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後民進黨高層人事大執位前景揣測

盡管在「新潮流戰略之神」邱義仁掌綰民進黨選戰兵符,施行「火燒全台,各個擊破」戰略,反守為攻,及在周日民進黨發動「要改革,顧台灣」大遊行,力圖激發起中間選民的投票意欲之後,民進黨的選情擺脫了前一段時間受高捷弊案影響的低迷狀況並有所上揚,但總的態勢仍未見樂觀。就連向來因無須對黨的事業成敗負責任而「天性樂觀」的呂秀蓮,昨晚在接受民視「頭家來開講」節目專訪時也坦言,可以預見民進黨在此次地方選舉成績不會太亮眼。而黨內外的政治觀察者則認為,在這場「三合一」選舉中,民進黨已根本沒有言「勝」的資本,亦即必須接受「輸」的現實,只不過是的「輸」的程度如何而已。跑了十幾年政治新聞的《新新聞》副總編輯黃創夏分析指出,民進黨如必須保持十席縣市長才能算是持平:倘低於十席就算小敗;若宜蘭縣、嘉義市等「民主聖地」輸掉,就是中敗;若連第一大縣台北縣都輸了,就是大敗。而民進黨中央的內部民調則顯示,不但是宜蘭縣、嘉義市很有可能將會輸掉,甚至連台北縣也有機會變天。倘此,民進黨就將是繼去年底「立委」選舉後,再次嘗到敗選苦頭。

如果說,去年底「立委」選舉,民進黨未能達到「過半」目標,從而無法達成「全面執政」宏願,進而衝擊陳水扁「公投制憲」計劃,而迫使陳水扁不得不暫時改走中間路線,並與宋楚瑜達成「十項共識」,還委任了主張「和解共生」的謝長廷出任「行政院長」,是「選舉後遺效應」的話,那麼,倘若民進黨輸掉了這場「中期考試」、「信任投票」,又將會有何政策調整改變?有人認為,這將會迫使陳水扁反省,而將會採取較為正面積極的態度來面對兩岸關係,使到將於明年一月中旬召開的第二次「經發會」,真正接納工商界代表在第一次「經發會」中提出的「直接三通」等進取主張〔當時被「經發會」兩岸組召集人蔡英文所阻攔〕。但也有人認為,由於陳水扁的任期只剩下兩年,在他已不能再爭取「連選連任」的前景之下,說不定他將會「破罐子破摔」,以「一拍兩散」心理,乾脆「拆爛烏」到底,將一副爛攤子留交給極有可能會勝出二00八「總統」選戰的馬英九。總之就是「反正我已吃不到,你也休想要吃得好」。

至於人事改組方面,則更將會是免不了。倘若民進黨敗選,按照政黨政治的原理和民進黨的黨務慣例,黨主席蘇貞昌必須引咎辭職。而須向政績不佳尤其是高捷弊案負責的謝長廷,也須「一鞠躬下台」。這就將會引發將由何人接任這兩個職務的問題。實際上,這幾天民進黨內以至台灣政壇上,都已為此議論紛紛,小道消息頻傳。甚至有游錫(方方土)將會「回鍋行政院」之說,但此說已被陳水扁的一句「誰說的」遭到否定。

既然不會是游錫(方方土)接任「行政院長」,曾任「行政院長」、現正任「總統府」秘書長因而大有「受困」之嘆,但又對自己的政治前程躍躍欲試的游錫(方方土),將會爭取什麼樣的位置?以他較有耐性亦能沉得住氣的個性,似是對接替蘇貞昌出任民進黨主席會較有興趣。民進黨主席與「總統府」秘書長相比,雖然遠離「核心」,而且也沒有多少實權,但卻是可以任由馳騁,而可以使他有所發揮。而且更重要的是,民進黨人頗為相信「鐘擺理論」。而按「鐘擺理論」,倘民進黨輸掉了「三合一」選舉,下一場選戰的台北、高雄市長選舉,就將會是輪到民進黨勝選。這個「勝選」的功勞,黨主席當然是可以分享。而這時距離「總統」選舉的黨內初選只有半年多的時間,正好是接得上「荏」,有利於他這匹早就被人所形容的「黑馬」脫穎而出。

