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二零零八年第二十九屆奧運會火炬接力傳遞計劃路線,昨晚在北京隆重發佈。在北京奧運火炬經過的二十多個境外城市和一百多個境內城市的聯絡點上,澳門與香港、台北並列。而「中國香港」、「中國台北」均是國際奧委會的成員,「中國澳門」雖然已經加入了亞洲奧委會,但至今仍被排拒於國際奧委會的門外。故北京奧運火炬的傳遞路線將澳門收納進去,體現了中央政府對澳門特區的關懷和溫暖。也由於該火炬傳遞路線得到國際奧委會批准和國際奧委會各成員體的認可,故也折射了國際奧委會可能已經注意到「中國澳門」至今尚不是國際奧委會成員的問題。
隨著二零零八年北京奧運舉行的日期越來越接近,中國澳門奧委會仍未加入國際奧委會,「中國澳門」也可能將會無法派出體育健兒參加比賽的問題,就益發緊迫。屆時,當兩岸四地中的中國及「中國香港」、「中國台北」的奧委會的國旗或會旗,都飄揚在大會會場上,而這三個會員體的運動員亦在各個項目的運動競投場上馳騁打拼的時候,唯獨中國澳門奧委會的會旗(澳門特區區旗)及運動員卻被排斥在會場之外,這就真是「斯人獨憔悴」、「人間未團圓」了!尤其是作為中國公民的澳門運動員,卻未能參與在自己國家的首都舉行的國際體育盛事,這確是帶有某種諷刺意味!
更何況,澳門特首何厚鏵曾長期擔任澳門奧委會的主席。到二零零八年北京奧運會舉行的時候,相信何厚鏵正在擔任澳門特區第二任行政長官。如果屆時中國澳門奧委會仍未能被接納為國際奧委會的會員體,即使是因為中央政府為了彰顯國家主權和「和平統一、一國兩制」的優越性,而會邀請他出席北京奧運會的開幕式及相關活動,但也會予人「不完整」、「不完美」的感覺。
實際上,中國澳門奧委會至今仍不是國際奧委會的會員體,這無論是對澳門特區及澳門居民以至澳門體育健兒,還是對曾擔任過澳門奧委會主席的特首何厚鏵本人來說,都不能不是至感遺憾的事。當然,做成這一令人遺憾的情況,不是因為中央人民政府對澳門的體育領域體現「一國兩制」精神的誠意不足。相反,中央政府對於回歸前的澳門地區及回歸後的澳門特別行政區能夠打進國際體壇,是盡了力的。如「中國澳門」奧委會能夠加入亞洲奧委會,並先後派出代表團參加了北京亞運和廣島、曼谷、多哈亞運,甚至還奪得了一些獎牌,中國國家體育總局和中國奧委會,特別是何振樑先生,是作出了重大貢獻的。即使是中國澳門奧委會參加國際奧委會的問題,中國奧委會也傾力予以協助。但是,由於國際奧委會曾經作出不再吸納「非主權國家」奧運團體為其會員的決定(不影響已經加入了國際奧委會的會員,如「中國台北」、「中國香港」等),而令澳門難圓「奧運夢」。
據說,國際奧委會之所以作出這一決議,並非是針對澳門,實際上國際奧委會許多執委都明白澳門的實際情況,尤其是「中葡聯合聲明」及「澳門基本法」都規定,澳門可以「中國澳門」的名義單獨參加國際性體育組織的情況。但為何又有這一決定呢?據說是與國際奧委會前任主席薩馬蘭奇的尷尬處境有關。原來,他的故鄉--西班牙的一個地區,近年正鬧分離活動,意圖成立獨立國家,並申請加入國際奧委會。薩馬蘭奇為了投鼠忌器,而主導了這個決議。這樣做,薩馬蘭奇是維護了自己祖國的統一,也保護了自己的政治聲譽,但卻犧牲了澳門加入國際奧委會的機會。
既然正是連國際奧委會大多數委員都已明白到,中國澳門奧委會的加入國際奧委會的申請,與分裂主義無關,且已得到了其中央政府的認可,故關於澳門加入國際奧委會的申請,如果能想辦法找出一個適當的理由,是可以得到不受上述決議管限的豁免的。也既然主導上述決議的薩馬蘭奇已經退休,更既然在經國際奧委會批准的北京奧運火炬傳遞路線中,有經過澳門的安排,故中國澳門奧委會加入國際奧委會的問題,就應當擺在澳門特區政府和中央政府相關主管機構的桌面上了。即使是來不及在北京奧運開幕之前達成這一任務,也應爭取到「中國澳門隊」能獲北京奧運組委會邀請作為「列席代表隊」參賽。這除了是中央政府責成國家體育總局繼續做好協助澳門加入國際奧委會的工作之外,中國澳門奧委會更應做好向國際奧委會介紹「澳門基本法」的相關規定及澳門的體育運動現狀的工作,使他們體認到澳門特區在參加國際組織方面的高度自主性,及澳門的體育水平絕不低於國際奧委會現有一些成員體的事實,而對「中國澳門」加入國際奧委會,至少是批准「中國澳門」以「列席代表隊」身份參加北京奧運比賽,可大開「綠燈」。或許,這樣就能解決「一國四隊」,唯有澳門入不了奧委會,也參加不了北京奧運的令人遺憾的問題,並使「一國兩制」方針在體育領域中體現得更為完美,併發出更加燦爛的光輝!
我們熱切期盼著:二零零八年北京奧運會舉辦之時,中國澳門特別行政區的區旗,能高高地飄揚在運動場上;中國澳門的運動員,能在運動場上馳騁打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