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永利」、「星際」、「新葡京」等大型賭酒店的即將開業,及「威尼斯人」、「美高梅金殿超濠」、「皇冠」、「夢幻之城」等大型賭場酒店將陸續落成,澳門的人力資源問題將更形突出。據表示,未來幾年間,澳門需要輸入十萬外勞。實際上,現在連當初激烈反對輸入外勞的網上言論,現在也實事求是地承認確是有以外勞來補充本地勞力不足的必要了。甚至還有言論認為,倘本地區果真無法提供,就宜開放荷官輸入外勞。但與此同時,現時仍未能就業的一萬餘名「失業工人」,因是屬於結構性失業,卻無法在「人力資源緊缺」中受惠。而且,在拱北口岸和澳門出入境事務局抓緊對「車仔黨」的管限之下,這部份難以融入就業市場的居民也被迫賦閑在家。因此,失業工人「五一遊行」的致發因素和陰影仍然存在。如果處理欠妥,在社會上一片「放寬輸入外勞」的呼聲中,及特區政府因應博彩業和其他各業發展的實際需要而加大輸入外勞力度的環境之下,說不好某些工運團體還將會發動「反外勞,要工作」的示威遊行。因此,政府有關部門宜防患於未然,以疏導不是湮塞的辦法,盡早消化這一萬多人的就業問題,將不穩因素「消滅在萌芽狀態」。
從「五一遊行」後勞、資、官合辦的「職業配對」活動看,號稱「失業」的一萬餘人,除了寧願領取失業津貼也不願工作等「假性失業」者之外,大部份是因年齡、文化水平及職業技能等問題而無法適應社會和經濟轉型。尤其是其中的建築工人,無法勝任當今大型賭場酒店興建工程的高技術工作。持平地說,造成這種情況,並非是這些落伍的建築工人的過錯,他們是過去十多年本澳建築地產業陷入低潮的犧牲品。--在這十多年間,澳門建築業幾乎陷於停頓狀態,原有的技工沒有機會提升自己的技能,更沒有年青人投身建築行業,因而形成了「技能脫節」。當各大型賭場酒店工程陸續上馬,他們有工開時,他們的技能已適應不了新工藝、新技術的需要。正因為如此,在較早前的「職業配對」活動中,部份有意到大型賭場酒店興建工程地盤工作的建築工人,卻未被錄取,因為他們的技能不符合要求標準。
如何解決「有人冇工做」的矛盾?看來,政府有關部門還應根據「失業工人」的特點,採取靈活手法,主動創造一些適合他們體力、技能的工作,提供給他們。比如,配合幸運博彩業發展和內地居民「個人遊」方興未艾,結合當前政府庫房較為充裕的情況,對市容進行全面整治,各個街角空地進行修整、美化、綠化。這些較低技術要求的工程,相信那些「失業工人」是完全可以勝任的。當然,政府應向獲得工程批給的公司附加條件,必須吸納及消化本地區「失業建築工人」。又如,現在本澳各處都有大型建築地盤,施工車輛在運輸地盤廢料或混凝土等過程中,往往有泄漏於馬路上的情況。但政府有關部門不知是疏於處理,還是人手不足,往往使之未能及時處理,而影響市容及交通。--嘉思欄行車天橋路面上的混凝土殘渣,已經多月至今仍未見清理。政府就宜由民政總署或土地工務運輸局出面,招聘若干「失業工人」,每日巡視各街道,及時清理這種建築工程遺物及其他的廢棄物,以保障交通安全。再如,隨著機動車輛及內地「個人遊」遊客增多,各個街口經常出現人車爭道、行人不遵守交通燈號亂過馬路的情況。不但是造成交通混亂,而且也對交通安全造成威脅。但以警局交通廳的緊缺人手,又不可能派出更多的交通警員維持秩序。相關部門就宜將部份「失業工人」組織起來,對他們進行必要的培訓,然後安排他們在較多行人過馬路的各個交通道口執勤維護秩序……等。這樣,就可把現時的「失業工人」消化相當一部份,使他們也能享受到經濟發展的好處,從而進一步降低失業率,更重要的是消除不安因素,使特首何厚鏵「構建和諧社會」的理念獲得有力保證。
當然,涉及上述各項工種的政府部門,可能是並無招聘消化「失業工人」的預算,也沒有專門管理這些「失業工人」的部門之設。因此,特區政府有必要建立一套機制,由勞工局出面及主導、協調各相關部門,予以統籌處理。亦即是由勞工局協調各相關部門,研究及決定增設相關的臨時工種,並由勞工局分配安排工人。至於所需的薪酬支出,既可以是由勞工局統一支付,也可以是由各相關部門支應。但不管如何,在編制年度的「財政預算」時,就應將此筆開支考慮進去,或是另立一筆專項基金,作為僱聘這些「失業工人」的專項支出預算。
總之,事在人為。特區政府和各相關部門,應以主動、進取精神,想辦法、出主意,創造更多的有利條件,讓屬於「結構性失業」的一萬多居民,也能做到「人人有工開」。而不是忽略他們的需要和就業意願,更不能因人力資源緊張而輕忽仍有一群「失業工人」的存在,尤其是輕視「五一遊行」致發因素仍然未能完全消除的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