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省長石秀詩總結去年工作提出今年任務

貴州省十屆人大四次會議昨日在貴陽市隆重開幕。貴州省長石秀詩向大會作了《關於貴州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綱要的報告》。貴州省政協港澳委員列席了人大開幕式並聽取了石省長的報告。

石省長在回顧「十五」時期貴州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回顧時指出,「十五」期間貴州省經濟增長速度明顯加快,質量和效益顯著提高,綜合經濟實力邁上新台階。初步預計,全省生產總值從二000年的一千零二十九點九億元增加到二00五年的一千九百一十億元,年均增長百分之十點二左右。其中,三次產業年均分別增長百分之三點七、百分之十二點七和百分之十一點七。財政總收入和地方財政收入分別由一百五十三億元和八十五點二億元增加到三百六十六點三億元和一百八十二點四億元,均比二000年翻了一番以上,年均分別增長百分之十九點一和百分之十六點四。二00五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六十七點五億元,是二000年的五點四倍。金融機構存貸款餘額分別達到二千七百七十七點五億元和二千三百零三點九億元,是「九五」末的二點五一倍和二點一六倍。

固定資產投資大幅度增長,西部大開發「五年打好基礎」的目標基本實現,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條件發生歷史性變化。五年累計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三千八百億元以上,是「九五」時期的二點五倍。西部大開發戰略重點全面推進。以交通為重點的基礎設施建設取得突破性進展,「一橫一縱四聯線」公路主骨架加快形成,省會城市與市〔州、地〕之間基本形成高速或高等級公路聯結,實現了縣縣通油路、鄉鄉通公路,百分之八十五的行政村通公路,五年累計新增公路通車里程一點三萬公里以上;新建四條鐵路和四個支線機場,建成西南水運出海通道中線起步工程貴州段,綜合交通運輸體系進一步完善。以「西電東送」為重點的能源建設實現歷史性突破,新增電力裝機容量八百四十二萬千瓦,是建國以來前五十一年總和的一點七倍;」黔電送粵」達四百萬千瓦;二00五年原煤產量一點零六億噸,是「九五」末的三倍。

新階段扶貧開發穩步推進,就業再就業和社會保障工作取得顯著成績,城鄉居民生活水平明顯提高。五年累計投入各類扶貧資金一百二十億元以上,淨減少絕對貧困人口四十七萬人左右。農村特困群眾全部納入長期救助範圍。就業形勢基本穩定,累計新增城鎮就業人員八十五點一二萬人,實現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二十四點三萬人,其中「四零五零」人員再就業四點四八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百分之四點三以內。基本養老、基本醫療、失業、工傷、生育等社會保險制度基本建立,「兩個確保」百分之一百的成果進一步鞏固,「三條保障線」各項政策全面落實,城市低保實現了「應保盡保」。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農民人均純收入分別由二000年的五千一百二十二點二元和一千三百七十四點二元增加到二00五年的八千一百四十七點一元和一千八百七十七元,年均實際增長百分之七點八和百分之四點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由三百五十五點六億元增加到六百零六點九億元,年均增長百分之十一點三。

二00五年,全省經濟保持了持續較快增長的良好勢頭,預計生產總值比上年增長百分之十一點五左右;財政總收入和地方財政收入分別增長百分之二十三點五和百分之二十二點二;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一千零一十億元以上,增長百分之十六以上,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農民人均純收入分別實際增長百分之十點六和百分之五點二;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百分之十三點四;「十件實事」全面完成。各項社會事業取得新的成績。

