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有企事業應審慎處理收購TVB股權問題

上星期,香港媒體突然刊發九十九歲的傳媒大亨邵逸夫患肺炎入院治療的新聞,隨即又引發多個財團有意收購邵逸夫所持「TVB」股份的消息。本來,正為自己已經年邁,而家族中又無人願意接棒經營「TVB」而苦惱的邵逸夫,要出讓自己所持「TVB」股份,是很正常的事。但由於曾經因被民進黨當局懷疑其控股資本是來自「香港中資」,因而幾乎要吊銷其牌照的台灣「TVBS」,是香港「TVB」的全資子公司,而傳聞中有意收購邵逸夫所持「TVB」股份的幾個實體或個人,又是內地的國有企業或機構,包括由中央政府直接掌握的中央電視台,倘若傳言屬實,就將更為坐實民進黨當局對「TVBS」的指控。因此,一宗本來只不過是普通商業行為的「TVB」股權交易活動,就變成了具有高度敏感性的「中資媒體入侵台灣」的政治問題。徒授人以柄,讓民進黨當局抓到攻擊、污蔑北京對台政策及作為的把柄。此事如果處理欠妥,將會引發極為負面的政治後果,甚至將會在客觀上干擾和破壞中央的對台政策,必須慎重為之。

實際上,盡管民進黨當局為了擺脫當今的重重困境,可以在不涉及政治的經貿議題上採取有限度的開放措施,並以召開「經續會」的方式,找來朝野各政黨及工商團體、學者為其「背書」,但在涉及政治尤其是所謂「國家主權與安全」的敏感問題上,卻是仍以與大陸為敵的心態,從法理上到道德號召上,都採「嚴防死守」政策。其中又以兩岸媒體交流方面為甚,限制極為嚴苛,連本已獲准赴台灣駐點採訪的新華通訊社、《人民日報》的記者,都被逐出台灣,並收回對他們赴台駐點採訪的許可。

這種心態,在對待電子媒體尤其是電視台時,反映更為強烈。由於在台灣民眾的閱聽習慣中,平面媒體亦即報紙只是在都市中流行,而佔人口六成左右尤其是中、南部的農民,全靠從電視新聞報導中獲取新聞消息。而台灣地區的多家二十四小時電視新聞台,又是滾動式地密集播出新聞,再加上進行「現場連線」播出,所起「輿論號召」作用,也就十分強烈。其中,二000年八月間的「八掌溪事件」,如果只是平面媒體「欠缺視覺震撼效果」的報導,是並不會對民進黨當局造成那麼大的衝擊的。但因為是各家二十四小時播出新聞的電視台進行現場直播,從四名工人在洪水急流中求救、自救,到電視觀眾們眼巴巴地看到他們被洪水沖走,全程播出,這才使全台電視觀眾受到極大震撼,從而造成了陳水扁上台之後的第一次政治危機,其民意支持度由原先的七成多一下子驟跌至三成多,還迫使「行政院」副院長游錫?擔當「替罪羊」而辭職。既然如此,民進黨當局就十分著緊電子媒體的資本結構,嚴禁大陸資金直接或間接參股,對其進行「輿論顛覆」。二00三年十月修訂「兩岸關係條例」時,盡管在許多經貿及民間交往議題上有所放寬,但對大陸資金注資台灣媒體,仍然是採「嚴防死守」立場。而且,還利用情治機關出面,製造假情報恐嚇立場傾向「泛藍」的平面和電子媒體。「調查局」就曾在不同場合聲稱,根據他們所掌握的情資,有十七家台灣媒體程度不同地接受了大陸資金,其「警告」、「恐嚇 」的意圖,十分明顯。

台灣有線電視台「TVBS」因含有由被視為「極藍」的李濤所主持、邱毅等「名咀」作常客,並在此大爆陳哲男、趙建銘等所涉弊案案情,從而掀起一波又一波政治風暴,因而幾乎沖垮陳水扁統治基礎的「二0一0全民開講」節目,更是被民進黨當局視為頭號大敵。為了報復和懲罰「TVBS」,民進黨當局想盡了辦法,但在「新聞自由」和「言論自由」普世價值的震懾之下,他們無法抓到什麼把柄,最後只好從「TVBS」的資本來源中入手並大做文章。他們抓住「TVBS」是香港「TVB」的子公司,而「TVB」的大股東邵逸夫爵士與大陸關係良好,及「TVBS」的資本結構抵觸《有線電視廣播法》中有關「外國人直接或間接持股合計不得超過百分之五十一」等規定的「把柄」,透過「新聞局長」姚文智,下令要處罰「TVBS」並揚言要撤銷其牌照,從而釀發起一股政治風波。盡管後來因「內閣」改組,隸屬於「新潮流系」的新任「新聞局長」鄭文燦,因曾是「野百合學運」領導核心小組成員,又長期擔任民進黨文宣部正、副主任,對「新聞自由」和「言論自由」有正面認識,特別是深刻感受到「懲罰TVBS」的反彈力度,才撤銷了對「TVBS」的處罰決定。

既然有此背景,倘若中央電視台或是據說是由國家副主席曾慶紅的胞弟、中央文化部特派員曾慶淮主持的「中華文化城」有意收購「TVB」控股公司邵氏兄弟的股權,就必然會給「TVB」的台灣子公司「TVBS」的生存帶來衝擊。實際上,「陸委會」主委吳釗燮和「新聞局長」鄭文燦都抬出了「兩岸關係條例」等相關法例,作了「預防性阻嚇」。台聯黨「立院」黨團更是邀請「陸委會」、「NCC」、「新聞局」等單位,就「中資入主TVBS」進行專案報告。即使是以「泛藍」人士為主的「NCC」,也聲稱將「依法行政」,配合「陸委會」、「投審會」的處罰決定辦理後續事宜。

本來,中資入主香港媒體事業,就已充滿了高度的政治敏感性,在客觀上將會給「一國兩制」事業帶來不良觀感。而由於「TVB」在台灣有子公司,倘中資收購「TVB」,就更是將會給中央對台工作帶來破壞性的負面後果。不但是坐實民進黨當局的污蔑及指控,而且也可能會讓陳水扁抓到轉移焦點,讓其得以從弊案困境中擺脫出來的機會。更現實的是,正直的台灣傳媒工作者將失去一個繼續追揭陳水扁家族所涉弊案的有力工具。作為接近中央權力核心,並對中央對台工作政策十分熟悉的中央電視台和曾慶淮先生,不宜只顧埋頭拉車而不顧抬頭看路,更不宜因好大喜功而躁動,而應當冷靜、審慎地處理好收購「TVB」股權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