爭搶「新憲」擬制權將是蘇游再鬥導火線

民進黨籌劃已久的「中國政策大辯論」,因為表面上看是「行政院」與黨中央的協調配合不足,實質上是蘇貞昌與游錫(方方土)的「總統」候選人角力鬥爭,而被當作是「犧牲品」而宣佈停辦。但另一個黨內辯論──「新憲大辯論」,仍繼續在緊鑼密鼓籌劃之中。而且具體操辦的,仍是民進黨政策會。由於研擬及提交「新憲文本」的權力,存在著「行政院」與黨中央之爭,故蘇貞昌和游錫(方方土)是否也將會就「新憲辯論會」問題再次「交手過招」,令到人們深感興趣,並以「且看好戲」的心情拭目以待。

按照陳水扁早就擬定的「新憲日程表」,是二00六年內由「立法院」提出「憲法修正案」,公告半年後,在二00七年進行「公決」複決。倘獲得通過,即於二00八年第十二任「總統」就職時,宣佈頒行實施。因此,按照原定計劃,無論如何,都必須在今年底之前由「立法院」決議通過「憲法修正案」。但由於最近陳水扁又萌生了「公投綁大選」的想法,意圖將「新憲公投」與法定在明年十二月初進行的第七屆「立委」捆綁在一起進行。倘此,所謂「新憲修正案」付諸「公投複決」之前必須「公告」半年的時間點,就有了可往後挪移的空間,因此又有了「立法院」必須在二00七年五月之前決議通過」憲法修正案」的日程表安排。而這個日程表新安排,就使到民進黨草擬「黨版新憲」和「立法院」審議「憲法修正案草案」,都有了較充裕的時間。這是因為,「修憲」玆事體大,難免會有一番藍綠惡鬥,這就勢必會導致執行《立法院職權行使法》的規定,進行為期四個月的黨團協商。在此情況下,陳水扁原定的「立法院」在二00六年內通過「新憲」的時間表,就難以如期完成,而必須往後延移。而這也正好為陳水扁重施故伎,要實行「新憲公投」詠綁「立委」選舉,提供了藉口。

但在昨日,又有「立委」選舉與「總統」選舉合併進行之說。亦即是法定在二00七年十二月第一個星期六進行的第七屆「立委」選舉,挪後進行;而法定在二00八年三月第三個星期六進行的第十二任「總統」選舉,提前進行,使之得以兩者合併。而具體的時間點,是必須在第七屆「立法院」於二00八年二月一日成立之前,因為現存的第六屆「立委」,不可能違背選民們的「任期托付」,延長任期。倘此,又將出現一個新問題,就是在新一任「總統」當選後,與其宣誓就職日期的距離,又進一步拉大〔按:《總統副總統選舉罷免法》規定這個「時間差」是兩個月〕,將會對當時仍在任的「總統」造成困擾。因此,估計「總統」選舉與「立委」選舉合併進行的可能性並不大。相反,為了能遷就「新憲」在「新總統」就職時同步實施,並配合「公投綁大選」,「立委」選舉仍將有可能維持法定的在二00七年十二月的第一個星期六〔即十二月一日〕進行。

為什麼說,「新憲文本」的研擬權,有可能會成為蘇貞昌與游錫(方方土)新一輪權爭的導火線甚至是「機會」?這是因為,在經二00四年八月的「修憲」,將「修憲」的發動權移交給「立法院」,並須進行「公投」複決之後,對「憲法修正案」草案的擬制權,並未有配套法律予以明確規定,從而導致「行政院」和民進黨「立院」黨團都認為自己有權提出「憲法修正案」草案文本之故。

實際上,按照《中華民國憲法》第五十八條規定,「行政院」有權向「立法院」提出法律案。倘蘇貞昌認為「憲法修正案」也是屬於「法律案」,即「修憲」的法案文本,就應由「行政院」向「立法院」提出。──在二00四年「總統」選舉過程中,「新潮流系」醞釀由蘇貞昌、蔡英文組成「蔬菜配」參加二00八年「總統」選舉,因而爭取在當年「總統」選後支持蘇貞昌出任「行政院長」,以便積累政績時,就同時也醞釀將由蘇貞昌以「行政院長」名義向「立法院」提出「憲法修正案」草案文本,俾他的「政績」加分。

但另一方面,《中華民國憲法》第六十三條又規定,「立法院」有議決法律案之職權。而《立法院議事規則》第八條則規定,「立委」只要有三十人以上連署,就可提出法律案。另外,黨團也有權提出法律案。因此,由民進黨中央政策會聯繫的黨團,也認為自己有權提出「新憲」文本。而在實踐上,以民進黨「立院」黨團提出的許多法律案文本,都是由政策會研擬。而早在二00三年陳水扁提出「公投制憲」主張之時,當時的政策會就已接到陳水扁的指令,暗中進行擬制「新憲」草案文本的準備。倘是蘇貞昌、游錫(方方土)都認為自己享有「新憲」草案文本的擬制權的話,屆時必又有一場慘烈爭鬥。

實際上,在爭奪二00八年「總統」候選人提名權的過程中,誰能在推動「新憲」方面出力最大,效績最顯著,誰的得分就最高,誰就最能得到陳水扁的「加持」和黨內初選的選票。因此,對爭取問鼎二00八都抱有強烈企圖心的蘇貞昌、游錫(方方土)二人,當然不會放過這個頗為關鍵的機會。但以目前情況看,游錫(方方土)已搶先了一步。因為昨日他就聲稱,「新憲辯論」將繼續推動。而民進黨高層昨日也透過媒體放出風聲,謂負責幕僚作業的民進黨政策會已經著手研擬「黨版新憲案」的提出方式。在七、八月進行「新憲辯論」並針對各方意見進行彙整後,九月正式提出民進黨版「新憲案」。由此看來,民進黨已藉其政策會搶佔了擬研「新憲案」的先機。

值得注意的是,游錫(方方土)為了能在「修憲」一役「得分」,已經「避難趨易」,從過去的「不排除」將觸及敏感的「主權」、「領土」、「國號」等議題,改口調整為尊重黨團版本,不碰「國號」等「主權」議題,以圖誘使藍軍「立委」接受「新憲案」,使之能順利跨過高「門檻」,從而使自己「得分」。

但是,這就勢必與陳水扁日前藉著向楊甦棣強調只有「三不」,而否認有「兩不」,為日後進行推動「扁版」的「兩國論」──「一邊一國論」入「憲」埋下伏線的戰略意圖,發生衝突。因此,蘇貞昌與游錫(方方土)之爭的「好戲」還在後頭。說不準蘇貞昌就象今次藉著迎合陳水扁「積極管理」,提出具體實施措施,而砸了「中國政策大辯論」的「鍋」那樣,以「行政院」的名義,搶在「黨版新憲案」之前,提出符合陳水扁想法的「院版新憲案」,再次與游錫(方方土)「硬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