石秀詩說,二00六年是實施「十一五」規劃的第一年。今年全省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是:生產總值增長百分之十以上,其中,第一產業增長百分之四以上,第二產業增長百分之十三左右,第三產業增長百分之十二點五以上;力爭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總額在上年基礎上再增加一百五十億元,增長百分之十五左右;財政總收入達到四百一十億元,增長百分之十二,其中,地方財政收入達到二百零五億元,增長百分之十二點以上;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百分之十三以上;進出口貿易總額增長百分之十左右;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實際增長百分之七以上,農民人均純收入實際增長百分之五左右;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百分之四點六左右;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百分之七點五以內;單位生產總值能耗比上年降低百分之四以上。圍繞上述目標,我們將抓好以下工作的落實。一是努力促進農民增收。充分挖掘農民內部增收潛力,力爭糧食總產量達到一千一百六十萬噸左右,畜牧業增加值佔農業增加值的比重提高一點五個百分點左右。加強對農村勞動力就業培訓和轉移的統籌協調,實現二十萬農村富餘勞動力向非農產業和城鎮轉移。二是並實做好扶貧開發工作。圍繞淨減少絕對貧困人口和低收入貧困人口各十萬人的目標,繼續抓好「百鄉千村扶貧工程」,完成貧困地區幹部和農民實用技術培訓三百萬人次,引導和鼓勵各類企業到貧困地區發展特色種養業,參與扶貧開發。三是切實加大工業經濟結構調整力度。繼續推進能源工業發展,進一步加快大型煤礦建設和小型煤礦整合,確保新增電力裝機容量二百九十萬千瓦以上,力爭全年發電量超過七百五十億千瓦時、煤炭產量達到一點一六億噸。力爭優勢原材料工業發展有新的突破。努力促進煙草、釀酒、民族製藥、特色食品等產業加快發展。積極支持實施一批高技術產業化項目。省財政新增二千萬元技改資金,支持重點行業的重點企業加大技改力度。繼續做好經濟運行調節工作。四是努力促進旅遊業加快發展。大力推進旅遊產品開發和結構調整,辦好「中國.貴州黃果樹瀑布節」系列活動,繼續加強旅遊基礎設施建設,規範和完善風景名勝區內項目特許經營管理,全面提高旅遊服務質量。五是切實抓好重點項目建設。開工建設白臘坎至茅台高速公路、六沾鐵路復線、大方綠塘煤礦等一批重點項目,確保建成玉屏至凱里高速公路、龍洞堡機場飛行區擴建工程、省民族文化宮等重點項目。確保完成省委、省政府確定的「十件實事」。六是大力推進資源節約和綜合利用。加強重點行業和年耗能萬噸標準以上企業的能耗、物耗管理。深入開展節約用水。認真做好禁止生產和使用燒結實心磚的工作。繼續支持貴陽市建設循環經濟型生態城市,加快推進一批循環經濟型生態工業基地建設。啟動實施一批大宗工業廢棄物規模化綜合利用項目。七是進一步深化體制改革。加快現代企業制度建設,積極穩妥地做好劣勢企業退出市場的工作。制定出台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具體政策。繼續做好以農村稅費改革為主要內容的農村綜合改革試點工作。繼續推進行政管理、投資、財稅、金融等其他各項改革。八是提高對內對外開放的質量和水平。認真落實出口退稅的各項政策。積極調整優化進出口產品結構。大力改善投資環境,進一步擴大招商引資規模。繼續加強與兄弟省區市的多邊和雙邊區域經濟合作。積極實施「走出去」戰略。九是加快以教育為重點的社會事業發展。確保最後四個縣完成「兩基」攻堅任務。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關於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的決定》,積極推進其他各類教育健康發展。認真做好科技、文化、衛生、體育、人口與計生等方面的工作。十是認真解決廣大人民群眾切身利益密切相關的問題。繼續做好就業和再就業工作。大力完善社會保障體系。積極探索建立庫區移民長期補償機制,加快建立失地農民社會保障制度,基本解決我省建設領域拖欠工程款和農民工工資問題,進一步完善城鎮房屋拆遷補償和安置制度。深入開展整頓和規範市場經濟秩序工作。加強安全生產監管,加大煤礦、交通運輸、消防等重點領域的治理力度,努力實現國家下達的安全生產控制指標和我省的「雙降」目標。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依法嚴勵打擊各種刑事犯罪活動,切實維護社會穩定。

〔貴陽專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