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主黨內改革蘇操公投新憲蔡執元旦文告

陳水扁透過指派前「總統府秘書長」游錫(方方土)參加民進黨主席補選並成功當選;委任前民進黨主席蘇貞昌出任「行政院長」;並同意蘇貞昌提議,由曾任「陸委會」主委的民進黨籍「不分區立委」蔡英文出任「行政院」副院長;其今後兩年的政治佈局已經成形。這就是:游錫(方方土)「安內」,進行民進黨的黨務改革,整頓目前黨內紀律煥散,個人英雄主義突出,無的放矢亂發言,「各吹各的號」的紛亂現實,使民進黨回複到在野時的對內可以大鳴大放,但對外就須統一口經、步調一致的集體英雄主義的狀況。而且,還須主持第二次的黨內路線大辯論。蘇貞昌則運用其所掌握的行政資源及「衝衝衝」的個性,為民進黨「衝政績」,及具體執行陳水扁二零零七年「公投新憲」、二零零八年「實施新憲」的「時間表」。蔡英文則以其法律專業知識及曾參與炮製「兩國論」,主導「經發會」兩岸組作出「積極開放,有效管理」結論,以及在「陸委會」主委任上,政治上反對「九二共識」,但經濟上卻有限度開放,甚至還不顧其「伯樂」李登輝的強力反對,全力推動八吋晶圓「登陸」的經驗,具體主持執行陳水扁「積極管理,有效開放」的兩岸政策。

但今後兩年的執行成效,能否如陳水扁所愿?恐怕不無疑問。首先在民進黨黨務改革方面,盡管在「四大天王」中,游錫(方方土)是唯一最聽陳水扁的話的人,但游錫(方方土)卻又偏是魄力最弱的人。或許正是他的「最聽話」長處,就變成了「最無主見」弱項。以游錫(方方土)的軟弱無力、優柔寡斷,能否對派系爭紛、利益爭奪的民進黨生態進行改革?恐難以樂觀。其中要落實陳水扁暗中支持的「解散派系」主張,恐怕首先就將會遭到「新潮流系」的強力反彈,說不好還將會引發早就對陳水扁憋了一肚子氣的「新潮流系」索性「一拍兩散」,針對陳水扁害怕「提前跛腳」的心理,「哪壺不開專提哪壺」地攻訐進迫陳水扁,最後導致民進黨的大分裂。這種陣勢,又豈是游錫(方方土)所能鎮得住的?因此,起用游錫(方方土)來對民進黨實行「安內」,說不好將會弄巧反拙,或是力不從心。

陳水扁要找蘇貞昌來「衝政績」及推動「公投新憲」,則算是找對了人。一方面,蘇貞昌在台北縣長任內,確實是全台灣地區的地方行政首長中,施政滿意度最高的,甚至高於馬英九。而由於台北縣有三百六十萬人,是全台灣地區總人口〔二千三百萬〕的百分之十五點六,縣境內既有都市型經濟,也有農業經濟,再加上他的「衝衝衝」個性,及在鄉鎮建設中所持基本上不分鄉鎮長的黨派,較為一視同仁的施政作風,倘能將台北縣的經驗推展到全台灣地區,應是能收到比其幾位前任較佳的政績。

在推動「公投新憲」方面,蘇貞昌與其幾位前任相比,也是最佳人選,並擁有豐富經驗。這是因為,陳水扁在二零零四年「總統」選舉中實施「公投綁大選」,作為「扁蓮配」競選總部總幹事的蘇貞昌,就是具體的執行者和推動者,而且也按照陳水扁的意愿和設想,予以推動,並積累了豐富的經驗。日前陳水扁在接見外賓時,就聲稱他的當選連任,靠的是「公投」而非「兩顆子彈」,間接地高度肯定了蘇貞昌的「功績」和經驗。

但是,由於朝小野大,在野黨掌控了「立法院」的主導權,蘇貞昌未必能完滿完成陳水扁所交托的這兩項任務。或許,泛藍的新共主馬英九較為理性、冷靜,而且出於自己要參加二零零八年「總統」選舉,為選票考量,不能給選民留下「事事杯葛」,連對民眾生活改善有利的經濟及民生法案也蠻不講理地反對的印象,而會對蘇貞昌的「衝政績」網開一面。但對蘇貞昌所推動的「公投新憲」,馬英九及泛藍陣營將會全力阻攔。由於「公投新憲」的「發動門檻」──「立法院」通過及提出「憲法修正案」,和「複決門檻」──公民投票通過「憲法修正案」,都是較高,只要在野政黨持反對態度,就根本無法跨得過。因此,陳水扁所主導、蘇貞昌所推行的「公投新憲」,只能是用作為再一次的「公投綁大選」,拉抬民進黨的第七屆「立委」選舉選情的工具。

至於陳水扁起用蔡英文來執行「積極管理,有效開放」的政策,則要看蔡英文的思維走勢是否有了變化。實際上,以蔡英文從政十年的思想軌弔看,她雖然在政治上是堅持「兩國論」、反對「一個中國」及「九二共識」,但在經濟上卻是主張有限度開放的。正因為如此,她在主持「經發會」兩岸組時,一方面把在野黨和工商界代表提出在「結論」中加上「九二共識」的建議擋了回去,另一方面卻又贊同廢除「戒急用忍」,並以「積極開放,有效管理」取以代之。也正因為如此,一方面她在陳水扁公開表示「新政府愿接受兩會九二年有『一個中國,各自表述』的共識」時,竟敢「逆上」,發表聲明「糾正」陳水扁的說法,另一方面她卻又在經濟上不顧李登輝、台聯發動數萬人上街遊行「抗議」,強硬推動開放八吋晶圓「登陸」,並主導推動了「小三通」,及被動動推動了台商春節包機直航。與此同時,又為「複委托」民間團體談判「三通」,主導修改「兩岸關係條例」。

從蔡英文的這一思維走勢看,要蔡英文在政治上執行陳水扁的「一邊一國論」,及在兩岸定位中強調「中華民國主權獨立論」,應是沒有問題,而且可能還是忠實擁相護及執行者。但如要蔡英文在兩岸經貿方面執行陳水扁的「積極管理,有效開放」政策,則可能會並不能如愿,甚至會碰釘子。這是因為,「積極開放,有效管理」,本來就是蔡英文主導制定來用以取代「戒急用忍」的。當年在她的「伯樂」李登輝施加壓力之下,她尚且敢於頂了回去。而這個「積極開放,有效管理」又是得到陳水扁首肯才予定調,她又有過在「九二共識」問題上公開頂撞陳水扁的經驗,故倘在「管理」、「開放」問題上與陳水扁發生矛盾衝突,說不好她為了維護自己的「發明創造」,而再一次與陳水扁發生衝撞,並以再次陳水扁的被迫吞下去為終局。──這並非是不可能。因為有消息說,「積極管理,有效開放」只是為游錫(方方土)參選黨主席拉票的策略,具有「臨時性」、「權宜性」的性質。

值得注意的是,「新潮流系」對「積極管理,有效開放」也有異議,而蘇貞昌、蔡英文都是「新潮流系」的親密伙伴。為了為「二00八」積累政績,有「新潮流系」撐腰的蘇貞昌、蔡英文,或許將會以「怠工」的形式,消極對待「積極管理,有效開放」,最後使之不了了之。當然,也不排除透過民進黨的第二次路線大辯論,徹底否定這一口號。因為大辯論的提起,就正是針對陳水扁的「一人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