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時一個多月的「台灣經濟永續發展會談」(「經續會」),接近尾聲,並將於明、後兩日舉行最後一次全體會議暨閉幕典禮。明天的議程有:「完善社會安全體系」、「提升產業競爭力」、「財政金融改革」的分組報告,後日則是「全球佈局與兩岸經貿」、「提升政府效能」的分組報告,及長達一百分鐘的大會總結報告,最後是陳水扁同與會者合影。但是,由於「全球與兩岸分組」昨晚舉行的第七次分組會議,經過三個小時的冗長討論,仍未能就其中的「兩岸直航」和「企業赴大陸投資上限規定」議題內容達成共識,倘該分組未安排在今日召開第八次分組會議,或是即使安排開會,但遭台聯黨代表繼續「搗亂」而仍未就最關鍵的這兩項議題達成共識的話,那麼,作為「經續會」的核心內容的「兩岸經貿」議題,在明、後兩日的全體會議及閉幕典禮上,就將會是「交白卷」,使這次重要性不亞於五年前的「經發會」的朝野就台灣經 濟政策進行平等協商討論的會議,功虧一簣。不過,也是在此「關鍵時刻」,昨日兩岸的官方通訊社--新華社和中央社,都分別發表了今年上半年兩岸貿易持續成長,上海口岸對台貿易有巨額逆差,及去年大陸台商企業有八成獲利,台灣工商界看重及熱衷於大陸市場等消息,相信對於「經續會兩岸分組」既是推動力(對「行政院」及大多數分組成員而言),也是壓力(對台聯黨代表而言),或許將會有助於蔡英文、吳劍燮及多數成員衝破台聯黨代表製造的障礙,解決所有未決的問題,使到「經續會」的「兩岸經貿」議題,能夠符合大多數台灣民眾的利益。
「經續會」是經蘇貞昌於今年三月八日作出批示而籌劃的,其主旨是「針對長期性、結構性、爭議性的經濟施政課題,邀集各界,廣泛徵詢意見,凝聚更大共識」。其討論方向,分「社會安全體系完善結構」、「經濟長期競爭力提升」、「全球佈局與兩岸經貿」等三項主議題。其中有關「兩岸經貿」的議題,包括有「如何尋求全球市場與中國市場的動態平衡」、「如何穩建推動直航、三通」等。這次會議的性質定位為諮詢性會議,會議結論會作為後續施政的參考,也希望能提供給「立法院」作為修法的參考。
由於在「經續會」召開之前,陳水扁對兩岸經貿踏煞車,提出「積極管理,有效開放」,故不少人都懷疑,「經續會」根本是被縛住手腳,不可能會有甚麼作為。為此,中國國民黨、親民黨都曾算不出席會議,而全國工業總會等工商團體也因台聯黨代表秉持李登輝旨意,杯葛「直航」、「三」等議題,憤而聲言要退出會議。鑑此,具體承辦會議的「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連忙「撲火」,聲稱這次由「行政院」召開的「經續會」與上次由陳水扁召開的「經發會」,有所不同,暗示「經續會」有一定的「自主性」。另外「經建會」還努力撇清「經續會」與「積極管理,有效開放」的關係,聲稱「積極管理,有效開放」與兩岸經貿政策寬鬆無必然關聯。並指出行政部門已經完成相關規劃,部分措施甚至已執行一段時間,蘇貞昌也已指示「陸委會」及相關部會在完成細節後,盡早公佈相關管理機制及規範,以消除企業界的誤解及疑慮。為此,「經建會」認為,盡管朝野對兩岸經貿看法並不一致,但不排除可以在若干原則性的問題上產生交集,這對兩岸經貿政策後續推動應會有積極的助力。「行政院」還強調,「政府」施政一定要考慮民意,「政府」也會虛心納合理的建議。因此,這次會議所達成的共識「行政院」一定會秉持「做實事,走正道」的原則,全力落實推動,大家對「行政院」要有信心。字裡行間,似乎是隱約含有在兩岸經貿問題上,就讓陳水扁去走他的「獨木橋」、「行政院」仍將會走自己的「陰關道」之意。
實際上,主持「兩岸經貿」分組會議的蔡英文、吳釗燮,確有與其過去的作為不一樣的表現,較為實事地對待直航、「三通」,取消台商赴大陸投資上限規定等議題,並指出,關於直航、「三通」問題,「政府」已於二00三年八月十五日公佈了「直航影響評估報告」,說明直航、「三通」不是「做與不做」的問題,而是「如何做」的問題,更微妙地是,「行政院」將陳水扁的「積極管理,有效開放」,「曲解」為「政府積極負起管理的責任,有效降低開放的風險」,以圖努力降低因「積極管理,有效開放」對兩岸經貿交流與合作的危害性和損害度。
蘇貞昌、蔡英文等人這樣做,除了是歷史大勢所趨之外,當然也與其「二00八」的佈局有關,是要藉著陳水扁「權力下放」之便,淡化「積極管理」,強化「有效開放」,從改善台灣經濟,獲得政績,及爭取中間選票。但不管是否挾帶了個人私利,畢竟對於兩岸關係以至台海和平,都有所裨益,符合兩岸人民的利益和意願。
然而,奇怪的是,參加會議的民進黨代表,可能是「欺負」受家庭弊案纏身而無暇它顧以至「跛腳」之故,對「行政院」提出的含有積極因素的議題,並未參加異議,倒是台聯黨代表處七流予以阻撓。除了是迫使蘇貞昌刪去「推動」等字眼之外,還力阻「直航」、「取消台商赴大陸投資上限規定」等議題通過,使之直到要開閉幕典禮的昨晚,仍未達共識。而由於會議是採「共識制」,因而這些議題全遭刪除,而李登輝還聲言將在明文發表聲討「經續會」的「散文」。看來,蘇貞昌、蔡英文也真的是「側著身子作戰」,想做一點兒好事也難為!
(台北專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