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宋楚瑜堅持要參選台北市長,宣佈了國親整合失敗,亦可被視為國親分裂的重要標誌。但昨日宋楚瑜一句「馬英九是好人,但身邊壞人充斥」,似是又預留了宋楚瑜與馬英九之間進行「個人合作」的空間。但吊詭的是,仍是從這句話可以看出,宋楚瑜是由於「個人恩怨」,而不惜揹上「破壞國親合作」的罵名。
實際上,從宋楚瑜宣佈參選台北市長後橘營內部的幾次放話中,都隱伏了橘營對國民黨的種種恩怨。其中又似乎是集中在如下幾點:
其一、宋楚瑜耿耿於懷二000年「總統」選戰,馬英九「發放假民調」,「害」得宋楚瑜落選。誠然,宋楚瑜對二000年「總統」選舉,他從一直民調超高、氣勢暢旺而最終只以些微差距落選,心中有氣,確是可以理解。但這並非是因為「馬英九發放假民調」而致,問題是出於李登輝在作梗。而且,最關鍵的原因,還是李登輝的愛將楊吉雄拋出「興票案」,使宋楚瑜的選情發生重大逆轉。由此,即使在投票前國民黨沒有發放號召泛藍支持者「棄保」的「假民調」,宋楚瑜也難以扭轉戰局。何況,馬英九當時任「連蕭配」發言人,有關「連蕭配」的各種對外公開發言,當然是由馬英九執行,故即使那份民調是假的,也怨不得馬英九本人。
其二,馬英九當選中國國民黨主席後,委任關中為副主席,詹春柏為秘書長,被宋楚瑜視為堵塞了他「歸隊」國民黨的前路。關中與詹春柏二人,在當年宋楚瑜任國民黨秘書長時,分別出任副秘書長和組工會主委。宋楚瑜對此二人存有「瑜亮情結」,因而矛盾尖銳。後來,宋楚瑜趁國民黨敗選機會,取得時任黨主席的李登輝的支持,將此二人「掃地出門」。而馬英九當選國民黨主席之後,卻讓此二人捲土重來,並且出任更重要的職位,做自己在黨務工作方面的重要幕僚。本來有意重返國民黨的宋楚瑜,先是對自己能量估計過高,對連戰不服氣而錯失出任副主席兼秘書長這一重要位置的機會,後是不願與關中、詹春柏同事而最終自我關閉重返國民黨之大門。如果說,前一次失之交臂是自己的責任的話,那麼,後一次則並非是自己的主動所為了。因此,宋楚瑜的「馬英九是好人,但他身邊充斥壞人」,幾可肯定就是沖著馬英九身邊的主要黨務幕僚關中、詹春柏而來。
其三,基隆市長選舉恩怨。去年底的縣市長選舉,出身於基隆市的親民黨不分區「立委」劉文雄,本來是很有機會當選。而且劉文雄在上次「立委」選舉中,由區域選舉的第一高票,改為以「不分區」出線,目的就是要為後來參選基隆市長預留後路。--在當選後無須補選「立委」,只需親民黨從「不分區立委」候選人名單 中依次遞補一人即可。但國民黨卻提名已被揭發涉及弊案的現屆市長許財利爭取連任,而有「政治自潔癖」的馬英九更是全力為許財利背書。但在許財利當選後,法院卻判其賄賂罪名成立。這不單止是使馬英九的「清廉」清譽受到玷污,對劉文雄也是並不公平。而日來所謂以宋楚瑜退出台北市長選舉來交換國民黨支持劉文雄補選基隆市長之說,更是深深地刺激了劉文雄。故此,劉文雄昨日的發飆「嗆馬」,可被視為劉文雄要趁機一吐烏氣。
但吊詭的是,除了劉文雄直接「嗆馬」之外,宋楚瑜和親民黨整體都小心翼翼地避免批評馬英九本人,而是將國親整合破局的責任歸咎於「馬英九身邊的壞人」。而且,宋楚瑜還以種種政治小動作,包括他出版的新書的封腰上印明不選二00八「總統」,及昨日公開表示倘當選了台北市長,決不會再選「總統」等,都是表明要在二00八「總統」選舉中,不但將會「禮讓」馬英九,而且還有可能會支持馬英九。也就是說,宋楚瑜寧可要冒「破壞國親合作」的政治風險,也未有直接干犯馬英九個人的意圖。
宋楚瑜這樣做,顯然是經過一番精密的算計:二00八「總統」選舉,整體泛藍支持者都把希望寄托在馬英九的身上,宋楚瑜即使再耍強,也討不了便宜。但台北市長選舉則不一樣,盡管郝龍斌確是經國民黨初選機制出線,但郝未必是泛藍支持者的共同唯一候選人,因而宋楚瑜仍有一「搏」的空間。何況,台北市長選舉是宋楚瑜政治生涯中的最後一戰,如果放棄,他的政治生命也就宣佈完結。除非是馬英九有所默契,倘在其當選「總統」後,委任他出任「行政院長」。但馬英九卻至今仍未鬆口,相反「馬英九身邊的壞人」必然會予以阻撓。這就更加堅定了宋楚瑜要選台北市長的強烈企圖心。
這就使馬英九陷入於必須在身邊愛將與宋楚瑜之間作出取捨的艱難抉擇中。其實,為了將宋楚瑜「鎖住」在台北市,也是為了避免宋楚瑜謀取屆時隨時可重演「炮打總統」故伎的「行政院長」大位,馬英九不妨作出讓步,慷慨地宣佈國民黨讓選台北市長,而郝龍斌則在他當選「總統」後另作安排。這就可將國親分裂、台北市再次失陷的敗局,「消滅在萌芽階段」,並形塑自己「顧全大局」的形象,使到宋楚瑜的支持者心服口服。這更有利於二00八的「總統」選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