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經濟永續發展大會定於今、明兩日在台北國際會議中心舉行全體大會及閉幕式。「總統府」昨晚發出採訪通知,稱陳水扁將於今日上午出席全體會議的開幕典禮,並將發表講話。而「總統府秘書長」陳唐山昨日在出席民進黨中執會時則聲稱,「經續會」結論應落實陳水扁「積極管理,有效開放」原則,另外,與「總統府」關係密切的《自由時報》也刊登了《南部盛傳九月葉菊蘭接閣揆》的消息,聲稱若蘇貞昌因治安做不好,及仍在「經續會」上堅持往兩岸開放的路走,陳水扁不排除決定撤換閣揆,由「台獨烈士遺孀」葉菊蘭或「獨派」色彩濃厚的陳唐山接任,使到主張開放兩岸經貿政策的蘇貞昌備受壓力,極有可能會放棄暗中串同與會藍軍及工商界代表發動「翻盤」行動,恢復「兩岸經貿組」最後一次(實際上是加開)小組會中被刪去的「直航」、「三通」及撤銷台商赴大陸投資百分之四十上限內容的計劃。而昨日「行政院」發放新聞稿,聲稱「經續會將會翻盤」報導失實,即露出端倪。不過,也有人認為這是蘇貞昌的「欺扁戰術」運用,因為按照會議流程,陳水扁只是出席今日上午的開幕禮,致詞即離場。而大會審議「兩岸經貿組」的議程是明日才進行,「行政院」放出否認 「翻盤」的風聲,避免刺激陳水扁反彈而致詞中說出重話,就有利於明日在審議「兩岸經貿組」共識將進行「翻盤」。
實際上,自前晚在「兩岸經貿組」分組會議上,台聯黨代表耍賴導致「直航」等關鍵性詞句被刪去後,政壇上就紛紛流傳著不要推動開放政策的蘇貞昌設法「解套」的消息。有說是「行政院」將在未來回歸舊有方式,就個別政策與各方溝通後自行推動「直航」等開放政策的,也有說是蘇貞昌將訴諸民意,反制台聯黨的;也有說是將來必要時保留個案審查機制的。總之,蘇貞昌已將是否能在李登輝和陳水扁的夾攻之中,設法貫徹他的開放理念看作是確定他能否掌握完整行政權的主要依據,不會輕易退縮。當然,也不能硬碰,避免落得個謝長廷「出師未捷身先死」的下場。
因此,蘇貞昌最有可能採取的策略,是「表面說一套,背後做一套」。亦即在公開及正式的場合上,表態擁護陳水扁的「積極管理,有效開放」,但在實際行政操作中,卻是貫徹他的淡化「管理」,強化「開放」的政策方向。否則,在「二零零八」之爭中,他就沒有本錢去與強烈主張「三通」的馬英九去爭奪中間選票。
在此情況下,蘇貞昌的具體策略運用,可能是「螞蟻搬家」,循序漸進,積少成多,不露聲息。這也是另一種形式的「切香腸」策略。在「經續會」後,他會利用一切的「民意」機會(如民調構公佈有利於開放政策的數據),順水推舟地逐步推出開放舉措。其中開放大陸居民到台灣旅遊,常態化客貨運包機等,以原來就有此規劃並得到陳水扁認可為由,繼續推動;台商赴大陸投資百分之四十上限的鬆綁則不會一步到位,而是採針對產業綜合評估的方式,倘超越四成上限者不致對台灣造成就業問題,也沒有涉及高科技、關鍵零組件外流憂慮的,就可作個案審查,發出「通行證」。
「經續會」「全球佈局與兩岸經貿組」已達成的共識,主要的內容有:
--「政府應每年進行兩岸貿易與投資影響評估報告,並對外公佈,評估內容應涵蓋各項兩岸及總體經濟指標,中國大陸金融、經濟、社會風險評估,以及可能涉及之國安影響;若發現情況異常,應即採取必要因應措施,以降低兩岸經貿對整體經濟的風險。
--「政府」應積極推動攸關兩岸經貿秩序之協商議題包括台商投資權益及人身安全保障、兩岸經貿糾紛調度、智財權保護及開放大陸人民來台觀光等,並採取有效作為解決農特產品地名及企業公司名稱及商標在中國大陸遭到搶注及其他智財權被侵害等問題。
--要求中共當局承諾落實保障台商在中國大陸投資之權益及人身安全。
--放寬跨國企業邀請中國大陸員工來台召開會議及從事相關活動之人數及資格限制。
--適度放寬企業邀請中國大陸商務人士來台限制。
--完善中國大陸商務人士來台相關安全管理配套。
--在加強吸引外國觀光客之前提下,推動開放中國大陸旅客直接來台觀光(第一類),並確立以下政策底線:一、堅持台灣主體性,絕不為開放而損害「國家主權」;二、完善相關安全管理配套(如總量管制、團進團出),預防可衍生的負面影響;三、接待能力及相關配套措施必須完善,以維持高品質旅遊。
--兩岸金融往來政策:一、在確保「國家主權」及安全前提下,兩岸政府應進行對等協商並簽署協議,建立兩岸金融監理制度,並就開放銀行在中國大陸辦事處升格分行及參股中國大陸銀行相關政策事宜,綜整各方意見,研提風險評估報告;二、持續推動兩岸協商簽署證監備忘錄,並在審慎風險控管機制下,研議開放台灣證券商之海外子公司投資中國大陸證券公司,並開放證券、證券投資信託公司及其海外子公司得投資中國大陸基金管理公司。
--兩岸直航:一、兩岸直航的實施,須在確保「國家主權」及安全前提下,由兩岸政府進行對等談判簽署協議後付諸實施,以符合「國家」最大的利益;二、兩岸直航應在簽署協議付諸實施後,循序漸進,以穩健有序的步驟,繼續推動。
(台北專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