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水扁昨日召開其上任後首次法定的「國家安全會議」,審議台灣當局的第一份《國家安全報告》。這份《國家安全報告》,本來是預定於去年夏天出籠,後一再延宕,拖到現在才「千呼萬喚」地「始出來」。這個時間點的選擇,在戰略面上來說,應是陳水扁第二任「總統」的一半任期。由於受「憲法」限制,他已不能再選,故應是到時候全面、系統、完整地公佈他的「國家安全」理念,而將之作為他的繼任者的「接班既定方針」的了。在戰術面而言,近日陳水扁家族遭受一連串弊案的纏擾,使其聲望跌至歷史最低點,而且「行政院長」蘇貞昌推行「蘇修路線」,公然向他的「積極管理」政策唱反調,似是令他提前進入完全「跛腳」狀態。陳水扁也有必要把這份早已研擬完成的《國家安全報告》拋出,以突顯他仍在主控「國家大政方針」。當然,作為「國安會」秘書長的邱義仁,也有意要乘搭「順風車」,藉公佈《國家安全報告》之機,間接反駁行政部門近日有關操作陳水扁「元首外交」的作業單位,已由「外交部」取代「國安會」的說法。
這份《國家安全報告》,公佈日期的一再拖延,都帶有「錯有錯著」的效應。實際上,《國家安全報告》原訂於去年九月間公佈。後來外傳是具體承辦研擬作業的「國安會」諮詢委員陳忠信等人,在某些問題尤其是大陸政策方面,與邱義仁以至陳水扁有不同看法,而致未能如期完成。但這麼一拖延,就正好遇上陳水扁於十月初外訪歸來,驚覺「高捷弊案」還未能止息,仍在繼續發酵,有悖於過去「炒作新聞只能熱幾天」的規律。於是,「總統府」有意以在十月十日「國慶」發表《改革宣言》,及在十月中旬公佈《國家安全報告》,來進行「危機處理」及轉移視線。其中的「雙十改革宣言」,是「止損管控」手法;而發表《國家安全報告》,則是「轉守為攻」策略,亦即明批暗示在野陣營所做的包括揭批弊案在內的一系列作為,都是「危害國家安全」的。但據說因研擬作業仍趕不及,故後來只是如期發表了「改革宣言」,而未有公佈《國家安全報告》。不久,即遇上了大陸國台辦主任陳雲林申請赴台出席「國共經貿論壇」的議題。由此,又有人提議,仿效當年李登輝在海協會長汪道涵訪台前夕拋出「兩國論」的手法,在「國共經貿論壇」召開日期的十二月中旬之前公佈《國家安全報告》,重申陳水扁「一邊一國論」式的「國家定位」,來反制「連胡會五項共識」中關於「堅持『九二共識』,反對『台獨』」的結論。後來,又由於在台灣當局極力阻撓之下,陳雲林未能赴台,台灣當局又收起這顆「重磅炮彈」,待到時機成熟及「有必要」時才將之發射出膛。也正是因為數次臨時「退膛」,《國家安全報告》才得以有充裕的時間一改再改,「精雕細琢」,不但是在文字上作了大量的修正功夫,而且也先後進行了四次結構修改。
去年十月間,本欄曾報導評議,台灣政壇上盛傳,《國家安全報告》之所以未能如期出籠的其中一個原因,是陳水扁不滿《國家安全報告》草稿中的「傳統國家安全概念」──即「外交」、「國防」、大陸政策三大版塊的寫法,而主張按照新型的「國家安全概念」,增加「經濟安全」、「主權安全」、「文化安全」、「能源安全」等非傳統安全的內容。這就導致原已擬就初稿的《國家安全報告》必須推倒重來,而未能按原計劃在十月中旬發表。而這一時間點也正好「錯有錯著」,其延後兩個月發表,正好是可以作為轟擊「國共論壇」的「炮彈」,尤其是其中的「經濟安全」「兩岸經濟交流掏空台灣經濟」及「主權安全」等內,容,對「國共論壇」的議題具有很強的「針對性」。既然如此,就不必「殺雞用牛刀」,將《國家安全報告》的附帶效用僅限於幫助民進黨從弊案醜聞中擺脫出來,而是要為其賦予更強的針對性及攻擊力。
而從昨日陳水扁在主持「國家安全會議」時的致詞,邱義仁在記者上的說明,及稍後公佈的《二00六國家安全報告》的「目錄」來看,這份《國家安全報告》的內容確實是包括了財經、「國防」、兩岸、「外交」、國土保安等五大面向,並也「包山包海」到連少子化、人口老化等社會問題也羅列進去。 而也由於這麼一再拖延,「國安會」也得以有較為充裕的時間,向美、日、歐等國家簡報,並加入其意見,使到本來是規範台灣當局內部問題的《國家安全報告》,又再加染上了一層「國際化」的氣味。
邱義仁昨日在記者會上被媒體詢以「國安報告是否會成為各行政部門指導綱領」及「國安報告是否有侵犯或凌駕行政院」時,以「國安會議」是根據法定職掌與規定召開,八成以上成員是「行政院」各部會首長,非行政系統只有正副總統、「國安會」秘書長和「國安局長」來間接回答了此問題。而「新聞局長」鄭文燦昨晚也「補強」說,「國安報告」形成過程中,「行政院」及所屬部會都參與討論並提供意見,故它是具有指導作用的綱領文件。由此,陳水扁透過「國安會」,再次成功地把「行政院」的權力緊攥在手中。這當然是陳水扁反制「蘇修路線」及提前「跛腳」的「憲制動作」,因而也間接地否定了一些民進黨籍「立委」提出的主旨之一是「內閣制」的「修憲案」。
邱義仁又表示,「國安報告」有時間性,非恆古不變,希望每隔兩年能修正一次,第二份「國安報告」或許在二00八年五月二十日出版。而在此時,已是第十二任「總統」的就職之日,或許屆時新任「總統」已不是民進黨的人,甚至這位新「總統」將會全盤修正這份陳水扁式的《國家安全報告》的內容。而兩年的時間,邱氏「國安會」又未就能撰寫出一份內容有別於第一份的新一期《國家安全報告》。看來,邱氏「國安會」還是應省省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