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日君才真正是向梵蒂岡教廷宣佈開戰 陳日君才真正是向梵蒂岡教廷宣佈開戰

據報導,梵蒂岡教宗本篤十六世將在中國農曆新年前後,正式致函中國大陸的天主教友,在向他們致以節日祝賀的同時,表達對在各個層面與中國關係正常化,包括建立外交關係,並就此尋求與中國政府對話的意願。就在此關鍵時刻,已向教宗申請退休的天主教中國香港教區主教陳日君樞機卻突然「跳」將出來,藉接受英國廣播公司(BBC)訪問之機,指責中國去年未經教廷同意便「非法」任命三名主教,破了中梵二十多年來在這問題上的妥協,令中梵關係倒退,「等同向教庭開戰」。陳日君呼籲教廷,不要再試圖與中國國家宗教局尋求妥協。

陳日君此言,用心可議。實際上,日來關心中梵關係進展及內地天主教活動的人士就分析指出,陳日君之舉,可能是源於以下的背景動機:一、在一月十九、二十兩日的梵蒂岡教廷有關中梵關係的秘密會議上,陳日君的一家之言,並未受到教廷和會議主流意見的重視和接受,因而他本人的出任教廷對華事務委員會負責人的意願也未得到實現。他就乾脆「破罐子破摔」,藉高調發表與秘密會議主流意見相悖的言論,來發泄心中的不滿。

二、在教廷發表「聲明」,認為梵蒂岡有需要與中國政府進行彼此尊重及有建設性的對話,以克服以往的誤解和不和之後,陳日君認為這個新方向不符合他本人的「虛幻既得利益」–陳日君原本要「壟斷」中梵關係的「專利權」,並要梵蒂岡教廷按照自己所設想的方向、條件來與中國發展關係,但如今教廷卻不但是堅持直接與中國國家宗教局聯繫,繞過了陳日君這座「斷橋」,而且也並未採納他的一些主張,如以解散中國天主教愛國會及廢除中國天主教自選自聖主教的規制作為教廷與中國建交的先決條件,而是有意在此問題上作出妥協。這等於是把他陳日君「晾」在了一邊,及拒絕了其他的餿主意。由此,他心有不甘,就不顧會議的保密原則,公然以透露自己與會議主流意見相悖的主張,來攻擊會議的主流意見。

三,香港特首選舉已進入「埋牙」階段,曾蔭權的民意支持度遠遠拋離了梁家傑。而已公開表態支持梁家傑的陳日君不甘心於此,就以其天主教香港教區主教的身份,公開發表挑戰中國宗教政策的言論,一方面是要藉此暗中向選委會委員中的天主教徒發出「信息」:不能支持已公開表態愛國愛港的曾蔭權;另一方面是要向虔誠天主教友的曾蔭權施加「道德」壓力,要其在教規上與北京「劃清界線」。

實際上,盡管教廷有關中梵關係的會議是秘密進行的,但從種種跡象看,陳日君的主張只是個人一家之言,並未受到教廷的重視。其一,參加會議的,還有中國台灣教區負責人單國璽及中國澳門教區主教黎鴻昇,但他倆在會議之後並未發表與陳日君同調的言論,相反是表態擁護教廷的「聲明」;其二、中國澳門教區主教黎鴻昇在接受《觀察報》專訪時,在表達遵守會議的保密原則的同時,對教廷的「聲明」作了若干補充,也是朝向「不要中止溝通和交談」的方向,而並非是陳日君所主張的採取「強硬態度」、「不要妥協」。其三、梵蒂岡近日已核準廣州教區自選自聖的主教候選人甘俊邱,朝向「越南模式」跨進了一步,等於是承認中國天主教教會和中國天主教主教團的合法地位,亦即宣示了並不接受陳日君「解散中國天主教愛國會」的主張。

什麼叫「狗急跳牆」?看看近日陳日君的表演,就可心領神會。其實,陳日君的一系列表演,才真正是向主張改善中梵關係的梵蒂岡教廷「開戰」。事實證明,最不願看到中梵改善關係的,是陳日君;他所張揚的要做中梵之間的「橋樑」,其實是一座「斷橋」。而黎鴻昇主教在接受《觀察報》專訪時透露的,澳門教會樂於擔任「橋樑教會」的角色,至於在何方面與教廷方面配合,一切仍有待教廷宣佈和安排,則間接地回應了本欄一個月前關於「澳門教會才是中梵建交的橋樑和談判平台」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