慎防通貨膨脹吞噬經濟發展增長的成果 慎防通貨膨脹吞噬經濟發展增長的成果

  經濟財政司司長譚伯源日前指稱,今年下半年本地生產總值的增長可能沒有第一季度百分之十八點八那麼高,但全年的經濟增長有可能稍高於百分之十。他還特別提到,面對通貨膨脹漸高問題,政府尤其關切中下階層的生活環境改善,同時亦會採取力所能及的可行調控措施對待通貨膨脹。

  譚伯源司長的這番話,雖然並未將「經濟增長」與「通貨膨脹」直接掛起  來,但實際上他已有這方面的思考。亦即他已經意識,本地生產總值(GDP)的快速增長,可能會誘發甚至是促發通貨膨脹的發生。如果政府不把調控通貨膨脹的措施做在前頭,就極有可能會進一步加劇貧富懸殊,令到廣大低收入受薪人士不但享受不到經濟增長的成果,相反還將要被迫承受其「損害」,不利於特區政府提升居民綜合生活品質、構建和諧社會的工作。

  實際上,在繼二零零四年本地生產總值(GDP)增長達百分之二十八之後,澳門經濟在今年又將進入新的增長上升期。今年第一季度錄得了百分之十八點八的高增長率,如果不發生重大狀況,相信譚伯源司長所說的百分之十的全年增長率,就只能是作為政府的較為保守審慎的官方預測,而未能反映實質的增長情況。--有經濟學者預測,今年全年「GDP」的增長率,將可達到百分之十五以上。這將是繼二零零四年之後的又一個高增長紀錄。

  然而,歷史的經驗告訴我們,經濟形勢越好就越要保持清醒的頭腦,居安思危,正確引導,絕不能盲目樂觀。應當說,目前澳門經濟的運行和發展,正處於一個重要關口。把握 好了,就可順勢而進,使澳門經濟攀登上一個又一個的新台階;倘把握不好,就大勢不穩,使經濟發展在本身遭受過熱及泡沫化的危機的同時,可能也將會使經濟發展的增長幅度無法抵銷通貨膨脹的速率,變成「竹籃打水一場空」。

  其實,目前澳門經濟增長的數據,並非是以經濟「全面復興」的形式呈現,而只是依靠「一枝獨秀」的博彩旅遊業,再加上因幾家大型賭場酒店的興建而致固定資產投資增加而支撐。因此,這個「經濟繁榮」,是不全面的,過於集中在旅遊博彩業和固定資產投資;也並非是建基於堅實基礎的,隨時會受到各種因素影響而變成建基於流沙的基礎崩塌。--博彩旅遊業的業績,將受外部環境極大影響,不能做到「可操之於己」;各大型賭場酒店興建工程完成後,固定資產投資將會由旺轉淡,組成當今「GDP」趨旺的數據將會「金甌缺一角」。相反,還將會因出口工業繼續萎縮,中小企業因舖租昂貴和請不到人而陸續停業,使到澳門經濟結構更為畸形、單元、單薄,與中央政府「十一五」規劃對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的要求,背道而馳。

  最令人懮慮的,是「GDP」增長是否將會直接導致通貨膨脹率增高的問題。實際上,就在「GDP」增長百分之二十八的這一年,也是澳門的樓價舖租瘋長到令人咋舌的一年。盡管說,當時舖租、樓價的急速上升,與「GDP」的大幅成長,並無必然關係,但有間接關連,卻是明顯的。--因為博彩業的「金沙效應」、「個人遊效應」,使到「過江龍」地產商有了種種抬高舖租樓價的藉口,從而使當年的舖租樓價一下子跳升了百分之五十以上甚至是百分之百。結果,單就中小企業的經營場所租賃成本及居民的住房租購的領域內,百分之五十至一百的負擔增長率,就完全吞噬了「GDP」百分之二十八的增長率,完全得個「吉」。

  但與此同時,當年澳門居民的平均收入水平,並未與百分之二十八的經濟增長率同步。除了新投身博彩業的人士的收入有所增長,及後來公務員加薪百分之十左右之外,其餘各行各業受僱人士的加薪幅度不大,甚至是繼續「凍薪」。相反,由於受各種內外因素影響,結束了多年的低通脹甚至是負通脹 ?期,通貨膨脹率有所提升。盡管這次通貨膨脹的提升,與經濟學理論上的「紙幣發行量超過實際需要量」的成因並無任何關係,但卻也是令到澳門居民手中持有的貨幣貶值,因而購買力也同比下降,從而造成了「GDP」增長百分之二十八,居民生活品質卻是下降了的「剪刀差」。與此同時,也由於博彩業發展令到一小部份受薪人士(主要是指博彩業從業人員)「先富起來」,但博彩業及公務員以外的居民卻是實質購買力下跌,而致基尼系數有所增高,據說已增至四點八,到了危險邊緣。貧富懸殊又做成人心躁動不穩,怨氣流露,直接損害特首何厚鏵和特區政府的管治威信。中小企業因熬不住貴租而紛紛關門大吉,高士德、板樟堂等熱鬧商區「十室四空」,景觀有點「荒涼」,也與「GDP」增長百分之二十八的亮麗數字形成強烈的反差,甚至是帶有諷刺意味。

  今年的新一輪「GDP」增長周期,是否又將會誘發甚至是促發新一輪的通貨膨脹增長期尤其是舖租、樓價急升期?這未必是杞人懮天。但望財爺的「政府尤其關切中下階層的生活環境改善,並會採取力所能及的可行調控措施對付通脹」,是言而有信,坐言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