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華社報導,中國駐巴布亞新幾內亞大使館的外交官攜帶藥物等應急物資,於昨日下午抵達所羅門群島,探望在騷亂中受到衝擊的華僑華人,並轉達中國政府的慰問和關懷。中國駐巴布亞新幾內亞使館趙彥博參贊對新華社記者表示,目前仍有三百八十多名華僑華人滯留在所羅門群島的警察總部,其中一百多人持有中國護照。其中一些人提出了撤離的請求。另一方面,逃離所羅門群島後抵達澳大利亞的十五名中國人,經安排即將從澳大利亞東北部的湯斯維爾啟程回中國的廣東和上海。
由於所羅門群島於一九八五年九月與台灣當局建交,是台灣當局目前二十六個「邦交國」之一;也由於在目前滯留所羅門群島的三百八十多名華僑華人中,只有一百多人持有中國護照,因而估計除了是持有所羅門群島或其他國家護照者外,在所羅門群島的華僑,是持台灣當局「護照」者多於持中國護照者。故此,中國外交部前往所羅門群島探望在騷亂中受到衝擊的華僑 人的舉措,除了是「關懷同胞」的中國外交人員本身的應有責任心在發揮作用之外,似也含有海峽兩岸「外交攻防戰」的用意在內。
實際上,除了中南美洲之外(詳見本欄前日《胡錦濤訪美及梵蒂岡動向令台北焦慮萬分》一文),南太平洋也是台灣當局的「外交重鎮」之一。而且,還是海峽兩岸「外交攻防戰」最為激烈的地區之一。其中單是一個瑙魯,兩岸就幾度進出,並在它身上灑了不了金錢。而二00二年七月二十三日中國與瑙魯復交,因為當日正好是陳水扁就任民進黨主席之日,而使陳水扁研判為「贈慶」,氣惱萬分,幾天後就拋出了「一邊一國論」。
北京十分重視與南太平洋島國的外交關係,這可能是與要保障中國的其中一條重要的對外能源遠洋運輸航線的安全有關。因此,本月初北京主導了在斐濟楠迪舉行的「中國──南太平洋經濟發展合作論壇」首屆部長級會議,溫家寶總理還親自出征,並宣佈中方在今後三年內提供三十億元人民幣(折三點七五億美元)的優惠貸款,推動雙方在資源開發、農林漁業、旅遊、輕紡製造業、電信和航空航海業的合作。中國政府還將設立專項資金,鼓勵中國企業在太平洋島國投資。
台灣當局對北京在南太平洋島國的凌厲外交攻勢,當然不敢掉以輕心,並千方百計地意圖予以「反制」。為此,台灣當局的「外交」人員對其在南太平洋地區的六個「邦交國」進行游說,終說服這六個「邦交國」拒絕出席「論壇」,導致出席「論壇」的南太平洋國家,只有八個。也就是說,出席「論壇」的國家,只佔該地區國家數的百分之五十七。這在客觀上,使到這個「論壇」的完整性及成果,並不完美。為此,台北「外交」系統曾得意洋洋,認為是其近年來「外交攻防戰」中最大的一次「勝利」。本月初筆者在台北採訪期間,在與「外交部」某高級官員膳敘時,就強烈地感受到他們的這種自我陶醉心理。
就所羅門群島而言,台灣當局對其用力甚深。台灣當局向其大灑金錢,提供了多項援助,包括代訓該國交通警察、租稅人員和郵政官員等,並援助興建中央醫院工程。台灣當局還曾與所羅門群島簽署了「入漁合作協定」。去年一月二十九日,陳水扁還親到所羅門群島訪問。
台灣當局為了影響所羅門群島的內外政策,「綁」住所羅門群島的「邦交」,不讓其轉向改為與中國建交,對所羅門群島的政治事務介入甚深,意圖左右所羅門群島的上層政治架構。實際上,所羅門群島之所以發生了這次騷亂,據說其主要原因就是所羅門群島居民不滿台灣當局介入該國的大選,並由持台灣當局「護照」的在當地經商者實施賄選,將台灣地區的惡劣選風引進了所羅門群島。
由此可見,所羅門群島居民對台灣當局介入該國政治事務,以至引進台灣地區的惡劣選風,已是極為不滿,從而在民間湧動著一股「反台」情緒。當然,這股「反台」情緒能否對所羅門群島當權者的外交取向產生作用,我們還不得而知。但既然是已有民意苗頭出現,也既然往往民意將會對政府高層權力結構造成衝擊,如最近泰國、尼泊爾的事態即是明證,故其「青蘋之末」,實在是不容輕視忽略。
因此,中國外交官前往所羅門群島探望當地華僑華人之舉,不應僅是將之定位在單純的「慰問華僑華人」之上,還應給予注入更多更深層次的內涵:
一、貫徹「江八條」中「我們黨和政府各有關部門,包括駐外機構,要加強與台灣同胞的聯繫,傾聽他們的意見和要求,關心、照顧他們的利益,盡可能幫助他們解決困難」,及「胡四點」中「『台獨』裂勢力越是想把台灣同胞同我們分隔開來,我們就越是要更緊密地團結台灣同胞。無論在什麼情況下,我們都尊重他們、信賴他們、依靠他們,並且設身處地地為他們著想,千方百計照顧和維護他們的正當權益」的論述,除了是慰問持中國護照的華僑之外,也應慰問持台灣當局「護照」的台灣居民,以及具有其他國籍、但卻是來自台灣地區的華人。盡管這場騷亂是因為台灣當局插手介入並由親台人士大搞賄選而引發,但大多數在當地居留的台灣同胞也是受害者。中國外交官應對他們一視同仁,也將之看作是自己的親人,以體現中國政府關懷台灣同胞的誠意和寬廣胸襟,從而在所羅門群島形成「心向北京」的僑情僑心。
二、以發動當地華人華僑協助羅門群島當局穩定局勢、重建家園的實際行動,向羅所門群島當局展示,中國政府是維護世界和平及地區穩定的進步力量,並反襯台灣當局不但在國際社會上是「麻煩製造者」,而且也是干涉他國內政、破壞當地社會及政局穩定的搗亂分子。從而促使所羅門群島局認清形勢,在對華關係上轉為採取務實、正確的態度,從而在南太平洋區域掀起「多米諾骨牌」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