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重視澳門發展也對產業定位敲嚮警鐘 中央重視澳門發展也對產業定位敲嚮警鐘

溫家寶總理在向十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作政府工作報告時,循例說到了香港、澳門事務。但今年有一個新特點,就是宣佈,將香港、澳門的內容寫進「國家經濟和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綱要〔草案〕」。「綱要〔草案〕」強調要堅持「一國兩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針,嚴格按照特別行政區基本法辦事,保持香港、澳門長期穩定繁榮,加強和推動內地同港澳在經貿、科教、文化、衛生、體育等領域的交流和合作,繼續實施內地與香港、澳門更緊密的經貿關係安排,加強內地和港澳在基礎設施建設、產業發展、資源利用、環境保護等方面的合作。「十一五規劃綱要〔草案〕」在談及香港、澳門的經濟發展定位時指出,支持香港發展金融、貿易、航運、旅遊、資訊等服務業,保持香港國際金融、貿易、航運等中心的地位。支持澳門發展旅遊等服務業,促進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

政府工作報告和「十一五規劃〔草案〕」雖然對港澳工作著墨不多,但字字珠磯,句句實在,處處凸顯中央政府對港澳特區的關懷、支持和信心。這是中央政府對港澳特區的堅定承諾,也是香港和澳門保持長期穩定繁榮的保証。

港澳與內地尤其是廣東山水相連,因而也就產生了「跨域合作」的議題。「十一五規劃〔草案〕」提出加強內地和港澳在基礎設施建設、產業發展、資源利用、環境保護等方面的合作,十分適時。因為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發展,及「CEPA」的全面實施,內地與港澳的關係更加密切。加上三地之間的地理位置如此接近,不但衍生了環境保護的問題〔如珠三角工業廢氣對港澳的污染,珠江口赤潮及海水污染嚴重,鹹潮影響澳門居民生活品質、倘有疾情可能會相互傳染等〕,資源利用問題〔如珠三角五大機場的空域資源合理利用等〕,而且在產業發展〔如粵港澳的產業定位及區域角色等〕,基礎設施建設〔如港珠澳大橋、廣州至深圳珠海快速鐵路及分別延伸到香港澳門等〕方面,也須加強合作協調。只有加強合作,做「團體冠軍」,才能共贏發展。而決不能只顧做「單打冠軍」、「水牛過河各顧各」。否則就會環境污染惡化,浪費資源,產業重疊以至惡性競爭,基礎設施建設再次重演「珠海國際機場」、「伶仃洋大橋」的教訓。

香港、澳門納入「十一五規劃」,就可將兩地與內地的合作發展,上升到「國家級」的位階。在中央政府的統籌協調下,作為地方行政區域的香港、澳門兩個特區和廣東省的區域合作,就將合作得更為順利,減少磨擦,少走彎路。在這方面,所謂橫琴開發區的發展定位,就應上升至中央統籌協調的層次,而不是由地方政府自行決定。即使是將之列入「九加二」的框架內,也難以擺脫「地方利益」的影子。

內地與港澳的合作發展,不單止是要突破地方利益,而且也應細化到突破已被証實並不適應區域合作的某些現有模式。比如,特首何厚鏵趁赴京列席人大的機會,與廣東省委書記張德江會面,談及到鹹潮問題。何厚鏵就指出,由於澳門是由一家專營公司負責供水,因此不能單靠有關公司與鹿東省方面商討解決鹹潮的方案。為此,粵澳雙方決定在粵澳聯席會議下立即成立工作小組,將在政府層面運作,由特區政府與廣東省積極合作,盡快研究,共同尋求長遠解決鹹潮的方案。

其實,鹹潮問題未能得到妥善解決的徵結,又何止是澳門是由一家專營公司供水的問題?在內地方面,同樣也是由一家專業公司──珠海市自來水公司負責向澳門供水。這個「狹框框」架構,同樣也難以解決鹹潮問題。實際上,本欄日前就分析指出,受區域行政權力局限,珠海市的自來水公司只能是在珠海市的行政區域內興建抽水站,而廣昌抽水站已是在珠海市行政區域內的磨刀門水道的最北點,已不可能再上溯。倘再上溯,就已到了新會市或中山市的「地頭」。按各自的行政權限及地方利益保護主義意識,珠海市的自來水公司是沒有能耐可以「越權」跨越地域,跑到別人的地盤去興建取水設施。因此,為了徹底解決鹹潮問題,原來的澳門與珠海的供水合約,就須進行突破性的修改。這就需要澳門特區政府與廣東省水利廳甚至是珠江水利委員會協商並簽署合約。

澳門區十三名全國政協委員聯署提出的《全力做好珠江流域水資源的保護、開發和配置工作》提案,建議盡快成立珠三角及至泛珠三角抵禦鹹潮、保障供水協調小組,建議成立由水利部及國家防汛抗旱總指揮部牽領珠江水利委員會、廣東省水利廳,中山、珠海、澳門等地有關部門參加的統一協調小組,組織及落實珠江口有關地區抵禦鹹潮、保障供水的方案、配套措施及有關工作,並負責制訂各種抵禦鹹潮的應急預案。這個新思路,就是突破現有的珠海市自來水公司VS澳門自來水公司的供水合作地域機制及位階〔經濟實體商業運作而非政府公權力〕機制。現在,粵澳兩地最高首長會晤決定成立政府間工作小組,就較好地回應了「突破現有機制」的建議。

「十一五規劃〔草案〕」在提及澳門經濟發展工作時,是以「發展旅遊業,促進經濟適度多元發展」〔按:國家級文件不適宜正面出現「博彩」字眼〕為表述。這個定位,與特首何厚鏵多年前提出的「以博彩旅遊業為龍頭、以服務業為主體,其他行業協調發展的產業結構」,在方向上基本相同,但具體安排上卻有微妙的差異。其中最明顯的,是「十一五規劃」並不贊同「以博彩旅遊業為龍頭」的過分強調博彩旅遊業的安排,並要求澳門特區經濟要「適度多元發展」,而不是「其他行業協調發展」。因為 「適度多元」比「協調」,更講求多元化,盡量避免博彩業「一枝獨秀」。似是中央政府已警覺到澳門特區過分依賴博彩業將會遇到的風險及形成經濟結構的不合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