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本欄日前預測,盡管親民黨放水「排馬條款」表面上是態度堅決,但卻擔心將會弄假成真,致使馬英九真的不能參選,而被泛藍民眾視為「歷史罪人」,必會在達到警告和要脅中國國民黨的目的之後,立場放軟,與國民黨聯手擋攔「排馬條款」。當然,國民黨也必須對「立委」候選人協調提名作出讓步,讓親民黨得以生存下去。果然,昨日國、親兩黨和「無盟」攜手,以提案散會的技術性手法將「排馬條款」擋了下來,將之送回程序委員會。
在這次國、親兩黨衝突事件中,宋楚瑜的處境最為尷尬。--他在美國逗留了三個多月剛返台,就發生了此事,泛藍支持者很容易將「賬」算到他的頭上,使已深入人心的「宋馬情結」印象更加深化。由於馬英九是泛藍民眾奪回政權的唯一希望,倘馬英九因「排馬條款」而「出馬未捷身先死」,宋楚瑜必將會成為泛藍民眾的「千夫指」。但是,國民黨未能完全落實今年一月二十二日「國親聯盟協議書」的各項內容,在基隆市長補選和「立委」選舉中寸步不讓親民黨,誓要「整碗捧去」,連一些國民黨明顯處於下風的選區也要推出自己的候選人,將使親民黨陷入「滅頂之災」,也確實是令宋楚瑜難以咽下這口氣,並令親民黨「立委」氣憤難平。
經過這次「排馬條款」的教訓,終使國民黨見識到了親民黨「關鍵少數」的存在價值。經吳敦義與張耀顯、李復旬通宵協商,國民黨終作出讓步,確定在國民黨未有現任「立委」登記參選的五個選區,優先尊重親民黨的現任「立委」:包括台北區四選區的李鴻鈞,台北縣七選區的吳清池,台中市三選區的黃義交,高雄縣一選區的鍾紹和,花蓮縣的傅崑箕。至於情況複雜,國、親兩黨都有現任「立委」參選的台中縣三選區(國民黨江連福、親民黨馮定國),高雄市一選區(國民黨黃昭順,親民黨張耀顯),則被視為特殊選區以「專案協調」方式解決。至於其他國、親均有現任「立委」參選的選區,則由雙方以民調或初選來確定。
上述辦法確定了親民黨的骨幹李鴻鈞、黃義交、鍾紹和、傳崑箕等人,都有機會透過選舉獲得連任。而台中縣五選區的馮定國,及高雄市一選區的張耀顯,也是親民黨的重要骨幹。而且,高雄市一選區是軍人集中的左營、梓楠區,選情對張耀顯有利,而台中縣三選區的馮定國,勝選機會也比江連福高。估計,國民黨為了泛藍「奪回政權」的整體利益著想,可能會作「禮讓」。至於黃昭順和江連福,可能會被國民黨改列「不分區立委」候選人,或是另有任用。其實,只要國親能合作,打贏「二零零八」這一仗,可安排的位置就多了,又何必眼光那麼短淺?
值得注意的是,王金平盡管在向「院會」報告「排馬條款」前,聲稱將會按議事規則公正主持「院會」,一副不痛不痒、事不關己的樣子,使人加深了對他反對國民黨刪除「排黑條款」,及曾聲言「馬英九倘被判十年以上徒刑將遭司法機關提起當選無效之訴」的「幸災樂禍」印象,但昨日「院會」表決前,王金平卻又表示,這個「修正案」有因人設事之嫌,自己並不贊成,因為「國家」法律的制訂,不應為了一人之私與一黨之私;但「立委」有提案權,所以程序還是要走。在表決後,王金平又表示,相信即使落敗,國民黨中央還是會有因應之道。由此看來,王金平還算是較為明智、理智。再聯想到日前他的那番馬英九獲國民黨提名已是勢在必行,只有「馬王配」,沒有「王馬配」的話,似是在「大勢所趨」之下,王金平可能正在調整自己的立場。
「排馬條款」將會被退回程序委員會,但按規定,仍可由程序委員會對是否將其提交「院會」進行審議表決。實際上,「軍購案」就在程序委員會表決了一百多次。倘若國、親協調愉快,以國、親兩黨委員的人數優勢,相信「排馬條款」就將永遠被擋在程序委員會。不過,即使「排馬條款」再次闖過程序委員會這一道「關」,也即使「院會」決定將之「付委」,國民黨仍可採取技術手段,要求交付「政黨協商」,將之延擱下來。因為「政黨協商」的期限是四個月,協商期後國民黨黨團還可拒絕簽名「背書」,須由「院會」決定定期表決或再交協商。屆時,「總統」候選人的登記參選程序早已過去,馬英九已是「輕舟已過萬重山」,要「排」也「排」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