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地區的政治是「選舉政治」,幾乎每年都有選舉。不但是勞民傷財,而且也有一些政客總是藉著競選宣傳而拋出撕裂族群議題,成為台灣地區主要的「亂」源。為此,已有人建議,整合各項選舉的日期,將屆期接近的選舉合併進行,如「總統」選舉與改為四年一屆的「立委」選舉合併為一個檔期,省轄縣、市選舉和直轄市選舉合併為另一個檔期,每隔兩年進行一次選舉。至於村、鎮、里的首長,則改為官派。昨日,呂秀蓮、王金平就率先建議,在正式「改制」之前,將原定於明年十二月的「立委」選舉和後年三月的「總統」選舉,合併進行。
由此,幾乎是可以聽聞「總統」選舉的鼓角聲了。實際上,昨日台聯黨「精神領袖」李登輝就公開讚揚謝長廷,表態將會支持謝長廷代表泛綠參選「總統」。李登輝的這個表態,可能將會發揮「喧賓奪主」效應,擾亂民進黨初選推舉「總統」候選人的時程安排,使到黨內各有志爭取代表權的政治人物,提前作動,並迫使一直因為擔心決定「總統」候選人就將會使自己「跛腳」的陳水扁,也不得不順應「勢流」,答應提前進行黨內初選。
從目前形勢看,民進黨「四大天王」中,呂秀連雖然企圖心十分強烈,但似乎是將不會得到黨內「祝福」。原本寄望於李登輝「加持」,也因李登輝已經「移情別戀」支持謝長廷而告落空。因此,已經暗中部署了經年的呂秀蓮已是注定出局。不過,不排除(上強下牛)牛脾氣的呂秀蓮,將採二000年的「宋楚瑜模式」,另行拉隊以「公民連署」方式參選。
游錫(方方土)的個人企圖心也不小。但在「四大天王」中,他的學養及參加黨外活動的資歷最低淺,號召力不足,而且只懂得看陳水扁眼色行事,自主性較弱,看來在黨內初選的公平於爭中,他並不具有強項,也將會被淘汰出局。當然,倘若陳水扁是出於要安排一位「傀儡代理人」的考慮,強行指定游錫(方方土),那又當別論。但經過陳水扁家族被揭發涉及一系列弊案的衝擊之後,陳水扁在推舉「總統」候選人方面是否仍擁有「一言九鼎」的實力?不無疑問。
因此,民進黨推選「總統」候選人的競爭,實質上只是剩下蘇貞昌和謝長廷兩人。本來,蘇貞昌因任「行政院長」而擁有行政資源,又有政績不錯的台北縣長經歷,且其「衝衝衝」的幹勁又是當今行政效率鬆垮低下的台灣官場所需,故曾被人們看好。但謝長廷在台北市長選舉一役,雖然客觀條件極為不利,卻將得票率扯高到百分之四十點八九,遠高於四年前李應元的百分之三十五點八九,其在民進黨內的聲望大有「後來居上」之勢。就連原來堅定支持蘇貞昌,並在長期以來並不「對盤」,尤其是在高雄市長候選人黨內初選中與之結下樑子的前「新潮流系」,也對之「刮目相看」,表達友好之意。因此,民進黨的「總統」候選人前景,已並非「獨沽一味」蘇貞昌。
如果陳水扁在推舉「總統」候選人方面仍擁有重要的影響力的話,很可能是偏向於謝長廷。這除了是由於蘇貞昌與經常向他「發炮」、「造反」的前「新潮流系」關係過於密切,他擔心倘蘇貞昌勝選,就將會在前「新潮流系」的挾迫之下,向他進行「鞭屍」報復。而近來蘇貞昌的種種表現,也已大有與他進行「切割」之意,更使他感到心寒之外,也與謝長廷在一九九四年的台北市長候選人初選過程中,曾經禮讓過他,更早時在爭取民進黨「立院」黨團書記長時也是作出了禮讓,去年初他又是以幾近羞辱的手法解除了謝長廷的「行政院長」職務,故陳水扁倒是感覺到對他有所虧欠,有必要給予「補償」有關。而推舉「總統」候選人,則是最好的時機和方式。
但蘇貞昌的社會聲望甚高,黨內初選又有「民調」這項程序,故由蘇貞昌代表民進黨出戰「總統」選戰的機會,仍不能排除。何況,已經近似「跛腳」的陳水扁也未必能在推舉「總統」候選人中發揮關鍵性作用。故此估計,民進黨為了平衡黨內不同利益,防止分裂,並在黨員投票(對蘇貞昌有利)與民意調查(對謝長廷有利)之間取得平衡,極有可能是由謝長廷與蘇貞昌配搭參選。至於原先前「新潮流系」有意推出「蘇蔡(英文)配」,則可能因為本來就對參加政治選舉意願不高的蔡英文主動放棄(或許「蘇蔡配」本來就是前「新潮流系」的一廂情願),而不會給「蘇游配」或「謝蘇配」製造阻力。
無論是蘇貞昌還是謝長廷,對兩岸關係的態度都較為務實。實際上,兩人不但是至今都未曾發表過「台獨」言論,而且也熱衷主張放寬兩岸交流政策。盡管這極有可能是「選舉工具」,以圖將強烈主張「三通」,但卻並未掌握行政資源,因而是「紙上談兵」的馬英九「比下去」,以爭取中間及淺藍選民的選票。但畢竟這是與陳水扁的荼毒台海關係的立場和做法有所區隔,有利於兩岸關係良性互動。
然而,謝蘇二人的務實態度,必然會遭到「台獨」基本教義派的強烈反彈。實際上,蘇貞昌在今年八月初主持「經續會」時,就受到台聯黨杯葛、反對。而當昨日李登輝表態支持謝長廷後,「獨」派團體南社也當即發表聲明,要求在兩岸問題上走「中間路線」的謝長廷,必須先能表達清楚他的「獨」立場,並提出具體的政策給「台灣人民」。不過,由於民進黨能否繼續執政關係到「獨」派團體能否繼續獲得行政資源湒注,而蘇/謝二人為了勝選卻必然是以將爭取中間選票放在首位--按以往經驗,屬於比例較小的「深綠」選民即使並不滿意,但也將會「含淚投票」,故估計謝或蘇在「總統」選舉中,還將會打出推動兩岸關係發展、放寬大陸政策的旗號。
然而,吊弔的是,陳水扁卻必然會在「總統」選舉期間,拋出「公投新憲」議題,將會與謝/蘇的兩岸關係議題「打對台」。由此看來,民進黨在「總統」選舉中,將會是「兩個戰線出擊」--陳水扁走一個極端,大搞「公投新憲」;而謝或蘇則是走另一個極端,鼓吹放寬大陸政策,紅白臉同時出場。這樣做是否會選對情帶來負面效果?相信號稱民進黨內三個「聰明腦袋」的陳水扁、謝長廷、蘇貞昌,將會有辦法予以「解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