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台北、高雄市市長選舉,藍綠兩陣營的鬥志出現了極大的反差,其中尤以台北市為然。由於台北市存在著六點五比三點五的藍綠懸殊基本盤,也由於中國國民黨推出的候選人將會有人氣正旺的現任市長馬英九的加持,藍軍不管是推出何人出戰,都將會是「躺著選」也能當選;而從過往李登輝、陳水扁等人都是以台北市長為階梯登上「總統」寶座的經驗,現任市長馬英九也將會走上同一條道路,故藍軍中覬覦台北市長位置的中生代戰將,確實不少。盡管幾經縱橫捭闔,最終只剩下郝龍斌、葉金川、蔣孝嚴、丁守中等人,但戰況仍很激烈。
相比之下,綠營的鬥志則十分薄弱。本來,在已經預見到二零零八年民進黨將會重新淪為在野黨的前景之下,民選的台北市長就將會是民進黨內最大的公職職位,應是對民進黨人具有很大的誘惑力。但由於台北市的選民結構不利於綠營,也由於四年前李應元慘敗的教訓仍記憶尤新,再加上台聯黨「鬧場」,堅持推出自己的候選人(周玉蔻),將會分薄泛綠選票,故而除了一個自稱為「孤島」,而且也在二零零四年「總統」選舉中「證實」陳由豪政治獻金案而讓民進黨內上下並不諒解,因而不會得到黨內「祝福」的沈富雄有意一試之外,其他人都避之不及,惟恐倘敗選將會影響自己的前程,其中又以有志於「二零零八」的「四大天王」為甚。但也有人仍寄望於宋楚瑜堅持參選,好讓綠營從中漁利。然而,連黨內同志也認為,這未免過於天真,因為今日的藍軍早已掌握了棄保技巧,宋楚瑜即使再耍強,也影響不了國民黨籍候選人的選情。
現在看來,宋楚瑜的「攪局」,其實志不在台北市長,只不過是要以「參選台北市長」作為籌碼,來向馬英九交換倘其當選「總統」後,任命他出任「行政院長」。而蔣孝嚴、丁守中等人之積極參選,也是在面對「單一選區兩票制」及「國會」席位減半的前景之下,意圖以「參選台北市長」來換取黨中央對「立委」參選人進行黨內協調時的對其優先考量。
然而在前日,政治企圖心較為強烈,曾在二零零零年「總統」選舉中,乞求李登輝同意他作為連戰副手以組成「連章配」,而遲遲不肯與宋楚瑜會面、引致宋楚瑜對李登輝和黨中央的芥蒂更深,終於脫黨自行參選,因而形成「鷸蚌相爭,漁翁得利」態勢,導致國民黨失去政權的蔣孝嚴,卻突然宣佈退選。這樣,就使國民黨內參與台北市長初選的競爭,變成了郝龍斌、葉金川、丁守中「三強爭雄」之局。
蔣孝嚴為何退出競選?據他自己在「退選聲明」中所言,是不滿黨內初選已演變成「兄弟鬩牆」、「明爭暗鬥」,形成所謂流派、人馬,他為顧全大局,避免黨內分裂而退選。當然,其中的包括「立委」、市議員、里長,甚至家屬,都被要求「選邊表態」之言,隱約透露了黨內並不支持他參選,及他懷疑從黨中央到台北市政府都已有「特定支持對象」的情況。
蔣孝嚴的懷疑,或許是「有所本」。--正因為是黨內並不支持他參選,才使他的黨內民調那麼低,叨陪四位已經登記參選大將的末席。而從台北市政府各部門負責人下班後都積極為葉金川做義工,馬英九的妻子、母親都公開表示支持葉金川,而葉金川又是馬英九愛將的情況看,身兼國民黨主席及台北市長的馬英九,確是心中已將葉金川視為支持對象。只不過是目前黨內初選仍未有結果,為維持中立,公平,馬英九尚未能公開表態而已。倘黨內初選確定由葉金川代表國民黨出戰,馬英九就必定會卯盡全力,為葉金川輔選。
然而,蔣孝嚴只是看重了「選邊表態」這一點,而未有認真反省為何黨內並不支持他的原由。實際上,雖然他是蔣經國的庶子,但他卻未因此而得到多少餘蔭,最多是受到部分仍在感念老蔣「總統」的老兵的盲目支持而已。而他在二零零零年「總統」選舉中,本是「抬轎」的卻幻想著「坐轎」,而在先後兩次「立委」選舉中,只想坐享其成而不願開疆辟土,專挑選情較為有利藍軍的選區落籍,以及刻意拿自己的身世作「秀」的機會主義表現,卻惹得不少黨員反感。而且,他的同志們還擔心,倘是以他來代表國民黨參選,在台北市長選舉正式開戰後,綠營將會緊咬他的「黃筱嬋緋聞」不放,嚴重損害國民黨的形象。因此,他的黨內民調很低,也就並不出奇。
丁守中盡管個人形象不錯,但他卻有「二•二八原罪」。--他的岳父溫哈熊將軍,被民進黨指為「二•二八屠夫」。如是由他代表國民黨參選,可能會被民進黨再次「炒熱」「二•二八」問題。在馬英九已多次為「二•二八事件」道歉,力圖淡化「二•二八議題」之時,丁守中的「二•二八原罪」,必會成為民進黨攻訐的藉口。
盡管郝龍斌目前在黨內民調中位居榜首,但如是由他代表國民黨出戰,其父親郝柏村當年在「行政院長」任內,與民進黨籍「立委」的當面頂撞鬥爭往史,恐怕也是不利爭取淺綠選票的因素。
實際上,省籍問題,是這次台北市長選舉中極為重要的因素。--由於馬英九本人是外省籍,如在台北市長選舉中國民黨提名的候選人也是外省籍,恐會令部分選民產生對「外省人拿走所有好處」的疑慮,就將會對馬英九的選情產生不利影響。因此,站在此角度而言,本省籍的葉金川才是最佳人選,而郝龍斌、蔣孝嚴、丁守中等外省籍人士,將會對馬英九的選情形成「相 剋 」的效果。
更重要的是,葉金川長期擔任馬英九的副手--台北市副市長,熟悉馬英九的「治市理念」,故而是最理想的馬英九「接捧人」。而他在「抗薩」一役,冒著感染「 SARS」的危險,身先士卒衝入和平醫院,感動了多少台北市民。這本身正是他參選台北市長的最為有利的條件。畢竟,這是台北市長選舉,只有台北市的選民才有投票權,象蔣孝嚴、郝龍斌等人那樣主要是屬於「全島性」的知名度,則並非是參選台北市長所需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