遣代表常駐北京。
二、退一步說,即使外貿協會具有官方背景,但也只是「白手套」而已。實際上,大陸方面授權磋商台果輸陸問題的海貿會,也同樣具有官方背景。其會長李水林就曾是外貿部的司長級官員,並曾擔任前澳門新華社的副社長,因而它也可被認為是商務部的「白手套」。
另外,外貿協會這兩年來確是曾為台灣水果輸往歐洲、日本等國家開疆闢土,做了大量工作,並取得了一些成績。實際上,陳水扁將「總統府」第一局局長許志仁調任外貿協會董事長的其中一個原因,就是要讓熟悉國際貿易的許志仁向國際市場推銷台灣水果,幫助台灣果農擺脫困境,而據說確也做出一定成績。因此,台灣當局並非是刻意指定由外貿協會來商談台果輸陸問題,而是外貿協會早就已是進行台果輸出的談判代表機構。
李水林等人的談話內容,已經滿足了台灣當局的由外貿協會與海貿會商談台果輸陸問題的主張,本應即可啟談。但「陸委會」仍諸多挑剔,認為海貿會的新聞稿一未直接點名外貿協會;二並非是將外貿協會列為台方的單一談判機構,而是將之混同於台灣省農會等民間團體之中;三是仍以省農會為主,外貿協會只是陪同參加;四是大陸方面單方指定台方與談名單;而仍在台果輸陸協商問題上製造障礙。
其實,「陸委會」可以如此理解:海貿會所指的七月二十七日商談日期,由於較為倉促,並非是兩岸台果輸陸問題最佳的商談時機。這次邀請外貿協會前往與談,只是「預備性磋商」,不是正式協商。而且,也由於台灣省農會已經多次為台果輸陸問題到大陸與有關方面接觸,熟悉情況,故這次「預備性磋商」仍以其為主角,剛「進場」的外貿協會則從中熟悉情況。約到正式協商時,外貿協會就轉換身份成為主角,台灣省農會就退為「陪談」。如果台灣當局連這種「預備性磋商」也是挑剔多多的話,台果輸陸問題就難以解決。
當然,如果台灣當局是將政治介入水果貿易問題,既擔心上了中共「統戰」的「當」,又憂慮將會影響民進黨年底縣市長選舉的選情,那麼,大陸方面再展現更大的誠意,台灣當局仍將能提出更多的藉口,予以阻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