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民黨昨日下午召開每周例行中常會,議題是就馬英九接任黨主席後,黨產變化情形完整公佈。會中由副秘書長兼行管會主委張哲琛進行完整報告黨產變化,並由負責處理不動產回贈的李永然律師說明處理情況。據報告稱,一九九四年國民黨黨產為新台幣三百八十五億元,一九九八年最高鋒有九百一十八億元;截至今年七月,黨產剩兩百七十七億。在李登輝擔任主席十二年間,投資黨產失敗金額高達四百二十七億元。
國民黨昨日正式提出黨產報告,最主要原因是要兌現馬英九去年競選黨主席時許下的任職一年後將公佈清理黨產結果的諾言。但與此同時,還有幾個「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政治意圖:其一是要卸下「國庫通黨產」的「原罪包袱」,為國民黨主席馬英九在二零零八年「總統」選舉時的勝選之路掃清一個主要障礙;其二是「打李」策略之需,在「百萬人倒扁運動」的戰場之外,趁亂另行開闢第二戰場,既是要掩飾國民黨不方便直接參與「倒扁運動」的窘境,又是要提前為「二零零八選戰」清掃戰場。
實際上,對於民進黨而言,國民黨的黨產問題,一向就是攻打國民黨的「有力武器」,而且是屢試不爽,出手必贏。為此,馬英九在參加極有可能將會奠定二零零八年「總統」選舉的「泛藍共主」候選人基礎的國民黨主席選舉中,就既是為爭取黨員的選票,也是要提前出手,清掃極有可能會成為在二零零八年「總統」選舉中被民進黨當作是「進攻利器」的黨產問題,因而在其競選政綱中,作出了就任主席後將積極處理黨產,並在就任主席一年時正式提出黨產報告的承諾。馬英九當選主席後,積極落實自己的競選主張,出手凌厲地處理了國發院土地及中央黨部大樓等多項不動產及「中視」、「中影」等傳媒機構,放下「包袱」,輕裝前進。而在就任黨主席一周年後的第一次中常會,亦提出了完整的黨產報告。這一著,既是「用兵如神」,搶在民進黨人「發難」之前,先行卸下黨產「包袱」,使民進黨日後失去攻擊國民黨的一個重要標靶;也是「巧合撞正」--在民進黨前主席施明德發起「百萬人倒扁運動」之後,引發民進黨集團驚恐萬狀,連忙進行反制,在猛揭施明德的「私德問題」的同時,也再次把矛頭指向了國民黨黨產,發動「公民連署追討黨產」行動,希望能在最快時間達到八十二萬人的連署目標,以圖在明年「立委」選舉時,同步舉行「討黨產公投」。民進黨意圖以「追討黨產」的議題,來轉移人們對「倒扁運動」的關注視線。而國民黨恰在此時,公佈黨產報告,就可在一定程度上,對民進黨的「公投討黨產」運動產生抵銷、反制作用。
另一方面,國民黨也趁公佈黨產報告之機,順道「修理」李登輝,掀起一股「打李」小高潮。「打李」的「武器」,就是這份黨產報告羅列李登輝在黨主席任內,投資損失了四百二十七億元,並聲言要向李登輝追回這筆錢。此舉可說是「一箭雙雕」:一是即時效應--在施明德發動「百萬人倒扁運動」後,國民黨出於種種政治原因考慮,而不便直接介入。這就使一向主導「打扁」的國民黨,一下子陷於被動。甚至因馬英九的「謀定而後動」,而遭深藍人士「反嗆」,眼看就要落得個邊緣化。國民黨在此時藉著公佈黨產報告「打李」,開闢第二戰場,使到國民黨在台灣地區的「反綠」政治舞台上仍能保住「半壁江山」,而且也能奪回深藍群眾的人心,因為他們「仇李」之恨更甚於「仇扁」,這就使國民黨得以避過「邊緣化」的危險。其二是中期效應--據說,國民黨高層評估,在二零零八年「總統」選戰過程中,對馬英九最大的打擊可能,將是曾經在台北市長選舉中,保證馬英九是「新台灣人」身份的李登輝。倘若屆時李登輝跳出來否定或「收回」對馬英九「新台灣人」的保證,就將會對意圖實施保持中道,在鞏固泛藍選民票源的同時,爭取中間及淺綠選票策略的馬英九,形成震撼性的打擊。因為「新台灣人」也者,「外省囡」已經認同了台灣這塊土地,並與原居民融為一體。而這些原居民,除了小部份是泛綠的基本盤之外,大份是並無明顯的意識形態者。馬英九本身的清流、守法、廉潔,再加上「新台灣人」的形象,就是爭取他們「投藍」的保證。如果「新台灣人」的原創者李登輝「收回」這個「封號」,對馬英九爭取這部份票源就相當不利。現在馬英九是「先下手為強」,藉黨產問題狠狠「修理」李登輝,打掉他的氣焰,削除其屆時「打馬」的正當性和合理性。
正因為馬英九將公佈黨產報告的性質,由原先的「防御性」改變為「進攻性」,他昨日在中常會上,就並沒有像過去曾說過的那樣,就黨產問題道歉,而是提出了「面對歷史,就事論事;誠實檢討,徹底清查;依法處理,完整交代;交付信託,退出經營」的處理黨產原則,不卑不亢,尊嚴誠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