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民黨台北市、高雄市市長黨內提名登記昨日截止。台北市共有郝龍斌、葉金川、丁守中與蔣孝嚴等四人競逐提名。高雄市則有黃昭順、黃俊英、邱毅等十人完成登記。根據國民黨規劃,將於五月二十七日當天進行黨員投票之前會先進行民調,開票後民調與黨員投票以七比三方式計算支持度,並以當天產生國民黨的市長提名人,以讓出線者及早完成提名,盡早布局,早日部署基層,並有利勝選。
按照台北市六點五比三點五的藍綠選民結構基本盤,再加上現任市長馬英九的光環加持,只要親民黨沒有另行提名候選人扯薄選票,國民黨在台北市提名任何一位稍有知名度及個人形象較佳的候選人,都可篤定當選。而由於在台灣政壇的潛意識中,台北市長是通往「總統」大位的「天梯」〔按:李登輝、陳水扁曾出任台北市長,而現任市長馬英九也被視為二零零八「總統」選舉的大熱門〕,故國民黨內不少懷有未來「大位願景」的政治人物,都希望能藉著台北市當選機率較高的便利,作此投機一「搏」。即使是並非懷有「大位願景」,而且也不一定非要當選台北市長不可的政治人物,也意圖藉此向黨中央和別的有意者施以「參選」壓力的技巧,搏取其他利益。因此,當初曾出現有十多人積極部署參選的局面。
但在最後階段,只有四人參加初選登記,亦即約有五至七人退出初選,與勝選機率相對較低的高雄市,原來就積極部署參加初選的十多人,大多堅持到底的情況,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台北市有原本意願甚高、並已部署已久的李慶安、蔡正元等人退出初選,可能是顧全大局,避免引發黨內紛爭,也有可能是已與其看好的其他參選人私底下有所默契,轉為全力支持特定人物,倘其當選,則作其副手合作打拼。比如,蔡正元就有可能會出任葉金川的競選總部負責人,倘葉金川當選,蔡正元就將篤定被任命為副市長。
在已進行國民黨台北市長黨內提名登記的四人中,郝龍斌、丁守中和蔣孝嚴是外省人,在台灣社會「本土化」意識日漸強烈的政治氛圍中,其省籍就顯得並非是強項。幸好,台北市的選民結構是有利於藍營,再加上近來民進黨衰運連連,士氣低沉,他們原本的省籍弱項也就得以消除。現在所懮慮的是馬英九的大本營選出了外省籍人士來「接棒」,是否會對外省籍的馬英九參選「總統」帶來不利,亦即將會使選民在台北市長與「總統」選舉之間,進行「鐘擺」式的「省籍平衡」選擇?這確是值得認真思考的問題。
這也可能正是馬英九的母親秦厚修〔前「故宮博物院」院長秦孝儀的女兒〕及馬英九的姐姐馬以南,都表態支持唯一本省籍的葉金川的主要原因。本來,作為馬英九市府團隊重要成員〔曾任副市長〕,葉金川應是可以接承馬英九治市理念的理想市長人選。但馬英九現在的身份不單止是台北市長,還是中國國民黨的主席,必須在市長候選人黨內初選階段秉持中立,以免對其他參選人做成不公平,故在國民黨尚未正式產生候選人之前,他沒法表態支持葉金川。為此,葉金川曾抱怨連連,曾多次公開埋怨馬英九不支持他。這既有可能是對馬英九這位老大哥、好朋友兼老上司的「寡情」確是有所抱怨,也有可能是「欺敵」戰術的運用。昨日,馬英九終於在市議會答詢過程中表態:由於他兼任黨魁的關係,在還有四名初選候選人之下,不能不保持中立立場。但若葉金川初選出線,他一定會全力幫助,但目前只能「默默祝福」。
其餘三人,郝龍斌除了是外省籍,更是郝柏川的兒子,將會遭遇「台獨」原教旨選民強烈抵制的不利條件之外,應是三名外省藉參選者中,條件最好的。這除了是他的個人形象較佳之外,還因曾出任民進黨「內閣」的「環保署長」,堅持專業原則而不媚屈於政治,甚至為了堅持環保專業而不惜辭職,卻是最受好評,連一些泛綠民眾都予以肯定。因此可以說,他倘能當選台北市長,可能在行政能力方面,還將會強於馬英九。但在初選過程中,他將會較為吃虧,因為他與蔣孝嚴的票倉,都在黃復興黨部。而蔣孝嚴頭上所頂著的「蔣家後人」光環,在黃復興黨部中擁有強大的號召力。
然而,整體形象而言,黃復興黨部隊之外的泛藍民眾,並不太喜歡蔣孝嚴。這是因為,他們都認為,國民黨之所以丟掉「江山」,罪魁禍首當然是李登輝,但蔣孝嚴也須負上一定責任。──當年在國民黨秘書長任上的蔣孝嚴,如果不是「抬轎」的卻去想著要做「坐轎」的,希望能與連戰搭檔參選,因而遲遲未與宋楚瑜會晤,導致宋楚瑜無法再等,只好宣佈退黨自行參選,以二000年時國民黨的實力,「連宋配」一定能戰勝只有百分之三十九得票率的陳水扁。因此,直到如今,仍有泛藍群眾對此難以釋懷。
在四人中,丁守中的條件最差。其一,是他大打「連戰牌」,與當今國民黨內外的「馬英九現象」背道而馳。其二,他是溫哈熊將軍的女婿,而歷史早已認定,溫哈熊應對「二.二八事件」負責,在連馬英九都放低身段向「二.二八事件」受難者道歉之下,他的這個「劊子手親屬」的「原罪」,就將對他爭取淺綠及中間選票極為不利。
前面談到,國民黨在台北市推出任何一名形象較佳的候選人,都能輕易當選,其前提是親民黨不要也推出候選人,尤其是宋楚瑜不要參選,以免重蹈當年「黃大洲、趙少康相爭,陳水扁得利」的覆轍。而宋楚瑜之所以也要「插花」台北市長選舉,估計其心理及動機較為複雜:一是不服氣「馬英九現象」,尤其是不服於作為「後輩」的馬英九竟然會超越他這位「前輩」,因而意圖在台北市長選舉中再次展現自己的「實力」。二是要對馬英九在上次市長選舉中「不屑」他宋楚瑜,及在「三.一九抗爭」中秉公辦事,處罰違規的親民黨員及其支持者,還以顏色。三是藉著揚言要參選台北市長,製造籌碼,圖在二00八後換取「行政院長」大位。四是要「母雞帶小雞」,拉動親民黨台北市議員候選人的選情。
其實,揚言要「保住藍色版圖」的宋楚瑜,倘真的是要為泛藍陣營建功立業的話,就不應取巧討便宜,打泛藍勝選機率較大的台北市的算盤,而應當利用自己尚有的實力,到將會有一場惡戰的高雄市為藍軍開闢新天地。這才是「真英雄」的應有作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