本來,按照蘇貞昌本人的意願和「新潮流系」的計劃,是希望蘇貞昌能及早出任「行政院長」,以求積累更多的政績資本,爭取在黨內進行「總統」候選人初選中勝出的。但一方面因「三合一」選舉倘敗選而須辭去黨主席的蘇貞昌,根本不可能去接任「行政院長」,否則就與政治倫理相悖,「謝系」更將會不服氣;二方面是陳水扁並不放心蘇貞昌與「新潮流系」的關係,在自己已呈「跛腳」狀態之下,更擔心有「新潮流系」扶持的蘇貞昌在出任「行政院長」之後,將會與自己分庭抗禮,使「後陳水扁時代」提早到來;故蘇貞昌接替謝長廷的機會,將會很微。除非是擅於出「怪招」的陳水扁,來個逆勢操作。

因此,近日民進黨內盛傳,剛代表陳水扁出席「APEC」峰會的林信義,將會是接任「行政院長」的「黑馬」。這不單止是林信義曾任「行政院」副院長,現正任「總統」經濟顧問小組召集人,具有可「再上枝頭」的資歷;而且也因為他是財經專才,而民進黨當局最為人詬病的,就是政客太多,經濟人才太少,「只懂選舉,不懂治國」。林信義可改變這種形象,也有利於幫助「扁政府」拉抬經濟政績。另外,林信義在「入閣」前曾是中國國民黨員,但卻「藍色」色彩不強;在「入閣」後與民進黨內各派系都沒有恩怨糾葛,能夠保持派系中立,而且也不會成為在野黨的「箭靶」。更重要的是,他在出席上海「APEC」部長會議時,雖然曾被唐家璇插話呵斥,但卻不象其他民進黨人那樣進行「抗爭」;而在出席釜山「APEC」峰會時,又與胡錦濤互動良好,並在中外記者會上一連四次稱讚胡錦濤「非常好」。對本來就對兩岸關係事務持正面積極主張的林信義出任「行政院長」,相信對岸不會過於「為難」。當然,倘若陳水扁堅持保守僵化的大陸政策,並大搞「法理台獨」,林信義即使是懷有再多的大陸事務善意,也只能是徒呼荷荷。

蘇貞昌、謝長廷在都不能繼續擔任現職,也不可能「戴罪」留待在黨政高層的情況下,將會尋求什麼樣的政治出路?有人認為,兩人將會先退一步,尋求有力一躍的台階,那就是分別參加台北、高雄市長選舉。其中蘇貞昌是選高雄市長,謝長廷是選台北市長。這可能是最為順理成章的事。因為自高捷弊案爆發,原來最有機會選高雄市長的陳其邁、陳菊均「折翼」之下,目前民進黨內已無人具有可選高雄市長的特性條件。唯有曾勝選第一大縣──台北縣長,及出任過「總統府」秘書長和黨主席的蘇貞昌,有此雄厚資歷。而且更重要的是,遠離台北「核心」,正好有利於他與「新潮流系」的合作,尤其是在高雄縣長楊秋興、屏東縣長曹啟雄都是「新潮流系」〔倘楊秋雄成功連任,曹啟鴻勝選〕的情況下,「新潮流系」就可藉高、高、屏的「根據地」,進行「北伐戰爭」,結合段宜康的「新民進黨運動」,南北夾攻,橫掃已經「跛腳」的陳水扁及其「正義連線」,最後奪取民進黨中央的主導大權。

謝長連則因曾勝選高雄市長,也曾出任過民進黨主席和「行政院長」,如選台北市長,則就只會有「降尊紆貴」而沒有「不夠格」的問題。而且,在馬英九不得再選,而泛藍內部覬覦此位子的人很多,難以協調擺平之下,謝長廷如「出馬」,勝選機會不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