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新聞社昨(六)日從蘇州發出的電訊消息稱,世界著名建築大師貝聿銘的「封刀之作」--蘇州博物館新館,昨(六)日正式開館。貝老遠涉重洋返回故鄉蘇州,親自為博物館揭幕。國務院總理溫家寶發來賀信,祝賀蘇州博物館新館開館。文化部部長孫家正出席了開幕式。中新社的電訊稿還特別強調,被貝老親切稱為「小女兒」的蘇州博物館新館,很得貝老寵愛。昨日開館的日期是貝聿銘親自定下的,專門挑選在中秋佳節,取意「團圓」。貝聿銘從蘇州走向世界,載譽而歸,最後的一件作品又在蘇州,是一個大團圓。
一個地級市的博物館新館的開幕,得到了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和文化部部長孫家正的「背書」,除了貝聿銘本人的「世界著名建築大師」的榮銜之外,可能也是衝著蘇州博物館新館是「貝聿銘封刀之作」而來。當然,不排除也有蘇州是貝聿銘故鄉的因素。既然如此,這就給也是由貝老設計,而且也曾一度稱為「貝聿銘封刀之作」的澳門科學館工程,構成極大「壓力」。--當二零零八年澳門科學館工程完工並舉行開幕禮時,澳門特區政府就必須爭取到職務不低於國務院總理的國家領導人致發賀信,也必須邀請到職務不低於部長級的中央政府官員親自來澳出席開幕式。因為澳門科學館同樣也號稱為「貝老封刀之作」,倘沒有較高級的國家領導人和中央政府官員為之「背書」,就顯得極不對稱。何況,澳門的行政區劃是特別行政區,在行政位階上比「省、自治區、直轄市」還要稍高一些,也就當然是遠高於作為地級市的蘇州市,這個「相對稱」就十分重要而敏感了。
不過,正因為澳門特區是「一國兩制」國策的產物,而澳門科學館的興建及落成,不但是在物質上具有帶動澳門旅遊業和會展的發展,延長旅客留澳時間,及推廣本澳的科學教育的意義;而且在精神上,也符合中央政府和澳門特區政府都提出的「構建和諧社會」,及特首何厚鏵提出的「提升居民綜合生活素質」的精神,因而就具有較為特殊的意義。故而相信,屆時必將會有比文化部長更高位階的中央政府官員來澳為它剪綵。實際上,香港迪士尼樂園開幕時,中央主管港澳事務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家副主席曾慶紅就親到香港剪綵。因而在澳門科學館開幕時,相信也能得到與香港迪士尼樂園同等的「待遇」。
何況,從時程上看,澳門科學館開幕的二零零八年是澳門特區的發展進程中頗為重要的一年,既是第三任特首和第四屆特區立法會選舉的前夕,也是「澳門基本法」附件一《澳門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的產生辦法》,及附件二《澳門特別行政區立法會的產生辦法》中,「二零零九年及以後」特首及立法會的產生辦法「如需修改」(按:「如需修改」並不等於「必須修改」)的前一年,因而就必然會是社會上風起雲湧,各種不同意見紛陳的一年。具有國家領導人位階的中央政府官員藉著澳門科學館的開幕,來澳進行「安定人心之旅」,也應是中央政府領導技巧的體現。
號稱為「貝聿銘最後的一件作品」、「貝聿銘封刀之作」的蘇州博物館新館,已於昨日正式開幕了,同樣也曾號稱「貝聿銘封刀之作」的澳門科學館的「最終建築設計方案」,卻是在今年九月間才定案。這就使人產生「時光倒流」的感覺,並發出一個疑問:究竟哪一件作品,才是「貝聿銘封刀之作」?到二零零八年澳門科學館開幕時,倘內地新聞媒體又象昨日那樣大肆炒作「貝老封刀之作」,豈非是陷貝老於不義?
其實,號稱「貝聿銘封刀之作」的,還不止是蘇州博物館新館和澳門科學館,仍有其他的一些作品。實際上,筆者手頭上就有如下的資料:成都的天府廣場,及中東卡達的伊斯蘭藝術博物館,將於今年底完工,明年開幕。這也就難怪台灣一家報章昨日議論,雖然蘇州博物館強打「貝聿銘的封刀之作」為訴求,但是在這個「小女兒」之後還有「妹妹」。
還有,成都天府廣場工程在為自己「造勢」時,還聲稱「這是貝老在國內的唯一作品」。那麼,北京的香山飯店,香港的中國銀行大廈,蘇州的蘇州博物館新館,澳門的澳門科學館,算不算是「位處國內」?如果算是,天府廣場又何來「貝聿銘在國內唯一作品」之有?須知道,即使是撇開蘇州及「境外」的香港、澳門不計,北京的香山飯店,已早在二十年前就落成並接待旅客了,天府廣場又有甚麼資格說自己是「國內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