罷免難成倒閣急煞車馬英九陷進退兩難

 最新一期的台灣《新新聞》新聞周刊評論說,最近台灣政壇流傳著一句話:「馬英九提出罷免之時,就是陳水扁解脫之日」。這句話講的一點也不誇張,因為國民黨主席馬英九才「硬起來」,喊出「罷免」兩個字,民調就創歷年來的新低點。當「貴公子」國民黨對上草莽出身的民進黨,國民黨零星的「煙火」還沒點燃,卻反被民進黨順勢「遍火燎原」,將了一軍。民進黨愈「錯」愈勇、風雨生信心,而國民黨的災難,看來才剛要開始。

  實際上,「罷免案」看來正陷於進退失據的境況。一方面,由於「憲法增修條文」所設計的「罷免總統門檻」畸高,剛擁有「立法院」過半議席的國、親兩黨黨團,根本就難以跨過三分之二同意的「門檻」。本來,馬英九曾有打算,在爭取到無黨籍「立委」的奧援之後,希望能拉攏、「策反」部份「綠委」,包括部份台聯黨「立委」,及民進黨內部份「呂系」、「擁謝」「立委」,使到「罷免案 」即使未能成立,所獲同意票也相當接近「門檻」,以在政治上對陳水扁造成極大壓力,迫使他自動辭職。但經過陳水扁一番「權力下放」、「清君側」及「捍衛本土政權」的權謀操弄之後,已凝聚了「綠委」的團結。相反,民進黨向南部「藍委」進行「反策反」,據說已有若干人鬆動,計劃在二十七日表決時「請假」。因此,「罷免案」的通過,比原先預想的更為困難。另一方面,藍軍發動「罷免案」,刺激了綠營反制,反而有助從來就沒有分裂的民進黨加強了整合。再加上「深綠」刻意模糊焦點、轉移視線,將「揭弊」與「反搗弊」操弄成了藍綠對決,從而使陳水扁走出困局,並反守為攻,祭出「安定牌」和「經濟牌」,將藍軍反誣為破壞台灣安定和搞垮台灣經濟的「罪魁禍首」。

  現在看來,馬英九已洞察到了這種由主動轉為被動的結果及轉變過程。而國民黨內部也已驚覺到了這一點。故此,當宋楚瑜提出倘「罷免案」未過,將提案召開第二次「臨時會」,力推「倒閣案」後,國民黨當即冷靜以對。一方面,是馬英九公開清楚表態,在二十七日「罷免案」還未決定之前,不談「倒閣」;國民黨一個時期,只做一件事情。既婉拒了「倒閣」的建議,又注意到不要「得失」宋楚瑜。另一方面,國民黨中常會決定,暫不推動「倒閣案」。在此情況下,未來很可能只有親民黨唱「倒閣案」的「獨腳戲」。由於缺乏國民黨支持,盡管「倒閣案」的「門檻」相對較低,只須三分之一以上「立委」連署,二分之一以上「立委」贊成,對「行政院長」的不信任案即告成立,「行政院長」必須在十日內提出辭職,但只要國民黨團不積極參與,單憑親民黨的不到二十名「立委」,是根本不可能「闖關」的。

  國民黨在吸取「罷免案」有可能「畫虎不成反類犬」的教訓之後,冷靜以對「倒閣案」,是正確的做法。其實,早在六月三日,本欄就已分析認為,冷靜下來思考,「倒閣案」卻牽涉著比「罷免案」更複雜的社會政治關係,必須盱衡清楚:

  一、按道理,「倒閣案」針對的對象是「行政院長」蘇貞昌而不是陳水扁。而蘇貞昌剛當上「行政院長」才四個月,並沒有甚麼劣績。相反,他的形象向來較為清廉,而且最近他敢於頂住陳水扁的淫威和「積極管理,有效開放」壓力,提出了朝向開放的兩岸關係新政策,而他的民意支持度也不低。因此,藍軍並無「倒閣」的合理性和正當性。倘然藍軍推動「倒閣案」,可能真的會引發民進黨的「悲情」、「受迫害」情緒,把已經低迷的民進黨士氣重新喚發起來。

  二、按照「憲法增修條文」第二條第五項規定,「總統」於「立法院」通過對「行政院長」的「不信任案」後十日內,經諮詢「立法院長」後,得宣告解散「立法院」。「立法院」解散後,應於六十日內舉行「立委」選舉,並於選舉結果確認後十日內自行集會,其任期重新計算。也就是說,「倒閣」後選舉產生的「立委」,是屬於第七屆亦即新一屆,而不是第六屆亦即延續現屆。而按前年「修憲」結果,從第七屆「立委」選舉起,實行「議席減半」及「單一選區兩票制」。但是,至今尚未完成因應「議席減半」及「單一選區」的選區劃分的工作。要進行「新一屆立委」的選舉,將如何選?

  對此,「中選會」發言人鄧天佑有所說法。他指出,「中選會」已將「第七屆立委選區變更草案」送到「立法院」。如果「立法院」尚未通過,但「立委」改選在即,「立委」新選區將依該「草案」辦理,因為「憲法」的位階高於「公職人員選罷法」。

  話雖這麼說,終究因為選區變更牽涉到各參選人以至各政黨的切身利益,依照一個尚未完成立法的法案所建議劃分的選區來進行選舉,必會引發紛爭。尤其是在「議席減半」之下,落選的人或選不好的政黨必不服氣,上街鬧事,引發嚴重政治後果。

  因此,「倒閣案」是看似容易成事,但成功後卻可能會引發社會紛亂及不利於藍軍的政治後果,還須慎重因應。

  現在看來,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促使了國民黨對「倒閣案」從熱衷轉為冷淡態度,那就是將會嚴重侵蝕現任黨籍「立委」的利益。也就是說,按「憲法」規定,「立委」為三年一任(從第七屆起改為四年一任),如果「倒閣」成功,「行政院長」在提出辭職的同時,有權呈請「總統」解散「立法院」。這就導致所有「立委」須提前一年多「下課」。然而,一年多前他們是經過艱苦選戰,過五關斬六將才當選「立委」的,而且耗費不菲,甚至有個別候選人擲下了過億元的選舉經費。要他們提前「下課」,當然是老大的不願意。而且,由於再次參選「立委」時,是名額減半及實行「單一選區兩票制」,盡管國、親兩黨已決定,實行現任者優先提名,但也不保證必能再次當選。這就等於是國民黨的「立委」在「倒閣」的同時也自己「炒掉」自己,當然會向黨中央和馬英九主席反彈。因此,這才促成了馬英九和國民黨中常會的「急煞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