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數輿評都認為,「蘇貞昌內閣」的最大特點,是貫徹落實陳水扁」元旦文告」的「戰鬥內閣」:從「行政院副院長」蔡英文,到「外交部長」黃志芳、「陸委會」主委吳釗燮,以及那個直到現在仍將對岸稱為「共匪」的「經濟部長」黃營杉,都是「一邊一國論」及「積極管理」的狂熱支持者及忠實執行者。因此,不少人認為,排出這樣的「內閣」陣容,「兩岸就更不用談了」。
其實,「蘇內閣」還有一個顯著特點,就是用人不按牌理出牌,章法混亂,「拉郎配」現象明顯。其中,又以「外交部長」黃志芳最為突出。為此,宋楚瑜批評這是破壞又官體制與專業倫理,「只問顏色,根本不問專業及貢獻」。當初國民黨執政時期,想要擔任「外交部」司長,還必須先經歷過大使才可以擢升。黃志芳雖是一個很有潛力的人,但是此一任命已破壞「外交部」的倫理與資深專業。退休資深外交官陸以正也指出,「外交」體系中像黃志芳一樣具「外交」特考及格、有科長資歷者,至少有五百多人,沒有人像黃志芳般是坐直升機上來的。民意調查數據則顯示,在被認為「不適任」的「新閣員」中,黃志芳排名第二,僅次於「教育部長」杜正勝之後。
顯然黃志芳知道外間對他出任「外交部」的負面評價。因此,昨日他趁首度正式與媒體見面之機,進行了「反擊」。比如,他針對蔣孝嚴對他的「太年輕不適任」的質疑,反唇相譏說,「我也可以選台北市長」,意圖給正在籌劃參選台北市長選舉的蔣孝嚴來個「以子之矛攻子之盾」。這不知是他為了掩飾自己的「底子薄」而故意自抬身價,要與他的昔日曾任「外交部長」的上司蔣孝嚴「試比高」,還是他的狂妄本性終於暴露無遺?
實際上,蔣孝嚴十年前任「外交部長」時,黃志芳只不過是「外交部」的一名科長而已〔按:台灣地區的體制,「中央部會」的科長相當於大陸的處長〕。在這位學富五車的老部長面前,只有學士學位的黃志芳,不免膽怯心虛。但因有陳水扁夫婦的「相挺」和「祝福」,這位當朝權貴,又難免流露出那種「年少得志,語無倫次」的狂妄心態。既然黃志芳認為自己可以去參選台北市長,與蔣孝嚴「一搏」,也既然到目前為止,民進黨尚未有「重量級」的人物願意去參選台北市長,民進黨當局就更應該徵召他參選台北市長,而不是把他安排在並不太適任的「外交部長」之位。
據相關資料顯示,黃志芳於一九五八年九月十四日出生於台灣台南,現年四十七歲。台灣大學政治系畢業。曾任「外交部」北美司第一科科長,駐美代表處國會組組長,「陸委會」企劃處研究員,「陸委會」聯絡處副處長,「總統府」公共事務室主任,「總統府」副秘書長。
二00一年夏,時任「陸委會」主委的蔡英文,為了使「陸委會」的業務運作更具「國際觀」,特意從「外交部」要來兩位科長級職員,調升「陸委會」副處長〔按:台灣地區體制,「中央部會」的處長相當於大陸的司局長〕。另一位與他一同到「陸委會」的黃健良,在港澳處任副處長,直到如今,都未曾「動」過。而黃志芳則被蔡英文「慧眼識荊」,在「總統府」公共事務室主任出缺時,向陳水扁推荐,而得以錄用。黃志芳在「總統府」公共事務室主任任內,既是「總統府」的發言人、「化妝師」,又是陳水扁官邸的對外聯絡人。由於對陳水扁一家人的服務頗為貼心,故而獲得「扁嫂」的欣賞稱讚。在「枕頭風」頻吹之下,不久陳水扁將黃志芳擢升為「總統府」副秘書長,成為部長級的官員。也就是說,他從一名科長晉升到部長級,只不過是花了四年時間而已,比當年大陸王洪文的「直升飛機」還要快,簡直就是乘坐「火箭」。如今,又調任「外交部長」,成為實位性的部長級官員。仍是副處長「原地踏步」的黃健良與之相比,就只能嘆句「同人不同命」。
「陳蘇」體制起用黃志芳任「外交部長」,可能是基於如下的幾點因素:
一、黃志芳曾任駐美代表處國會組組長,而此時正是李登輝、劉泰英僱用美國卡西迪公關公司,對美進行公關游說活動的高峰時期。黃志芳作為駐美代表處國會組組長,肯定是在卡西迪公司向美國國會議員游說時,作了積極的配合。因此,他既是熟悉美國國會的運作,又熟悉向美國國會議員進行「公關游說」的操作手法,並與議員們建立了較深的關係。如今,大陸方面也十分重視與美國國會議員的聯絡工作,據說曾任外交學院副院長、出版過《美國對華政策與台灣問題》專著的知名學者蘇格,就被委派出任駐美大使館的國會聯絡組組長,並投放了更多的人力資源。台灣當局面對此「強敵」,當然不敢怠慢。讓曾從事過對美國國會進行「外交」游說工作的黃志芳出任「外交部長」,似是有要加強對美國國會進行「公關游說」的意圖。
二、黃志芳在駐美代表處工作期間,雖然其主要職責是在國會聯絡方面,但也免不了會與白宮及國務院、國防部有所交往,並建立了一定的人脈關係,甚至有可能會與職業外交官楊蘇棣十分熟絡。如今,楊蘇棣已被任命為美國在台協會台北辦事處處長,黃志芳當可運用舊誼,與楊蘇棣建立密切聯繫關係,以圖扭轉包道格在任時對台不利的台美溝通關係。與此同時,也是要運用其在美國的人脈關係,搞好與白宮、國務院、國防部的關係。由此可見,今後台灣當局的外交重點,將會擺放在華盛頓。實際上,據說在「蘇內閣」成形後,美國就曾表示滿意黃志芳出任「外交部長」的安排。
三、黃志芳在「總統府」副秘書長任內,以「元首外交操盤手」著稱。不論是陪同吳淑珍參加雅典殘障奧運與北京抗衡,還是安排陳水扁對「非邦交國」的「過境外交」,黃志芳都是重要操盤手,甚至還實現了「秘訪阿聯」的「大突破」。因此,陳水扁將黃志芳安排在「外交部長」的位置,是「適人任用」,讓黃志芳更為便利地為他安排更多、性質更「突破」的「過境外交」,甚至是正式訪問「非邦交國」。
就此而言,宋楚瑜、蔣孝嚴、陸以正等人的批評,可能是「一葉障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