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澳相對貧窮群體中出現「四化」現象 本澳相對貧窮群體中出現「四化」現象

 由澳門特區政府主導、港澳兩地專家聯手進行的「澳門居民綜合生活素質第二期研究(二零零六)」,將於七月上旬正式啟動。這是「綜合生活素質研究中心」改制為「可持續發展策略研究中心」後,所進行的第一項重大業務活動。也是繼去年進行的「澳門居民綜合生活素質現況調查(二零零五)」之後,並在這個調查的基礎上,組織進行深入及高層次的調查活動。這對於協助特區政府制定未來發展的戰略方針,具有突出的現實意義。

  在「澳門居民綜合生活素質第二期研究(二零零六)」的各項調查研究議題中,其中有一項是「貧富不均與相對貧窮」。這個議題,頗為切合實際。這是因為,澳門地區的「基尼系數」已經突破了零點四的國際紅色警戒線,甚至已高達零點四八,這在澳門地區所處的「第二階梯」亦即「較發達」的國家和地區中,是較為罕見的。如果不及時加以妥善解決,必將會嚴重影響澳門的和諧穩定。

  實際上,從「五一」大遊行中所折射出來的問題,就反映了澳門地區貧富懸殊極為嚴重的問題。盡管說,博彩業開放後,澳門整體經濟實力提升甚快,人均「 GDP」也超過二萬美元,把處於「第二階梯」的許多以「國(區)強民富」為自傲的國家和地區,遠遠拋在後頭。但實際情況卻是,有相當多的居民享受不到經濟發展的成果,相反生活品質比過去還有所退步,甚至是有不少家庭陷入「相對貧窮」以至「絕對貧窮」的境地。「五一」大遊行的參加者,大多就是構成「基尼系數危機」的基本元素,及家庭已陷入「相對貧窮」的一群。由於社會分配的不公,及曾為澳門社會繁榮進步流血流汗,卻未能享受到經濟發展的成果所形成的「不平」心理,早就化為隱伏的地火,只要找到適當的發泄口,就象火山爆發那樣,噴發出來。

  現今反映在「貧富不均」問題上的事實,是一部份人尤其是「五一」遊行的參加者或他們所代表的那一部份人群,在社會經濟急速轉型之下,他們的職場競爭能力日漸弱化,經濟收入也日漸下降。但與此同時,久已蟄伏的通貨膨脹率卻如受到經濟發展的春雷「驚蟄」復甦起來,並掙脫了多年的壓抑,好象是要「補償過去幾年的損失」般急速竄升。尤其是在住房指數方面,兩年間樓價與租金的升幅是倍數瘋長。在收入下降、支出上升的「剪刀差」拉大差距之下,他們的綜合生活素質如何,也就可想而知。

  因此,可以用「四化」來形容這一群佔人口比例不低的「相對貧窮」人士。這「四化」就是「低職化或無職化」、「貧困化」、「脆弱化」及「邊緣化」。其中的「低職化或無職化」,是在社會經濟轉型之中,他們的謀生技能、年齡、體力等條件,已難以符合職場的要求,從而導致求職困難,甚至是處於全失業狀態。社會資源與他們無關,即使是有也很少。套句政治術語,他們是勞動市場上的「無產者」,因而又基本上是「無權者」或「無智者」。倘再套用某些曾經很流行的政治理論,「無產者」一旦「動」了起來,就將會是「社會革命」。如是「流氓無產者」參與進去,再加上某些外來因素的介入,就將會走到其反面,社會秩序大亂。「五一」大遊行中的某些過激行為,就是一個警號。

  「貧困化」。指的是收入分配不多,一般只能維持生存和生活必需,生活質量不高,生活方式簡單,談不到發展和享受,高檔商品與他們無緣。有時還會碰到缺食少衣、饑寒交迫的境況。他們這些全月收入只有幾張鈔票,家無餘糧的「貧困化」人士,在聽到澳門地區人均「 GDP」突破二萬美元、庫房稅收接近三百億元的「捷報」時;他們這些根本就沒有退休保障的「貧困化」人士, 看到那些平均收入二萬元以上的「天之驕子」,得隴望蜀,只不過是退休公積金制度改革尚未完全滿足其要求,就進行「絕食」靜坐抗議時;將會發生甚麼樣的心理活動?相信他們會說,他們才真正有理由到公共場所進行絕食抗議,而且還不止是八個小時!--反正,他們的腸胃功能,早已因缺食少飲,而「鍛煉」得無比「堅強」,不進食兩、三個「八小時」,這並難不倒他們。

  「脆弱化」。他們在社會上、政治上完全缺乏競爭。他們雖然應當及盡可能靠自己的努力來爭取改善其處境,但是機遇不多,而且風險不少。經濟社會稍有風吹草動,首先受害。如物價上漲,他們首當其衝。在這方面,還出現了一種「返貧」現象。那就是:在過去幾年,雖然澳門整體經濟欠佳,但由於舖租便宜,一些自僱居民尚可擺個小檔,做些手作或售賣特色小吃,尚可渡日。而現在,由於舖租飛升,辛勤勞作所得尚不夠交租,只得被迫關門大吉,加入失業大軍。這是另一種的「脆弱化」現象。

  「邊緣化」。由於不佔有社會資源,也由於生活品質不高,他們處於社會的邊緣,在心理上擔心被別人看不起。即使輿論同情他們,也難以振作起來。他們有自卑感,有依賴心,有時會逆化為敵視社會和他人的人。

  因此,「澳門居民綜合生活素質第二期研究」將「貧富不均與相對貧窮」列為研究的議題之一,是正確的做法。不但是符合特首何厚鏵「以民為本」、「提升澳門居民綜合生活素質」的施政理念及目標,而且也有利於減少以至消除社會矛盾,實現社會公平,構建和諧社會,鞏固和發展「一國兩制」的成果。既然如此,這項研究工作就應腳踏實地、認認真真地去做,尤其是要深入「四化」家庭調查,而不要做些「花架子」門面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