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扭扭捏捏了一個多月之後,謝長廷昨日終於宣佈接受民進黨中央的徵召,參選台北市長。謝長廷曾經說過,當到了全民都感動的時候才會站出來宣佈參選,但如今「全民感動」的時間點顯然是早已流逝,為何他卻反而跑出來參選呢?看來,除了是承受了不輕的「府」、「院」、黨壓力之外,還出於以下的幾個原因:
一、逮住了將有機會「漁翁得利」的時機。自發動「罷免案」之後,宋楚瑜的聲勢和民望已從谷底上升,大有追趕郝龍斌之勢。而就在此關鍵時刻,軍火掮客「涂太太」到台灣,民進黨「立院」黨團總召柯建銘聲稱「拉法葉案快破案了」,並暗示因郝柏村涉嫌涉案而將會嚴重衝擊郝龍斌的選情。在此消彼長之下,難保不會再重演十二年前的一幕;郝龍斌是黃大洲、宋楚瑜是趙少康,把泛藍在台北市百分之六十五的基本盤分薄扯半,而他謝長廷就將會「漁翁得利」,雖然只擁百分之三十五的基本盤,也可勝出。既然有此可能會勝的機會,被黨內喻為「智多星」的謝長廷,又豈能輕易錯過。
實際上,一個多月前謝長廷突然明確表態,「台北市不必等我」,除了是不滿他的「北謝南葉」佈局被「新潮流系」力挺的陳菊打破之外,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原因,就是葉金川退選,郝龍斌上升為國民黨參選人的「一號種子」。這個態勢,不利於當時氣勢低迷的宋楚瑜爭奪「黃復興黨部」和眷村的選票,在投票時將會發生「棄宋保郝」效應。而不若是國民黨倘提名葉金川,作為本省人的葉金川就有可能會眼白白地看著「黃復興黨部」選票被宋楚瑜擄走,從而再次發生十二年前「黃趙相爭」效應,謝長廷就將會成為「陳水扁第二」。
現在,郝龍斌將可能會被民進黨藉「拉法葉案反揭弊」而對其參選正當性提出質疑,宋楚瑜則因發動「罷免案」而民意支持度上升,就給民進黨再次操作藍軍「鷸蚌相爭」提供了絕佳機會。這是一個極為難得的機會,謝長廷如果再不緊緊將之抓住,就將會是「蘇州過後沒艇搭」。絕頂聰明的他,又豈會有不明之道理?
二、搶佔政治舞台的需要。自陳水扁宣佈「權力下放」,使謝長廷的黨內主要競爭對手蘇貞昌「坐大」之後,謝長廷更趨「邊緣化」。實際上,在「四大天王」中,除了蘇貞昌已成為「天王中的天王」,極有機會是代表民進黨出戰「二00八」的「真命天子」之外,呂秀蓮坐擁「副總統」頭銜,而且隨時會因陳水扁被迫下台而繼任「總統」;游錫(方方土)則因擔任民進黨主席而掌握黨權。只剩下他謝長廷是任何職銜也沒有,連一個通常是酬庸下台者的「總統府資政」,也因陳水扁決定不再續聘而不可得。長此下去,他將會進一步邊緣化,甚至會從政治舞台上淡出。即使是他甘於淡薄,一大群「謝家軍」成員為了自己的前途著想,也不會答應。
而謝長廷決定應召參選台北市長,則可防阻邊緣化,並有機會重返政治舞台中心:倘當選,在民進黨有可能會輸掉「二00八」的前景之下,他就將是民進黨內出任最高公職者,其政治地位儼然是一九九八年十二月之前的陳水扁,從而有機會以「陳水扁模式」覬覦「二0一二」。倘落選,也因「挺身承擔」和「一個人苦,可能讓眾人樂」,而以「非戰之罪」佔領民進黨內政治道德的制高點,在「陳水扁後」的黨內享有較高的道德聲望,隨時會因台海風雲變化而成為「時勢英雄」。說不好,因形勢使然,及其本人較為正面的兩岸政策立場所導向,成為第一位跨海與中共領袖握手的民進黨高層,開創台灣政黨政治以至中、美、台三角關係的新局,從而使自己也寫入歷史。
三、爭取成為藍軍推動「罷免案」及「倒閣案」的得益者。盡管到目前為止,蘇貞昌儼然成了「天王中的天王」,但目前到「二00八」仍有二十個月的時間,在台灣地區瞬息萬變的政治風雲中,「天王」也可能隨時會被打落「地獄」。何況,蘇貞昌的「蘇修路線」將可能會遭遇「獨派大老」強烈反彈,並向陳水扁施加壓力;而蘇貞昌月來在人事案等方面等於是刮陳水扁巴掌的舉動,也令陳水扁吃味。而且,蘇貞昌與「新潮流系」的結盟關係,也始終是陳水扁心中的一根刺。在忍無可忍之下,說不好就會仿效當年的蔣介石,以諸如「治水不力」之類的理由,再次「換馬」。另外,藍軍倘推動「罷免案」失敗,下一階段就是發起「倒閣案」。而「倒閣」僅需二分之一「立委」投贊成票即可通過,佔有過半席位並得到無黨籍「立委」奧援的藍軍,將是勝券在握。蘇貞昌被「倒」掉後,按照「憲政倫理」,陳水扁不可能再委他重任「行政院長」。此時,已是台北市長選舉過後,謝長廷爭取獲繼任並不存在「棄退」問題。
這就為謝長廷重返「行政院」提供機會。由於今年初謝長廷的辭職備受委屈,說不定陳水扁將會「良心發現」,為補償謝長廷而再次任命他出任「行政院長」。既然有此前景,謝長廷當然不會輕易放棄。但前提是謝長廷一不能繼續邊緣化,二必須有「功績」如為民進黨「挺身承擔」。而參選台北市長,就既可避防邊緣化,又是建立「政績」。選上了。有四年任期保障,即使陳水扁任滿及民進黨重新淪為在野黨,也「雷打不動」。落選了,也有出任盡管任期短但也是「一人之下」的「行政院長」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