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首何厚鏵昨日分別獲得國家主席胡錦濤和國務院總理溫家寶的會見。無論是新華社、中新社播發的電訊稿,還是澳門特區政府新聞局發出的新聞稿,記述胡、溫二人的職務都是政府職銜--「國家主席」和「國務院總理」,而未有像通常在內務外事活動中前置了「中共總書記」和「中共中央常委」的黨銜。而何厚鏵在啟程時也對媒體表示,此行不會與國家領導人談及接替歐文龍職務人選的問題。這些微妙而又準確的表述,都嚴格地遵守了「一國兩制,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分際,也間接地澄清了「中紀委介入歐案」的傳言。
實際上,從公開的報導看,何厚鏵此次赴京述職,是任務單純的年度述職,亦即是「向國家領導人匯報特區政府過去一年的工作情況及明年度施政重點」。而至於「歐案」,國務院港澳辦常務副主任陳佐洱在北京首都機場為何厚鏵接機時,也以「歐案」爆發後,澳門特區政府很快就向中央政府作了報告的表達方式,巧妙地將何厚鏵赴京述職,與較早時外間所謂何厚鏵將會在述職中向中央報告「歐案」的傳言,嚴格區隔了開來。亦即否認了這個不符合國情的傳言。
由此可見,中央政府不但是嚴肅認真地履行「一國兩制」的方針,而且也對特首何厚鏵和澳門特區政府依法施政繼續給予極大的支持。這對剛正受到「歐案」衝擊,因而政績形象及管治威信在客觀上都受到一定影響的特首何厚鏵本人和特區政府來說,都是十分珍貴的「及時雨」。
不過,從胡主席及溫總理的談話內容中,我們仍是讀出了其中某些微妙之處。那就是,胡錦濤從其「國家主席」亦即代表國家和全國人民的國家元首角度,「務虛」地評價了特首何厚鏵及特區政府的工作、政績,並號召「澳門特區政府和社會各界人士和衷共濟,奮發努力,把澳門的各項事業繼續推向前進」。而溫家寶則是以「國務院總理」代表國家最高行政機關的「政府首腦」的身份,「務實」地履行對特首何厚鏵及特區政府進行領導及指導的職責,對特區政府本身的工作出了若干具體的指導意見,如「希望特區政府繼續團結社會各界,開拓前進,努力實現澳門經濟和社會的持續、協調發展」,還具體地詢問到了屬於事務性的鹹潮問題。
很明顯,國家領導人是以充分肯定何特首及特區政府在澳門回歸祖國七年來的成續,來維護何特首和特區政府的形象、威信,及為之「打氣」的。因此,特首何厚鏵和特區政府完全有理由及有必要不負中央的愛護和厚望,從「歐案」的陰影中走出來,一如既往地繼續團結社會各界,開拓進取,努力實現澳門經濟和社會的持續、協調發展。而全體「澳人」也應響應國家領導人的號召,與特區政府和衷共濟,奮發努力,共同把澳門的各項事業繼續推向前進。
當然,這並不等於是就此而可以無視「歐案」的教訓,也不等於是因此而可以忽視澳門前進中遇到的各種問題和「新的矛盾和挑戰」。而使我們感到欣慰的是,何特首對此是深有自知之明的。雖然國家領導人在會見時未有作出相關「提醒」,但他在會後向媒體總結述職情況時,主動地披露了特區政府來年的整改方向,包括強化整個社會的廉政建設,特別是對公務員隊伍的廉政建設,並借此契機完善澳門本身的相關制度。為此,特區政府將在適當時間推出系列整體公務員隊伍廉政建設的措施和制度。此外,還將採取多項措施,照顧一些比較弱勢的群體,或完全沒有條件分享經濟急速發展成果的人士。
這可是「兩手抓」--政治上的廉政機制與經濟民生上的縮小貧富差距、扶持弱勢群體。而這兩大方向,都是構建和諧社會的應有「動作」。前者,是強化和諧社會的精神支撐;後者,是夯實和諧社會的物質基礎。兩者都是要建立健全民主法治、公平正義的環境條件,消減社會矛盾,促進社會穩定和諧。相信,如在未來一年確是能夠努力認真地抓好這「兩手」,澳門特區的發展,就能在既有的成績基礎上,邁上新的台階。
俗語說,「吃一塹,長一智」。由於「歐案」的爆發,使到何特首和特區政府一班人都能從鮮花和贊歌聲中,醒悟和冷靜下來,認真反省檢討自己工作中的不足之處,及細味這些年來社會上各方面包括「異見者」的監督言論中的合理部份內容,從而下定決心,加快公務員廉政建設及扶持中小企業、弱勢群體工作的步伐。這總比在一帆風順下,被贊揚聲衝昏頭腦,驕傲自滿,要來得更有實質意義。因此可以說,正如澳門中聯辦主任白志健所言,「歐案」的爆發,將會使壞事變為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