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富美談台灣當局僑務工作施政重點

  民進黨當局吸取甫上台時區分「老僑•新僑」,導致世界各地華僑、華社強烈反彈的教訓,近來開始調整僑務政策,開始也「關愛」起主張「一個中國」、反對「台獨」的「老僑」來,並千方百計地將其偏向於「去中國化」的僑務政策,打扮成「延續」自中國國民黨執政時期。比如,「僑委會」委員長張富美不久前在向「立法院」外交及僑務委員作《當前僑務施政報告》談到,將維持「台灣宏觀電視」特色,強化海外文宣效益時,就聲稱「台灣宏觀電視」的設立,是「僑委會」前委員長焦仁和鑑於中國大陸傾全力運用其「中央電視台」遂行文宣統戰及擴大國際外交的職能,而台灣方面則在這方面投資較少的情況,特別預訂「全面強化海外文宣作為」,其中一項即為「籌設中華海外衛星視頻道」,並於一九九九年一月六日,以中國國民黨從政黨員身份向其黨中央作專題報告,並獲得支持後報奉「行政院」核準設立。自二000年三月一日開始伊始,在經費、人力、專業人才極度不足情形下,經過「僑委會」相關同仁六年多努力經營,已經成為廣受海外僑胞歡迎、代表台灣當局、代表台灣對海外文宣的唯一電視頻道。張富美的這種表述方式,分明是要把民進黨當局的僑務政策,與國民黨時期的僑務作為捆綁起來,騙取海外華僑及僑社的支持。

  張富美在《當前僑務施政報告》中提及「僑委會」未來的施政努力方向時還提出,要繼續舉辦僑社工作研討會及邀訪活動,增進溝通互動,以增進海外華僑、華社對台灣當局施政的了解。與此同時,協導「全僑民主和平聯盟」,宏揚自由、民主、人權的理念。辦理各項活動,擴大參與層面,以協助推動台灣加入國際組織,爭取海外僑胞及國際人士對「民主台灣」的認同,並期在兩岸關係之良性互動上發揮效用。「僑委會」還將強化「華僑文教中心」服務績效,爭取僑胞向心。將繼續加強「僑教中心」軟硬體設施,隨時檢討評估使用效益,並積極進行溫哥華「僑教中心」的興建工程,使「政府」資源發揮最大功效。張富美還聲稱,為整合僑界資源,做好往下紮根的服務工作,除既定的工作計劃外,仍將適時因應所需,遣派專家學者赴僑區巡迴、演講,加強政策說明,安排島內「政府」官員出訪僑社,增進聯繫溝通;加強輔導各屬性僑團舉辦區域性或節慶大型活動,彰顯團結,擴大國際文宣;並有效結合僑務榮譽職人員在僑社的聲望及力量,協助「政府」推動政策,反制中國大陸在國際社會的「打壓」,開創僑務新局。將針對中國大陸在世界各地廣設「孔子學院」的文教統戰攻勢,逐步落實「全球華語文學習銀河」計劃,並為建構台灣成為全球華語文學習中心奠定海外基礎。

  在僑民經濟工作方面,將繼續舉辦海外高科技華人返台投資參訪活動,鼓勵有意返台投資及具投資力的華台商及華裔高科技人士,以實際行動落實回台投資創業,共同促進「國家」經濟發展;加強與島內產業、人才、技術交流合作,進行策略聯盟,協助僑商企業發展提升產業競爭力,加強輔導海外僑商返台(鮭魚返鄉)創業,以及推動 MIT計劃,提升台灣經濟實力及國際競爭優勢。積極在全球廣為輔導成立商會組織並輔導商會健全體質,以配合台灣當局推動全方位「外交」工作;鼓勵海外台灣商會協助「政府」與「友我國家」締結自由貿易協定,以利台灣產品拓銷國際市場。成立「全球僑商教育訓練中心」,擴大僑商研習機會,供「僑委會」推薦僑商自費參加,以增加僑商學習管道,提升專業能力。

  在僑生輔導工作方面,繼續擴大辦理「海外聯合招生委員會」招生系科範圍,強化海外升學輔導,加強運用各地留台校友會組織辦理招生活動,鼓勵並輔助各地留台校友會制作留台升學網頁,成立有關工作團隊,以東南亞僑生人數眾多的地區為重點,逐步擴大到其他地區,以期升學輔導工作由點擴大到整體面。同時擴大辦理東南亞保薦委員研討會及馬來西亞國民型中學升學輔導老師參訪團,鼓勵留台校友會爭取僑居國教育主管人員籌組教育觀摩團赴台訪問,加強其等認識台灣教育環境,以協助推動海外招生活動。

  張富美還在《當前僑務施政報告》中,對「政府」組織改造及文宣整合提出了幾項建議。她指出,目前「行政院組織法修正草案」正在「立法院」審議,一旦通過,依規定「外交部」將會與「僑委會」平行整併為「外交及僑務部」。此外,依「立法院」通過的「無線電視事業公股處理條例」,「僑委會」經營的「台灣宏觀電視」節目的製作,將交由「公共電視基金會」辦理。對此,必須要有慎密、妥善的配套措施,審慎處理和因應,才能確保建立的僑務工作成果,發揮正面功能,減少負面作用,以免造成無可彌補的傷害。她建議,未來的「外交及僑務部」設立時,起碼要有「僑政司」及「僑教司」等二個專責僑務政策規劃與執行合一的單位,負起反統戰及傳揚中華文化與台灣文化的功能。繼續推動僑務工作,以免僑務功能弱化,甚或消失。而未來「台灣宏觀電視」與公共電視整合時,希望仍然能夠維持「台灣宏觀電視」的特質與功能,以及包括「台灣宏觀網絡電視」在內的多元部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