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上九天攬月,可下五洋捉鱉,談笑凱歌還。世上無難事,只要肯登攀」。毛澤東整整四十年前的這番豪情壯語,用來形容「神舟六號」的順利升空,最為貼切不過。「久有凌云志」的中國人民,由其杰出代表費俊龍、聶海勝,承載著海內外中華兒女的雄心壯志和殷切期望,乘搭「神舟六號」順利升空,並遨遊太空。消息傳來,使人心潮澎湃逐浪高。
也正是這幾天,神州大地處處傳喜訊。除了「神六」順利升空之外,第十屆「全運會」在全國人民的祝福聲中順利開幕,第五屆亞太城市市長峰會也使環太平洋各大城市的市長聚會中國重慶,還有中共十六屆五中全會提出了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為未來五年國家的發展戰略指明了方向…。一連串的大喜訊,使得新華社的發稿量也顯著地比平時多了起來。
「神六」順利升空,折射了我們國家在科技和財政等方面的實力都達到了前所未有的新高度;亞太城市峰會的舉行,反映了中國在國際社會上的威望和認受性,又進一步提高;十六屆五中全會通過的「十一五規劃」草案,將使改革開發實踐的主導思想發生由「一部份人先富起來」向「共同富裕」轉變的重大變化,為神州大地縮小貧富差距、締造公平社會,設定了主調。這一切,均在在顯示中國內地一片欣欣向榮,「風景這邊獨好」。
說是「風景這邊獨好」,一點也不為過。實際上,就在同一時間內,在台灣海峽的另一側,卻是愁云慘霧密佈。民進黨當局受縛於重重弊案,原本說是「不惜動搖國本」也要追查弊案,卻是恰恰相反,被一大堆弊案動搖著民進黨當局的「國本」。尤其是高雄捷運外勞暴亂引帶出來的貪瀆黑案,很有可能會成為壓垮民進黨當局的最後一根稻草。因此,雖然是恰逢「雙十國慶」,陳水扁卻高興不起來。「立法院」中的藍綠「立委」們再次上演了打鬥鬧劇,成何體統。這正是一邊是「一天一天地好起來」,另一邊則是「一天一天地爛下去」,反差何比強烈。
太空科技是集中了人類大部份高端技術的科技,不但需要有尖端的各學科科技作基礎,而且也需要強大的財政實力作後盾。「神五」、「神六」載人太空船的先後升空,折射了我國的科技水平和財力實政都已邁進了一個新台階,跨進世界大國隊列。而太空科技在轉為軍用後,也使我國的軍事防衛能力有質的提升,對於保衛國家安全,遏制「台獨」,促進國家統一,具有特殊的意義。
而與此同時,曾經自誇為「錢淹腳目」的台灣地區,其領導人正為經濟倒退、弊案纏身而百愁難解,就連一個「雙十國慶」,也難有「歡慶」氣氛。曾經揚言會有好消息宣佈的陳水扁「國慶講話」,也只不過是把過去說過的話再講一次而已。民進黨內的新生代,不願再做陪葬品,正在醞釀發起「新民進黨」運動,連陳水扁的嫡系大將羅文嘉,也要與其老闆說聲「拜拜」。這連一向喜歡大放豪言壯言的陳水扁,也無法豪氣得起來,只能是照本宣科地宣讀講稿而已。這種「風景這邊獨好」的鮮明對比,正是「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最佳注腳。
當然,陳水扁之輩決不會甘心於這種強弱態勢變化。於是,就在「神六」要計劃升空的前夕,放出了「三年後發射衛星」的「豪言壯語」,以作壯膽,及要沖淡「神六」發射的「不對稱態勢」。然而,按照台灣地區目前的朝野惡鬥,內耗嚴重,互相扯皮的情況看,再加上財政欠帳甚多,人心不齊,台灣方面即使擁是有能讓衛星上天的技術,也必因內耗嚴重而使其經濟發展受到阻滯。
然而,陳水扁集團決不會因此而坐以待斃,而必然會以各種方式以求擺脫困境,扭轉被動局面,甚至不惜孤擲一注。因此,外傳的中共十六屆五中全會有警惕台灣政客分別在二00六年或二00八年進行「台獨」分裂活動的預測,讓人們清醒過來,看清狗改變不了吃屎的本質,而必須加倍驚惕,及早做好因應防範措施準備。
「人類尚今上太空,但悲不見九洲同」。「神六」順利升空,為中國人民防「獨」遏「獨」、促進九洲大同,提供了可靠的物質保証及科技基礎。我們要好好地把握住這一難得的發展機遇期,進一步發展及增強實力,爭取早日將「但悲不見九洲同」改寫為「喜見神州統一同」,早日實現祖國統一大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