緣何王金平否認馬王配已經破局的傳言?

中國國民黨中常會昨日下午正式提名馬英九為國民黨「總統」參選人。馬英九其後以「總統」提名人身份,與黨主席吳伯雄連袂拜會榮譽主席連戰,敦請連戰出面協調促成「馬王配」。至於王金平的態度,雖然仍「顧左右而言他」,但畢竟已不像兩個月前的那樣「馬英九死定,國民黨非王金平不可」的僵化狀態,相反還對馬英九的被提名表達祝賀,並否認所謂「馬王配已經破局」的傳言。事態顯示,國民黨「總統」參選人的混沌不清狀況,可能很快就將會得到澄清。

實際上,早前人們觀察分析馬英九的「二零零八」之路,最大的障礙有兩個,一是他的「特支費案」,二是王金平是否將會「拆爛烏」。而兩者之間又有密切關連:王金平認為馬英九將會被一審判處有罪,而且有可能是十年以上徒刑,倘此他即喪失參選資格。但由於馬英九在基層黨員中擁有極高威望,在普通民眾中也擁有較高的支持度,甚至被認定為泛藍「二零零八」奪回政權的唯一希望,因而王金平倘參加黨內初選,肯定不是馬英九的對手。但王金平又掂量,他如與馬英九配搭組成「馬王配」,倘法院宣判馬英九有罪而喪失資格,他的這個「副手」的資格也將同時失效。這就是他既不願參加黨內初選,又不願參與「馬王配」的重要原因。

王金平心中的密底算盤是:按照時程安排,「中選會」正式接受各符合資格的政黨(即在上次「中央」級公職選舉中得票率跨過百分之五的「政黨門檻」)提名「總統」候選人,或是公民聯署推薦「總統」候選人的登記程序,應是在明年一月間進行。而到屆時,馬英九「特支費案」的法院一審程序,已經完結,馬英九將因被法院判決「有罪」而喪失參選資格,屆時國民黨就只得「被迫」放棄「全代會」對馬英九「總統」候選人資格的確認,而另行提名他披掛國民黨戰袍參選。這就是王金平「以拖待變」的唯一意圖。至於「脫黨參選」,從目前。各方面情況分析,王金平倘離開了國民黨就將一無所有,連他那「不分區立委」資格也將被撤銷,從而導致將被從「立法院長」寶座攆出來,故他將不會蠢到選擇這條絕路。

那麼,為何一直在「以拖待變」的王金平,其態度最近有了轉變,不再大談馬英九的「特支費案」,也不再明確、堅決地排斥「馬王配」?看來,與以下的幾項事實或事態發展,有一定關聯:

一、最先衝擊王金平的,是台南地檢署對台南市長許添財「特支費案」無須發票核銷部份的「實質補貼」的認定。眾所週知,台灣地區的司法檢察制度,是「檢察一體」,亦即全島檢察官必須按照同一標準來應對類同的案例。南檢署的做法,顯然是挑戰北檢署候寬仁對馬英九「涉貪」的認定標準,必使「檢察一體」的原則備受考驗。由於全島六千多名政務官或政治公職人物或多或少都存在著類似馬英九那樣的「特支費案」問題,如果全部都以馬英九的標準來判定,全島的政務官將無一倖免,打擊面甚大,且將使台灣當局無官可用。而且,六千多政務官都要偵辦,以全島一千多名檢察官的「實力」,起碼需要幾十年才能偵辦完畢。因此,越來越多的檢察官傾向於蘇貞昌的「歷史共業」、社會人士的「制度缺陷」說,及南檢署的司法實踐,並強烈呼籲檢察總長陳聰明召開全島檢察長會議,對「特支費」作出統一見解,以提供各地檢察署和法官在偵審時參閱。而陳聰明也於昨日宣佈原定於五月底召開的「法律座談會」,提前於五月八日舉行。這就顯示,連陳聰明也感覺到,對「特支費」統一法律見解不能再拖,因為民進黨「四大天王」的「特支費案」也正由候寬仁等檢察官偵查之中,倘以與馬英九同樣的標準來偵辦,可能就連民進黨也找不到「強棒」參選,以致耽誤陳水扁「永續執政」的春秋大夢。即使是「統一法律見解」也順帶為馬英九「解套」,以民進黨的選舉技巧,馬英九也未必能贏。但若「四大天王」都不能選,民進黨任推出一人,都未必能拼得過王金平。在檢察系統轉趨有利馬英九「解套」的前景之下,王金平的「以拖待變」策略必將失靈。既然如此,他不得不向現實低頭。

二、一審有罪不得參選,這只是國民黨自己的「家規」,並非是「國法」。按照台灣地區的司法制度,在三審定讞有罪之前仍是無罪之身,公民權利仍然受到保障。而馬英九的「特支費案」,三審程序必會拖到「總統」大選之後,屆時倘馬英九當選,即可享受司法豁免,使二、三審無法開庭。正因為如此,民進黨黨團才推出了所謂「一審有罪不得登記」的「排馬條款」。在「排馬條款」被國親聯手擋下,而國民黨內有很高的撤銷「一審有罪不得提名」的「排黑條款」呼聲,或是建議在「全代會」上對「黑」的定義進行嚴格認定的大趨勢之中,王金平寄希望於馬英九一審被判有罪,自己就可取而代之,顯然是並不實際。

三、國親聯手擋下了「排馬條款」,國民黨也有望撤銷「排黑條款」,屆時即使馬英九被一審判有罪,國民黨也可打出「司法迫害」的「悲情牌」,說不定拉票效果更佳。其一、面對同樣涉及「特支費」問題的「四大天王」,檢調部門故意拖延,就反襯了馬英九的被起訴是「政治迫害」,其引發的效應將有點類比「兩顆子彈」,把本來不打算出來投票的選民,也催發出來投下同情票。其二、在民進黨自「黨外」時期就開始操弄的「悲情牌」,已顛覆了台灣民眾對「被判有罪」、「坐牢」的榮辱觀。陳水扁入獄時其支持者就敲鑼打鼓「歡送」,其本無多少知名度、也全無政治經驗的妻子吳淑珍「代夫出征」,竟可高票當選「立委」,其餘周清王等人的「代夫出征」也獲輝煌戰績,亦是「政治司法迫害」牌奏效。因此,馬英九的被起訴及法院進行一審庭審,其實在一些擅長打「悲情牌」的民進黨人的眼中,反而認為是對民進黨候選人不利。甚至有人私底下認為,候寬仁對馬英九的「起訴書」,不但不具體求刑,相反還要求法官輕判,因而有可能是「小打大幫忙」,暗助馬英九。

這種種因素綜合起來,使到王金平終於體悟到等待馬英九一審被判有罪後自己能取而代之的策略,並不現實。或許,這就是近日王金平不再提馬英九的「特支費案」,及否認「馬王配已經破局」的主要原因。