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民進黨前主席施明德發動的「百萬人倒扁運動」中,有兩大政治力量最為尷尬。其一是藍軍陣營,其二是以李登輝為精神領袖的台聯黨。在前者來說,雖然贊同施明德的「倒扁」政治主張,但擔心表態支持並直接介入,就將會使這場運動的性質,由原來的「不分藍綠,全民倒扁」演變成「藍綠對決,政黨惡鬥」,使之失去其道德價值。因此,無論是本來就主張「謀定而後動」的中國國民黨主席馬英九,還是曾在「罷扁」、「彈劾」、「倒閣」問題上表現激進的親民黨主席宋楚瑜,都表態雖認同施明德的「倒扁」政治主張,但卻不會以黨的名義支持及介入倒扁行動,惟並不反對黨員以個人名義參加。而對後者而言,「倒扁」本來就符合李登輝由呂秀蓮繼任「總統」、王金平「組閣」,以延續「本土政權」及接收民進黨政治資源的戰略意圖,但又擔心「倒扁」後導致民進黨分崩離析,更陷低迷,將會讓藍軍乘虛而入,趁亂「上下其手」,在二00八年「總統」選舉中實現再次「政黨輪替」,從而終結「本土政權」。因此,也不主張台聯黨動員其成員支持和參與「倒扁運動」,但又要擺出「中立」姿勢,作出了既不「倒扁」又不「挺扁」的決議。
從目前形勢發展態勢來看,兩大政治勢力都有失控的可能。一方面,在藍軍而言,由於明年底的「立委」選舉將改制為「單一選區票制」,及實施名額減半,不少藍軍現任「立委」擔心現在不站出來參與「倒扁」,就將會陷於邊緣化,流失選票,因而蠢蠢欲動,要在「倒扁運動」中表現自己的政治主張。因此,柯俊雄、朱俊曉、李復興、林滄敏、吳光訓、張碩文、羅明才等本來就並非是「政治明星型民代」的國民黨籍「立委」,意圖透過參與「倒扁運動」,在自己身上鍍上一層「政治金箔」,昨日跳出來進行「全民倒扁串聯救台灣,號召人民挺身而出」的活動,號召民眾支持施明德,並決定「倒扁」靜坐開始後將發動宣傳車宣傳,幫忙集結支持者前往參加。此事讓被認為是「李登輝機關報」的《自由時報》暗中竊喜,公開預言「盡管百萬人倒扁總部一再淡化挺藍挺綠色彩,但施明德發起的百萬人民倒扁活動,最終仍朝藍綠對抗演變」。
至於台聯黨方面,也發生了一些微妙變化,開始有一些成員公開「嗆扁」。前日,台聯黨雲林縣黨都主委廖文生就在被視為「大中國主義」的《聯合報》發表題為《一個台聯主委 的心聲--阿扁別再騙了!下台吧!》的評論文章,聲稱他既不認同施明德,但也不認同陳水扁。因為陳水扁對有恩於他的李登輝、有功於他的台聯黨打擊不手軟,打了摸頭,摸了再打毫不客氣。為此,廖文生質疑陳水扁:你仁慈嗎?你謙卑嗎?並最後質問陳水扁:你還不下台嗎?
廖文生此文,一刊出即震動台灣政壇,更驚動了台聯黨。台聯黨中央迅速發表聲明指出,廖文生投書文章為個人意見,不代表台聯黨立場,但此舉已明顯違反中執會「要求台聯黨內公職人員不得參加或介入任何有群眾衝突之虞的倒扁、挺扁相關活動」的決議。因此,將於近期將廖文生移送紀律委員會處理,並呼籲黨內所有公職人員不得再有違反中執會決議的行為。
但在當日下午,台聯黨又以發佈「新聞稿」的方式發出「更正聲明」,聲稱廖文生投書文章是個人意見,不代表台聯黨立場;但台聯黨尊重個人的言論自由。稍早前發佈的「新聞稿」,是內部作業疏失,因而發出「更正聲明」。不過,台聯黨仍然重申,有鑑於近日倒扁挺扁的衝突不斷,恐有釀成流血衝突之虞,台聯黨中執會已於二十一日做出「要求台聯黨內公職人員不得參加或介入任何有群眾衝突之虞的倒扁、挺扁相關活動」決議,違者依黨紀處分。
台聯黨中央在一天之內,對廖文生的「嗆扁」文章來了個「否定之否定」,表面上看,可能是在廖文生的反彈之下,覺察到「批廖」是混淆了「言論自由」與「參加或介入任何倒扁、挺扁相關活動」的分際--前者是「言論」,後者是「行動」;但卻折射了台聯黨要在已經刮起的「倒扁」猛烈風暴中,保留自己迴旋空間的意圖。以免被外人認為「批廖」是在保扁」、「挺扁」,從而模糊了李登輝本來就不爽陳水扁的焦點,甚至是流失「倒扁」成功後,組成「李呂王同盟」,接收「本土政權」的正當性和合理性。
何況,廖文生這篇文章的主旨,已經表達了既不認同施明德也不認同陳水扁,亦即既不「倒扁」也不「挺扁」的立場。故即使是撇除「言論自由」的因素,也沒有違反台聯黨中執會的決議。更重要的是,這篇文章的全文內容,都是批判陳水扁欺騙台灣民眾,尤其是對李登輝「忘恩負義」的「惡行」,這看在李登輝的眼中,可能還認為這是為他出一口「烏氣」!
由此看來,李登輝對「倒扁運動」的「三部曲」--陳水扁下台的機會很大;要喚醒「本土再生力量」,為「本土政權」延續香火;以呂秀蓮取代陳水扁,並組成「李呂王同盟」,設法接收民進黨資源--,仍是台聯黨的戰略目標。而「批廖」之舉,是抵觸這個戰略目標的,至少是將會令人誤認為台聯黨「護扁」、「挺扁」。因此,台聯黨才會有趕忙發出「更正聲明」之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