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進黨後〔十五〕日就要由全體黨員透過一人一票直接選舉方式補選黨主席。這是民進黨自成立以來,第四次直選黨主席。根據民進黨中央黨部提供的資料,民進黨第一屆主席江鵬堅,第二屆主席姚嘉文,第三、四屆主席黃信介,第五、七屆主席許信良,第六屆主席施明德,是由中執委選舉產生。從一九九八年起,除第十、十一屆黨主席按修改後的黨章「黨政合一」原則,是由陳水扁以「總統」身份當然兼任黨主席之外,其餘各屆主席都是由全體黨員一人一票直接選舉產生。其中第八屆〔一九九八年〕有六人參選,林義雄以百分之六十一點八八的得票率當選。第九屆〔二零零零年〕謝長廷因為是「同額競選」,黨員們就懶得去投票,因此投票率僅得百分之十一點三九。二零零五年陳水扁在第十一屆黨主席任上辭去黨主席職務,為此而須進行補選。蘇貞昌也是「同額競選」,但投票率卻「高」達百分之十七點七三。現在進行的仍是第十一屆主席補選,因有三人參選,故估計投票率將會較高,但卻因受「三合一」敗選因素影響,可能只有三成,難以攀越林義雄當選那次選舉的百分之五十五點三三。
經過「三合一」敗選後,民進黨內有一些較為進取的上層人物,曾提出要進行一場乾淨選舉,除了由黨中央主辦的兩場電視辯論之外,各候選人不應把社會上的選舉活動的競選招式帶進黨內。可能是這一呼籲確實是深得黨心,對三位候選人形成了道德壓力,故到目前為止,游錫(方方土)、蔡同榮、翁金珠三人的競選活動,都還算是較為乾淨的。只有蔡同榮製作並播出了電視文宣,但這也並非屬於「選風不正」的範疇。而游錫(方方土)則利用其曾任過「行政院長」、「總統府秘書長」,手中有一個穩定的幕僚班底的有利條件,撰寫並向黨員散發了系列的《游錫(方方土)的主張》文宣,大談其進行黨務改革的理論及具體措施主張,應是三名候選人中最「正路」的競選手法。蔡同榮因是「民視」創辦人兼股東,並曾任總裁,故得「民視」之助,大搞電視廣告,宣傳效果不弱。而翁金珠則是把她在「三合一」選舉中為爭取連任彰化縣長而製作的宣傳小冊子,當作是黨主席補選的文宣,派發給各地黨部並托其轉發給黨員。由於她的文宣小冊子是為參選彰化縣市「度身訂做」,談的多是彰化縣政,顯然與黨主席補選並不對口。
然而,這場黨主席補選主要是組織戰,文宣戰的效能並不大,故不能從游、蔡、翁三人文宣手法及內容的優劣,來揣測選舉結果。關鍵的是要看三名候選人背後的支持力量,及其個人在黨內的人脈關係、對組織網絡的影響力。
盡管游錫(方方土)極力否認,但人們仍是將他視為陳水扁的「代理人」。因此從理論上說,游錫(方方土)應當得到「總統府」和「正義連線」的祝福。再加上在三名候選人中,唯有游錫(方方土)是具有「中央」工作經驗者,因而他最被看好,實際上他的民意調查數字也高達百分之四十一。但問題是在陳水扁已經「實質跛腳」,許多基層黨員都批評他必須為「三合一」敗選負責,及「正義連線」的組織形態及團結凝聚力十分鬆散,被人訕笑為「跑票連線」的情況下,「總統府」和「正義連線」的「加持」,會否給他帶來實質好處?不無疑問。
不過,游錫(方方土)仍擁有一個可能是威力無比的「暗器」,就是「新潮流系」成員將會自主奧援他。本來,以「新潮流系」與陳水扁的水火關係,是不可能支持他的。何況,「新潮流系」政協會議已作出了「開放投票,不支持任何特定候選人」的決定。由微妙的是,在三位候選人中,只有游錫(方方土)是最有資格出任「行政院長」的,倘他當選黨主席,就等於是「截」了他出任「行政院長」之路,這實際上就是為蘇貞昌出任「行政院長」去掉了一個有力競爭者。再加上原「新潮流系」政協委員翁金珠未有嚴格執行「流」的紀律,未有向「流」報備就宣布參選,也令「流員」們不願支持她。而蔡同榮則於前年四月民進黨臨全會上提出了「解散派系」建議,將矛頭對準了「新潮流系」,直到在今次黨主席補選的電視辯論會上,他仍堅持「解散派系」的主張,因而也就根本不會得到「新潮流系」的支持。因此,「新潮流系」的成員在不願投給翁、蔡,但又「不願缺席」的心理因素下,也就只有把手中選票投給游錫(方方土)了。近日「新潮流系」前總召段宜康就公開宣佈支持游錫(方方土)。以「新潮流系」的投票率極高,並在黨內擁有六分之一的實力,游錫(方方土)可能會因此而大為得益。
蔡同榮的支持者,則主要是以下四個方面:一、「台獨基本教義派」黨員;二、「立法院」黨團;三、黨中央「公媽派」;四、謝長廷的「福利國連線」。其中「公媽派」的影響力只限於高層選舉,如呂秀蓮「意外」當選代主席,就是「公媽派」的「傑作」,但「公媽派」對基層黨員並無影響力。同樣,雖然除「新潮流系」和」正義連線」的「立委」之外,民進黨籍的「立委」可能都會支持他,尤其是「福利國連線」的「立委」〔蔡同榮是「福利國連線」的成員,也曾擔任過有「福利國連線」參加的「主流聯盟」的主席〕,但這些「立委」對蔡同榮的支持,未必能轉移到在「立委」選舉時,投票給這些「立委」的黨員選民的身上。因此,只有「台獨基本教義派」黨員才是蔡同榮的「鐵票部隊」。
不過,有一點必須注意的是,雖然三名候選人現在都具有中常委的身份,但游錫(方方土)是「當然中常委」,翁金珠雖然當選中常委但全靠「新潮流系」力拱,只有蔡同榮才是真正的「票選中常委」,全靠自己逐票拉來。因此,他的競選能力及經驗,是三人中最強的。且看他能否將屬於間接選舉的中常委選舉中的經驗及效應,轉移到屬於直接選舉的黨主席選舉上來。
對比之下,翁金珠最為吃虧。為此,她唯有象「總統選舉」那樣,全台各縣市黨部「走透透」,親自下鄉拉票,連黨員只有一千零四十九人的澎湖縣,也不放過。但似乎是基層黨見對她興趣不大,她有可能會是「棄保」的對象。就要看林義雄最後是否會出手,站出來振臂高呼,這樣可能將會打散蔡同榮的「基本盤票倉」。今日上午,林義雄將會會晤中央黨部黨工,不如是否要藉此公開發表「挺翁宣言」?
大致地說,游錫(方方土)的影響範圍在北部,蔡同榮的地盤在南部,翁金珠的根據地在中部。據民進黨中央黨部提供的資料,具有投票權的民進黨員共有二十三萬四千八百七十四人。撇除勞工黨部、海外黨部及離島三個縣黨部不計,其中北部九個縣市為九萬五千七百三十三人〔光是台北縣就有四萬四千九百四十一人〕,佔百分之四十點七六。而中部八個縣市則有六萬九千一百五十五人,佔百分之二十九點四。而南部五個縣市則有六萬七千二百四十人,佔百分之二十八點八五。比較起來,翁金珠和蔡同榮較為吃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