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份「澳台航約」於去年十一月三十日到期。但因當時台灣方面指稱「三合一」選舉戰況正酣,未能派出人員參加續約談判,再加上「陸委會」要求提升參與談判的官方代表(以「顧問」身份出席)的層級,由科長級提升到處長級,遭到澳方抵制,故雙方同意「澳台航約」延期半年,到今年五月三十日止。但直到昨日,仍無談判跡象,據說雙方已同意將「澳台航約」有效期二度延後,延至十一月三十日。就此,原本有效期為五年的第二份「澳台航約」,其實質有效期為六年。
「澳台航約」能以「延長有效期」方式繼續執行,從一個方面反映了現行「航約」無須作出較大改動,故可按現約繼續執行。實際上,作為台方主談代表的「台北市航空商業同業公會」理事長范志強就指出,「澳台航約」的客運量並未額滿。貨運量若要提高,只要雙方無意見,可以另外修改「附帶條件」方式處理,而無須觸動到「航約」。這就顯示,現行「澳台航約」中的客運量配額,尚未用完,故即使未能簽訂新的「航約」,影響並不大,甚至還可繼續以「延約」方式僵持下去。至於主要是由「澳航」使用的貨運量配額,則可能已經使用飽和,但也並不礙事,因為可以透過修改「附約」方式增加配額,即使未能談判並簽署「新約」,也不會造成較大的影響。
第二份「澳台航約」的客運配額未有用完,與第一份「澳台航約」客運配額「不夠用」的情況,形成強烈反差。實際上,五年半前的「澳台航約」續約談判所簽署的第二份「澳台航約」決定,每周澳台雙方各自增加四千個客位,由雙方每周各一萬四千一百個增至一萬八千一百個,增幅達到百分之二十八點四,幅度不小。第二份「澳台航約」還加入了雙方每周各自處理二百噸貨物的內容,不過卻是以「附約」方式簽署,較為靈活。
實際上,「澳台航線」剛開通時,呈現「一票難求」盛況。三家航空公司都在此航線賺到可觀利潤,甚至「復興航空」還因此航線而扭虧為盈。這才導致五年後約滿,進行「新約」談判時,台方提出每周雙方各增加六千個客位的要求,後經酌衡折衷,確定雙方各增加四千個客位。這個「不冒進」的增加數字,現在看來較為科學合理及實事求是。當時「澳航」之所以「反冒進」,其實是「心中有數」,知道自己的母公司「中航」將在稍後的「港台航約」談判中,將爭取兄弟公司「港龍」加入並以「一機到底」方式飛航兩岸,勢必會分流「澳台航線」部份客運量。事實也確是如此,再加上台商兩岸春節包機,也分流了比例較小的客流量,故在「新約」生效後,盡管澳台航線客運量仍有增長,但增幅及增速均已下降,當年熱鬧的「一票難求」盛況也已降溫。
既然已有百分之二十八點四增幅的第二份「澳台航約」的客運配額,仍未用完,故談判第三期「澳台航約」也就不具迫切性。因此,在沒有新的元素加入之下,不必急於進行續約談判,只須每半年延長有效期即可,這樣,就可有效地抵制「陸委會」提出的提升與談官員層級的變相「兩地官方談判」要求。
其實,凍結「續約」談判 ,還有一個有利之處,就是可在決定進行正式談判之前 ,爭取並利用「凍結」時間,思考為「澳台航約」增加「新的元素」的問題。尤其是目前台灣地區的政治局勢,對未來的兩岸和澳台關係發展頗為有利,只要不發生重大變化,二零零八年將可實現第二次「政黨輪替」,亦即將可由堅持「一個中國」原則、承認並執行「九二共識」的政黨當家,屆時「胡連會」、「胡宋會」、「胡郁會」及「兩岸經貿論壇」的各項共識,就可得到落實,而台灣民眾提出的種種有利於兩岸及澳台關係發展的主張,也將得到推行。在此情況下,澳門與台北雙方對「澳台航約」續約談判就須要有如下的思考方向:
一、實現兩岸「直航」後,「澳台航約」將無再次增加客運配額的需求。
二、但另一方面,新的台灣當局將會考慮向澳台航線和港台航線開放台北松山機場及台中清泉崗機場。這樣,澳台航線就將會增加台北市和台中兩個新航點。另外,如有足夠的客運量支撐,新的台灣當局也將不反對開展定時的澳門至澎湖(馬公)航線。
三、台灣方面已經確定,倘實現兩岸「直航」,台方是開放桃園中正及高雄小港兩個國際機場, 台北松山和台中清泉崗都不在考慮之列。
四、鑑此,第三期「澳台航約」就應考慮增加台北松山及台中清泉崗兩個新航點 ,並以澎湖(馬公)機場為備位航點。再進一步,「澳航」也應爭取對松山、小港航點實施「一機到底、飛航兩岸」航線。由於這不算是「直航」,並不抵觸台灣當局只對「直航」開放中正、小港機場的政策。也由於台北市區有大量的台商幹部及其家屬要經常來往兩岸,而台灣中部也是大陸台商集中地區,當地旅客約佔往來兩岸旅客量的三分之一,增加清泉崗航點後他們往來兩岸可就近搭機,而無須北上(桃園)南下(小港),故「澳台航約」在增加了這兩個新航點後,就可彌補兩岸「直航」的部份客流損失。
五、為了穩住客源,減少「肥水流向直航田」,「澳航」也可考量以「低成本航線」方式,飛航台中航點。畢竟,鄰近台中的南投、彰化、苗粟、雲林等縣市,民眾收入偏低,「廉價機票」可能正符合他們的意願。而且,也有利於吸引更多的中台灣民眾到大陸旅遊,讓他們直接感受到祖國的大好河山和欣欣向榮的經濟建設發展,有利於反制「台獨」分裂份子的「去中國」荼毒。
因此,既然「澳台航約」續約談判並不急,那就不妨好整以暇,等待最有利時機,使到新的「澳台航約」的實質經濟效益和政治價值能夠實現「最大化」,讓曾被喻為「為發展兩岸關係作出特殊貢獻」的澳台航線,再次煥發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