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00六年粵澳聯席會議」定於明日起一連兩日在珠海渡假村舉行。特首何厚鏵將率領澳門特區政府代表團,前往出席,與由廣東省長黃華華率領的廣東省政府代表團進行面對面的工作商討。這次會議之所以在珠海市舉行,相信除了珠海市是「一國兩制」的前沿陣地這一地理環境因素之外,更重要的是,在這次年會的議題中,「珠澳跨境工業區」正式掛牌運作及《珠海橫琴島開發建設總體規劃綱要》,將是「重頭戲」,說不準出席年會的成員將會就近前往「珠澳跨境工業區」主持或出席掛牌儀式,及到橫琴島實地考察「威尼斯人」會展休閑渡假村的興建地點。因此,今年度的「粵澳聯席會議」,珠海將會成為「主角」,一個省級政府和一個特別行政區政府,將攜手「搭建舞台」讓珠海市粉墨登台「領銜主演」。
然而,這齣「戲」的「劇本」,卻有其中一「場」有點兒「荒腔走板」。那就是有關橫琴開發「定位」的問題,很可能並不完全符合澳門方面的意願和設想。但是,澳門方面又必須參與「搭建舞台」,實質上是為橫琴開發的定位「背書」。這就等於是澳門方面不得不放棄了以往「粵澳合作開發管理」的主張。而經過這次「年會」的「共識」之後,並不完全符合澳門方面意願的《珠海橫琴島開發建設總體規劃綱要》就將會在澳門特區政府被動「背書」之下,「生米煮成熟飯」,以「既成事實」向中央呈報。溫家寶總理的「要謀定而動」指示,可能又成了另類的「中央政令出不了中南海」。而「粵澳聯席會議」的「共識」,也就可以一改再改,去年可以否定前年,今年又可以再次否定去年,但卻不是「否定之否定」,永遠沒有一個「釘是釘,鉚是鉚」的「鐵論」。
實際上,就以橫琴開發定位為例,最先「粵澳聯席會議」是將之設定為「粵澳合作開發橫琴經濟合作管理區」。這個「定位」,既符合橫琴的地理區位特徵,又可滿足到嚴重缺乏土地資源的澳門特區未來發展所需。因此,澳門官民是一致舉雙手歡迎的。但在去年十二月的「二00五年粵澳合作聯席會議」上,卻將之改成了「在泛珠三角框架下共同推進橫琴發展」。對於這個「定位」,「北京青年報集團」屬下的《第一財經日報》後來披露,在呈報國家有關部門審批時「遇到了阻力」。因此,原定於今年六月開始的招商活動,也已停止。最近,廣東省政府、珠海市政府分別通過的《珠海橫琴島開發建設總體規劃綱要》,再將橫琴發展定位為「將橫琴島建設成為一個攜手港澳、服務泛珠、區域共享、示範全國,與國際接軌的複合型、生態化創新之島」,又變成了以廣東為「中心」,港澳被動地配合,而且還是澳門以被別人「攜手」的方式參與,而並非最初的主要是澳門參與合作及管理。澳門特區在橫琴開發中的地位和分量,幾乎已被排擠至「邊緣化」。
那麼,「威尼斯人」項目算不算「澳方」?從表面上看,「威尼斯人」的基地在澳門,其主要的盈利項目──博彩,也是在澳門。它在橫琴首期投下二十九億美元的資金,最終可能追加一百三十億美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算是「澳方」的一部份。但是,由於「威尼斯人」項目只是整個《珠海橫琴島開發建設總體規劃綱要》中的極小一部份內容,而且「威尼斯人」即使是對澳門特區來說,也是屬於博彩合約有年期限制的「投資過客」,何況它只是澳門特區六家持牌博彩企業之一,故它根本就不具有「代表」澳門特區的「資格」。因此,如果內地有關方面是以「威尼斯人」項目來作「代表」澳門向中央呈報,以示已按照溫總理的指示,搞好了「粵澳合作開發管理橫琴」的話,相信澳門方面絕對不會同意這樣的說法。
吃此一「塹」,澳門特區應「跳脫橫琴另謀發展」,不要再將澳門特區未來發展的土地 資源供應,全部寄托在橫琴島之上。一方面,固然是要繼續與廣東省協商,力爭將橫琴合作的定位回復到「二零零五年粵澳合作聯席會議」的「粵澳合作開發管理橫琴經濟合作區」的原點;另一方面,另行找出澳門特區「可操之於我」的開拓和管理新的土地資源的路子。其中,本欄日前所評議的在澳門以東海域大規模填海造地,就是一例。總之,要謀求澳門特區開發土地資源的自主權,不要讓自己的發展前途捏掐把玩在別人的手中,任人搓圓摁扁,朝令夕改,被耍得團團轉,並被甩在一邊晾著。最後還是「水中撈月一場空」,甚至於還要被「綁架」般為一場「猴戲」「背書」。要謹記,澳門特區固要發展,內地地方政府也要發展,澳門又如何能拗得過內地的地方利益保護主義和本位政績主義?甚麼「珠澳國際機場之爭」、「伶仃洋大橋立項」,早就是深刻的教訓。不要以為澳門回歸了,這類歷史就不會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