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共論壇由經貿向文化擴展有利遏止台獨

為期兩天的第三屆「兩岸經貿文化論壇」將於今日上午在北京開幕。已先期赴大陸的中國國民黨榮譽主席連戰所率領的二百四十人龐大代表團,已抵達北京,參與盛會。據說,中共總書記胡錦濤將於今日上午會見連戰,進行第三次「胡連會」。多數台灣民眾都熱切盼望,這次「國共論壇」能在前兩次「論壇」的基礎上,推動兩岸經貿、文化等方面的交流向廣度、深度發展,並將「論壇」上達成的共識,及大陸方面推出的各項「惠台」措施化為現實,為台灣人民帶來更多的、實實在在的福祉。

在這方面,長期以來參與國共黨際交往實務工作的中國國民黨中央政策會執行長曾永權,是滿懷信心的。昨日他在接受台灣媒體訪問時就指出,基於「兩岸雙贏,全民得利」信念,相信此次「國共論壇」將在 「直航」等三方面達成具體政策:在「直航」方面,「國共論壇」將討論如何促進兩岸空中「直航」與航空業交流合作;如何推動兩岸海上通航與海事合作,及全面開放「三通」前,先擴大「小三通」範圍及功能。在教育方面,將討論如何積極促進兩岸教育交流,包括鼓勵與支持兩岸校際交流與合作。在旅遊觀光方面,將討論繼續推動大陸觀光客赴台旅遊,希望開放後能與周末包機同時規劃、同步實施。曾永權還表示,國民黨不計功名,希望跑出「第一棒」,北京「第二棒」,民進黨「政府」跑「第三棒」,達成台灣經濟、文化「紅不讓(全壘打)」。

另外,據消息透露,這次在「國共論壇」閉幕後,國台辦、公安部、教育部、勞動保障部等國家行政機關部門,將聯合宣佈再次向台灣民眾送出「大禮」,包括「台胞證」換證不換號,赴大陸就讀台灣學生畢業後留在大陸工作,台灣一些專業人員在大陸開業等。此外,月來台灣坊間流傳有關大陸方面將在「五一」期間正式宣佈開放其居民赴台旅遊的消息,由於「五一」與此次「國共論壇」的舉辦日期極為接近,故也引發台灣旅遊業者的憧憬,有關開放大陸居民赴台旅遊的政策宣佈,最好能提前一日,在「國共論壇」系列活動過程中宣佈,以壯「國共論壇」聲威。

其實,這次「國共論壇」的稱謂,已從「兩岸經貿論壇」擴展為「兩岸經貿文化論壇」,就已讓人們讀出大陸方面對兩岸交流合作,尤其是在推出「惠台」措施方面,已有由經貿向文化、社會等方面擴展的跡象。這不但是推動兩岸關係向縱深發展的需要,也是遏止「文化台獨」,宏揚中華文化,加強中華文化作為聯結兩岸的紐帶作用的需要。

倘此,有許多項目是可以開展的。實際上,海峽兩岸的文化人也早已默默耕耘,多做少說,出了不少成果。現在,有必要在此基礎上,將自發性、零碎分散的文化交流合作活動,提升為有組織、有計劃及系統性、配套性的工作。比如,過去台灣地區的一些同鄉會、氏族會,就已在大陸尤其是福建樟泉地區的對台、文化、民政等行政部門的協助下,整理了其先人赴台前後的地誌、族譜。看來,有必要在此基礎上進行全面、系統性的台灣地區各鄉籍、姓氏家族的地誌、族譜整理修繕工作,既有「總論」,又有各「分論」。由此而強化兩岸民眾本是一家人,所謂的「本省人」其實是來自大陸,是大陸人的親戚的意識。甚至,還可調動錄像、視頻等手段,將前述文字資料轉化為影音材料,以擴大傳播、宣傳效益。十多年前,在國台辦指導下,廣州的電視媒體錄製了系列的「百家姓」電視節目,並將其拷貝為光碟,受到許多台灣民眾的歡迎。但也有人表示遺憾,指出「百家姓」系列光碟中的各個姓氏中的名人的介紹,並未包括赴台人員部份,希望能予以補強。這些意見,值得有關方面重視和採納,並進行重拍或至少是再版,製成後可透過相關合法渠道在台灣地區公開推出銷售,或是贈送相關團體、人士。

然而,尚不足夠。因為前述「百家姓」光碟系列,即使是能夠再版增加大陸赴台人員中的各姓氏知名人士資料,也只是涉及到台灣地區「四大族群」中的三個族群--閩南、客家及外省,尚有另一個族群--原住民,是未能涵蓋在內的。盡管原住民人數只佔台灣總人口比例的很小一部份,但已有一些「獨派」學術界人士,利用來大做文章,聲稱「原住民」是來自東南亞,因而「證明」了台灣島自古就與大陸沒有人文及歷史淵源。他們還將這一歪論,作為推銷他們的「台獨」分裂理論的依據。

為此,中國社會科學院、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國務院台灣事務辦公等行政主管部門,有必要組織兩岸的民族學專家、學者,對台灣地區的原住民中的十多個民族進行聯合考察研究,從其容貌、骨胳、祭祀、風俗、語言、舞蹈、服飾等方面的特徵,與大陸地區五十多個少數民族進行對照類比,並從台灣海峽兩岸與台灣--東南亞國家之間海域的地理交通條件作比較,作出結論,以證明台灣地區原住民中的少數民族,其實也是來自大陸地區,與大陸地區的某個少數民族有著民族淵源。

實際上,據筆者多年觀察對比,台灣地區的阿美族,與大陸西南地區的阿佤族,無論是服飾還是舞蹈語匯方面,甚至是少女們跳舞時的甩髮動作,都極為相似。倘能經研究後作出結論,阿美族其實就是源自阿佤族,「台獨」分子的「原住民並非來自大陸」歪論,就將可不攻自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